第769章 主動出擊
作者:水鬼遊魂      更新:2021-04-14 22:54      字數:4574
  “廢物,都是廢物!”

  鐵林軍完了,但是鐵林軍還衝到了宋軍跟前,真刀真槍的和宋軍短兵相接了。

  雖說,最後失敗了,全軍覆沒了,那是宋軍太陰險,到處埋坑。可崇義軍卻是將近三倍鐵林軍的兵力,眼看就要衝到宋軍軍陣前了,卻在損失並沒有太大的情況下,潰散了。

  這讓在後頭督戰的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的臉往哪兒擱?

  “將罪臣韓君義陣前正法,以肅軍紀!”

  “陛下,韓君義已經……”

  “他這等無膽之人,難道也會死?”

  “陛下,他已經陣亡了!”

  ……

  耶律洪基沉默了,臣子已經戰死了,為了帝國而戰死。做到這一步,身為君王,即便因為結果不好,也不能去指責臣子的不忠。反而,應該給以褒揚,給其他人做個表率。

  良久,耶律洪基沉吟道“予韓君義長子,承其父爵位!”

  說完,耶律洪基擺擺手,疲倦道“朕乏了,你們都退下去吧!鳴金收兵。”

  耶律洪基不是真的累了,而是心累。他這麽精力旺盛的人,哪怕到了古稀之年,裝也要還裝出個精神煥發。可他卻破天荒的說自己累了,顯然是心力交瘁。

  他的疲倦是在精神上的,而並非是在體力上。

  耶律陳家奴低聲詢問蕭常哥“蕭總管,還打不打?陛下有何決斷,我看不如先回析津府,再做打算。”

  他這麽問話是有原因的,畢竟任何一個主將都會發現,繼續和宋軍交戰下去,恐怕沒有任何結果。甚至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理智上來說,如今退兵,趕緊回到析津府是最好的選擇。

  可要是和皇帝的麵子比起來,自從宋遼開戰以來,身為大遼皇帝的耶律洪基數次臉麵無存。有道是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帝王一怒,伏屍百萬。

  耶律陳家奴也吃不準皇帝到底是什麽心思?

  隻能詢問皇帝身邊最為親信的大臣,蕭常哥。

  這話蕭常哥不太好說,隻要微微搖頭道“陛下的決定我們做臣子的左右不了。為今之計,隻能盡一個臣子的本分。”

  本分?

  忠君尚實嗎?

  可耶律陳家奴卻吃不準,隻能厚顏繼續問;“蕭總管可是知道了其他消息?”

  “這個……追擊我們大軍的宋軍少了五萬步卒。”

  這個消息傳來不久,那麽說明大軍背後的威脅並不大。要是按照易水對峙時候的雙方兵力,宋軍如果全線追擊,兵力不會少於六萬。這是一個讓皮室軍芒刺在背的威脅。

  可一下子五萬步兵不見了,隻有騎兵?

  一下子壓力小了很多。

  這樣一來,遼軍主力有了三個選擇。

  第一個,回頭將追擊的騎兵一口吞掉,然後立刻撤回析津府。這也是報了一箭之仇。當然,仁多保忠狡猾的很,不會讓遼國輕鬆如願。

  第二個選擇,不管不顧,直接回到析津府。等到天氣繼續冷下來,等宋軍熬不住的時候,從關外調集大軍,碾壓宋軍。

  第三個選擇,猛攻麵前的李逵所部。誰都看出來了,李逵所部才是這次宋軍交戰的主心骨,一旦李逵所部被殲滅,前期所有的損失不僅都能找回來,而且隻要等到關外的大軍入關,遼國大軍可以直接進入宋國境內,從同州威脅河東路,從雄州威脅大宋的河北兩路。

  第一第二,都是承認失敗,哪怕是仁多保忠所部被遼軍殲滅,對大宋來說,一點威脅意義都沒有。

  第三個選擇就難了,李逵指揮的禁衛軍,作戰方式完全顛覆了遼軍的作戰習慣。而且戰力奇猛,想要一次殲滅李逵所部很不容易。

  到了這個份上,雙方也隻能是先鳴金收兵了。

  遼軍方麵,耶律洪基需要考慮得失,想來想去,不甘心,大半夜叫來了蕭常哥,再次命令他多派信使去析津府搬兵。

  而宋軍方麵,卻一副喜氣洋洋的氣氛。

  對於大宋來說,大敗了遼國皇帝率領的大軍,一百多年來都沒有發生過這等大勝。

  卻讓他們趕上了。

  大宋雖然防範將門之心很警惕,可是在錢財賞賜上卻非常大方。

  這體現在同階的武將,收入要比文官高很多。而且賞賜也比文官豐厚。

  飛廉軍還好。

  禁衛軍中各個得意洋洋,曹昉等人都不敢相信他們竟然戰勝了遼國皇帝指揮的大軍。

  雖說沒有到班師回朝的那天,可是這份榮譽是將門中的獨一份,誰也比不了。等到班師回朝,他們回到京城,這個牛可以吹一輩子。

  “諸位將軍,大帥有請。”

  “大帥要擺宴嗎?”

  “你可以試著去問問。”

  離開了篝火,走出了帳篷之後,被冷風一激,曹昉這才清醒過來,急忙搖頭道“小五,你是不是想要害本將軍?”

  阮小五扭頭不搭理他,心頭卻鄙夷不已,覺得曹昉這廝很跳脫,用他哥阮小二的話說,曹昉這樣的將軍,上了戰場能活下來就是奇跡。

  “大帥!”

  “都來了?”

  曹昉,淩振,楊誌等人魚貫而入,加上花榮,等帥府屬將,李逵安排人坐下,然後憂心道“接下來的交戰不好打了。”

  曹昉先是一愣,隨即嘴角揚起,爽朗地笑道“大帥多慮了,我們的火炮和火槍,天下無敵,誰能阻擋我大宋軍威,還有大帥你的統帥?”

  “還差遠了!”

  火炮和火槍雖然很猛,但是李逵並不認為這種組合一定會無敵。

  李逵搖頭道“不那麽簡單。”

  隨即他看了一眼淩振,神炮手淩振自從進入禁衛軍之後,因為出身不如曹家和楊家,一直不被關注。但別人不看重他,可是李逵非常器重他。可即便是這樣,李逵也不能做的很過分,時刻表示出對淩振的重視。

  真要是這樣做了,就是害他。

  “從交戰戰績來說,我軍收獲頗豐。但是不同於遼軍,我軍要比遼軍先一步進入了困境,相對於遼軍,我軍對速戰速勝的需求要比遼軍強的多。也就是說,遼人能耗的起,我們卻耗不起。”

  “如果遼軍拖延下去,對我軍來說非常不利。甚至會被困死在遼境,我問你,如果我們被困住了,你認為大宋境內有資格,或者說有能力來指揮大軍解困我們的統帥有誰?”

  “這個……”

  曹昉接不上來了,這話簡直就是打將門的臉啊!

  大宋將每年六七成的賦稅都給了軍隊和將門,可是要問統帥大軍和敵國交戰有必勝把握的武將,有沒有?

  不用問,一個都沒有。

  曹昉糾結了一陣,期期艾艾道“大帥也不能這麽說,咱不求人。”

  這話說的,好像是求人真的能求到似的。

  李逵搖頭道“曹昉,你是禁衛軍的主將。在我看來,想要做好一軍主將,不僅僅是需要才智和勇氣,除此之外,你還要學會做賬。”

  這話讓曹昉很意外,做賬?

  不會是作戰,他聽錯了吧?

  “大帥,是否末將聽錯了?”

  “你沒聽錯,確實是做賬。不僅做賬,還有天文地理,都需要了解。火槍和火炮在雨雪天氣幾乎不能用,如今還沒有下雪,一旦下雪,我們隻能退兵。”

  李逵從書案上將統計的武器彈藥的賬目遞給了曹昉,憂心道“猛火油已經消耗一空,手榴彈也消耗了將近一半。彈藥,尤其是燧發槍的彈藥也僅僅維持幾日。要是遼軍要圍困我軍,我軍很可能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

  李逵沉吟了一會兒,沉重道“一旦時機不對勁,立刻退兵。”

  “退兵,太可惜了!”

  曹昉說什麽也不想退兵,都已經打到這個份上了,隻要將遼國皇帝指揮的大軍擊垮,就是他們功成名就之日。

  希望就在眼前,卻要退兵,說出來就像是心絞似的痛苦。

  可他也知道退兵是唯一的出路。

  真要是彈盡糧絕,主要是彈盡之日,禁衛軍別看如今戰鬥力驚人,可要是火槍沒了子彈,火炮沒了炮彈,這些人連普通的廂軍都不如。尤其是在野戰環境之中,隻能成為騎兵屠殺的對象。反倒是糧食對於宋軍來說並不缺,今日還俘獲了不少遼軍的戰馬,實在不行,就殺馬吃肉。總不至於挨餓。

  曹昉不甘心地瞅瞅周圍,隨後實現落在了淩振的身上,問“淩振,你能一炮幹掉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嗎?”

  “一炮幹掉遼國皇帝?”

  淩振也想啊,可問題是根本做不到。

  他無奈的搖頭道“將軍,別為難末將了。除非……”

  說到這裏,淩振忍不住停住了,給人一種故意賣關子的行徑。

  曹昉急道“這時候了,你還賣什麽關子?有話快說。”

  “除非你們將我送到遼國皇帝前一百五十丈,我……賭上性命,也要將遼國皇帝送去陰曹地府。”淩振咬牙切齒的賭咒道。真要是遼國皇帝在陣前被擊斃,別說隻有六七萬大軍了,就是六七十萬大軍,遼軍也要亂成一團糟。

  曹昉猛地信心大增,對淩振道“你放心,本將軍就是豁出命去,也把你送到遼國皇弟前一百五十丈,咱們一炮定乾坤。”

  “別胡說八道,遼國皇帝前一百五十丈,就是三百丈,還都是在遼軍軍陣之中,你有這能耐,直接俘虜遼軍皇帝豈不是更好?”

  李逵澆滅了曹昉的異想天開,他要想一炮幹掉遼國皇帝,可是別說皇帝周圍守為嚴密,而且六七萬遼軍大陣,就是將火炮送到遼軍最外麵的士兵麵前,炮彈也打不到遼國皇帝跟前。

  唯一的辦法,用僅剩的彈藥,發動一場大戰。

  李逵想了想,做出決定“斥候馬上聯係李雲所部,五日後,在騎兵在大營東部集結。”

  “之後的幾日內,全軍都給我挖壕溝,打造營盤,給遼軍我軍要長期固守的態勢。五日後,我軍決戰。另外,盡量聯係河北兩路的大軍,按日子算,也該來了。”

  這個命令下達之後,曹昉等人都不敢做聲了。

  在軍中,也就隻有李逵一個聲音,不允許其他人發布命令。

  這是李逵帶兵的規矩。

  翌日。

  擔驚受怕了一夜的遼軍,深怕第二天的進攻步了鐵林軍的後塵。

  鐵林軍全軍覆沒,他們可都是看在眼裏的,相比鐵林軍的衝擊威力,皮室軍根本就不夠看。

  真要是陛下為了麵子,誰也不知道他們中間傍晚前回營,將會少幾個?

  “陛下,宋軍正在挖壕溝,穩固營寨。”

  探查宋軍動向的遼軍斥候帶來了一個讓耶律洪基不解的消息,宋軍不進攻?

  你們這麽強,竟然不進攻?

  說出來都讓人不信,可是來到高處查看,耶律洪基不由的犯嘀咕,這宋軍到底要幹什麽?

  第一天,耶律洪基決定再看看。

  李逵的作戰風格,讓他很不習慣。明明占盡優勢,卻選擇了苟活?這是什麽套路?

  第二天,斥候回來報告,發現宋軍還在挖壕溝,並且建造了柵欄和伐木。似乎要做拒馬陣,按照宋軍的這個思路,沒有十天半月,這個工程結束不了。

  耶律洪基團著雙手,臉上的褶子都快擠成老樹皮了,卻依然看不出對方到底是什麽打算。

  “難道是宋軍想要困死朕?”

  想到這個念頭,耶律洪基不由的發笑。這可是遼國境內,隻要等他的孫子將大軍帶來,宋軍就算是插翅也難飛。

  不太放心的耶律洪基命令蕭常哥“你派人襲擾一下宋軍,看看對方的反應。”

  兩個時辰之後,襲擾回來的武將一臉慚愧的回到了王帳,赫然道“陛下,臣有罪。”

  說這話的意思,就是沒打贏。

  耶律洪基一臉晦氣的揮手讓其退下,看樣子沒有全軍覆沒,隻是狼狽了些。他隨後仰頭問蕭常哥“宋軍如今在幹什麽?是否追擊?”

  “還在挖溝,打造營寨。”

  第四天……

  耶律洪基快瘋了,他恨不得跳到李逵麵前質問李逵,為何挖溝給給朕看?

  朕不要看這個!

  原以為,宋軍會一直挖溝建造營盤持續下去,就連遼軍也以為宋軍一直會如此蠶食大遼的土地。

  而對於遼軍來說,析津府的聯係已經打通了,而且中京的大軍再有幾日將趕來,似乎一切都對遼國非常有利。

  這日,遼軍大營中負責瞭望的哨兵,對著曠野用力地睜大了眼珠子,隨後使勁揉了揉眼圈後,突然大喊大叫起來“宋軍,宋軍來了!”

  就連聽到這話的遼軍們都不信,怒罵“宋軍還在五裏外挖溝,打洞,這麽可能會過來?”

  “真的,宋軍真的來了!”

  已經習慣了宋軍不惹事的遼軍大營頓時亂了起來……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