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雪崩
作者:墨清綰      更新:2020-05-11 03:26      字數:1079
  悄然調轉流言方向,再放出些君文殊不大不小的錯處,待她從橫州回來,勢必抓到君文殊的把柄,一舉殲滅。

  介時,民心所向,流言所驅,君文殊不死定然不足以平民憤。

  而陛下也就隻能順應民意,順應天意了。

  雖然君文殊向來謹慎,可耐不住岑錦兮已調查她數年,大的錯處沒有,小的錯處包括之前被壓下來的,可是不少,足以引導流言。

  但畢竟很多事情時隔多年,一時間想要整理出來也是個不小的工程。

  而與此同時,大雪不出所料演變成雪災。

  大雪連下七日,不少房屋被壓塌,砸傷不少人,凍死餓死暫時還少,百姓一片怨聲載道。

  “京城周遭最貧困的百姓差不多都接濟完了,並無大礙。臣妹手中情報網的人也都按照吩咐,通傳了各地郡縣官員,並且今日已經有少數官員和富商開始開倉賑災。”

  “房屋倒塌的百姓統一接進了臨時住所,與那些乞丐安置在一處,盡數分發了棉衣。”

  “流言的情況一如既往,按預期進行。”

  “……”

  岑錦兮仔細稟告道。

  “嗯。”

  岑月吟依舊端坐在禦書房的龍椅上,時不時的點頭示意。

  正當此時,一大臣匆匆趕來,跪地叩首。

  “陛下,王爺,大事不好了。”

  “黎明縣旁的山發生了雪崩,不少百姓被掩埋其中。黎明縣縣令已經派人去救援了,請求朝廷出兵救人。”

  那大城市保皇黨等一些交集,向來勤勤懇懇。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到了江夏,由於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陣。乾元二年,李白應友人之邀,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於洞庭之上,發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舊遊之地。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他往來於兩地之間,仍然依人為生。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隻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上元三年(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

  關於李白之死,曆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總體可以概括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種死法見諸《舊唐書》,說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第二種死法亦見諸其他正史或專家學者的考證之說。說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61歲的高齡,聞訊前往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於當塗縣令、唐代最有名的篆書家李陽冰處;而第三種死法則多見諸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