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木秀於林
作者:黑魚精      更新:2020-05-11 01:06      字數:4470
  袁明珠之前覺得顧重陽手裏沒有可用的人手,做起事情來束手縛腳。

  今天她自己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

  這就是乍富跟世家的區別。

  更是覺得顧舟鼠目寸光,老安陽伯生前替安陽侯府殫精竭慮謀劃,豢養了那麽些人手,不管是侯府裏還是仕途上都有人幫襯。

  本來該順風順水的坦途,偏偏被他弄成現在這副爛攤子。

  袁明珠訂好香料的回程中,思索著該如何多找些可靠的人手。

  而不是如今這樣陽奉陰違的人。

  不然她以後事事躬親,非累死不可。

  馬車搖搖晃晃著前行,袁明珠問:“怎的今天街上人如此多?”

  車夫回道:“今日禦馬街胡家的老太爺做七十壽辰,請了雜耍和戲班子祝壽。”

  有些人家請戲班子是在宅子裏唱,有些為了熱鬧,把戲台搭建在宅子外頭,看來這胡家是搭在外頭。

  本來就行得極慢,走著走著又突然停了。

  袁明珠往車外看去。

  “二小姐,是天香園的戚青衣姑娘。”?

  就見幾個醉漢把戚青衣主仆二人圍在中間,似乎是在動手動腳。

  而圍觀的人群,沒有一人給她們解圍。

  袁明珠對鄭媽媽說:“看看附近的差役在哪裏,叫一個過來。”

  鄭媽媽應是去了。

  這種民間的活動,除了自發聚集過來的小商小販以外,還會有官府派來維持秩序的差役。

  就是不知道這會差役躲在哪裏納涼去了。

  鄭媽媽大概也知道差役們躲到陰涼處忙裏偷閑去了,很快就把人叫了過來。

  鄭媽媽回到車上:“二小姐,事情辦好了。”

  袁明珠:“我們回去吧!”

  家裏還在蒸餾著茉莉花精油,得回去看看出油率如何。

  車夫吆喝著讓前頭的人讓路,車子緩緩的移動起來。

  後麵不遠處,戚青衣看著慢慢走遠的馬車,神色未明。

  衙役殷勤的說:“青衣姑娘,我送你回去吧?”

  戚青衣回神施禮:“有勞了。”

  袁明珠回到馬蹄巷不久,李管事也回來了,悄悄問其他人:“二小姐呢?”

  得知袁明珠已經回來了,抹抹額頭的汗。

  他把城裏能進貨的商家都跑了一遍,許是運氣不好,每一家都說二小姐剛剛走。

  站在操作間外頭,李管事猶豫著不敢進去。太爺擺明了支持二小姐的任何決定,他之前的所作所為像極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管事在外轉了幾個圈,到底也沒敢進去。

  晚間回到自家屋裏,依舊眉眼裏都帶著喪氣。

  他家是後頭全家一起賣進來的,夫妻倆帶著一個女兒。

  女兒如今在操作間跟著幹活,妻子則管著莊子裏的廚房。

  見她這樣,妻子問:“又咋的了?”

  女兒見她娘問話,她爹不答,回道:“還不是我爹,二小姐交代我爹去辦的事,他都不盡心去辦。”

  說著話噘著嘴,她爹這樣做,讓她在其他人跟前都覺得難堪。

  妻子急得掉眼淚:“這可咋辦?”

  他們一家三口之前是一戶官員家的仆人,官員卸任回鄉,路過武安州遣散家下仆從。

  他們被賣進袁家,運氣好不僅沒有被分開發賣,丈夫還做了小頭頭。

  隻是丈夫有些拎不清,不僅不知感恩,私下裏還擺著官宦人家家仆的譜,言談之間經常表現出看不起袁家這種普通農戶。

  看妻女傷心,李管事往地上一蹲,低著頭。

  他現在是有理說不清,誰讓他平日的表現不好呢!

  但今日這事真的不能全部怪他,忠心的仆人就該在主人做出的決斷有錯誤的時候規勸,防止重大失誤,造成損失。

  仆人跟主家是一體的,雖說樹倒猢猻散,但是他們這種一家子跟著主家的,這個散可能比主家更淒慘,可能是妻離子散。

  他們能幸運一回,不能回回都指望運氣,隻能期望主人越過越好,他們也跟著水漲船高。

  他女兒把他拉起來,“爹,太爺和二小姐人好,我陪你一起去認個錯,太爺就不會追究了。”

  他妻子也站到他身側,“我和雲兒一起陪你去。”

  李青岩搖搖頭,“我自己去就好。”

  不知道主家會怎樣處置他,男人嘛,總是不想讓妻兒看到自己狼狽的一麵。

  他妻子幫他理了理衣衫,送他出門。

  袁明珠和袁弘德這些日子籌備開業,一直都沒怎麽回柳樹灣,住在這邊莊子裏。

  芸香回稟李管事來了的時候,袁明珠正在跟曾祖父商議以後的安排和招徠人手的打算。

  聽說侯家和李家能先預付貨款,袁明珠非常高興,這可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這可太好了。”

  之後小小聲的,略帶不好意思的老實交代道:“我今天定了六千五百三十八兩銀子的貨物,按照約定得付百分之三十的定金,

  今天先付了六百多兩銀子的定金,剩下的部分三日內給付,一個半月之內交貨,如果不能按時交貨,差多少銀子的貨物,按比例雙倍返還定金。”

  合約對買方的約束她沒說,但是就她這樣拿著心虛的大眼睛不停看他的模樣,袁弘德也知道如果不能按時付款肯定不會退還定金。

  六百多兩銀子的定金,已經是作坊裏全部的流動資金。

  她這樣做,除了表明對這批原材料勢在必得之外,還有一層意思——破釜沉舟。

  讓他為了這六百多兩銀子,拿出一千多兩的定金,再為了一千多兩的定金,無論如何得湊足六千多兩的貨款。

  若是敢這麽算計他的是外人,他才不會管這麽多,合該讓她自生自滅。

  誰讓這是他們家的小寶呢,不管做了什麽他都得給收拾善後。

  不過,小寶這樣有些任性的行為他得知道是因為什麽,是什麽原因讓她執意一下子進如此多的原材料,甘願冒著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實際他不問袁明珠也想著要告訴他。

  “有大客戶上門,玉恒春被仿製出來的事潘家應該很快就知道了,他背後的主子不會想看到我們做大……。”

  袁明珠隻說了一句話,袁弘德就明白了。

  他雖然不擅長庶務,對經商一道沒有秉異的天賦,但是他精明,經人稍微點撥就能看明白。

  不由得感慨他們家小寶真是聰慧,對於跟潘家那樣的行業霸主對抗又添了幾分自信。

  看著突然放寬心一般的曾祖父,袁明珠知道他之前雖然信誓旦旦全力支持她,但是心裏還是有所擔憂。

  這樣全力支持她的家人,真是讓人感動。

  袁明珠說:“我們家今年的棉花應該還能賣一個好價錢,若是棉花種植新法普及的成功,朝廷應該還會有賞賜,加上之前朝廷給的賞賜,這些銀子基本夠了。”

  不過那些都是將來的錢,現在他們手裏能使用的銀子肯定不夠。

  “我打算先去借一些銀子來周轉,也得把原材料備齊,不能由著潘家卡住我們的脖子,這些錢年底就能還清。”

  袁弘德:“我原本準備把萬香園的股份抵押出去借這筆銀子,現在固北李家說會預付貨款,不用借錢也有錢了,你放心大膽幹吧!”

  若說袁明珠最早決定跟馨桂坊對著幹是因為堵一口氣,要讓不良競爭對手付出代價。

  那麽現在,她更想讓她上輩子的心血玉恒春重現昔日的輝煌,讓它在自己手裏發揚光大,造福真正的家人,彌補前世的遺憾。

  聽說對方可以預付貨款,袁明珠也受到鼓舞。

  “我一定會成功的,要讓妍玉春變成大昭朝第一,給家裏掙來花不完的銀子。”

  袁弘德:“第一不第一不重要,我們家也不缺銀子,最重要的是你喜歡。”

  他們都會老去,留給她傍身的銀子不如留謀生的本事。

  銀子別人能拿走,本事永遠是自己的。

  而且有銀子終歸要比沒銀子強,就好像他和秋娘,當初如果他們自己手裏有人有銀子,定然不會有後頭的那些遭遇。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樣的情形不能再重演。

  正說著話,外頭通傳李管事來了。

  袁明珠想起他的陽奉陰違,有些不想見,這件事過後,她就想著遲早把人換了。

  這種人她不想用,也用不起。

  袁弘德指指旁邊的凳子:“稍安勿躁,聽聽他怎麽說,換人容易,換上來的人不一定就不會有其它問題,

  若是稍微不合意就換人,很難培養出真正的心腹。”

  袁明珠受教,應聲:“我知道了。”

  李青岩隨著芸香進來,看到太爺坐在上首,二小姐坐在太爺的旁邊。

  “太爺,二小姐。”李管事上前施禮。

  袁弘德示意他免禮。

  “李管事這麽晚前來,是有什麽事?”

  “今日采購香料的事,並非小人無故拖延不辦,而是小人覺得這事得慎重,香料這種東西,許多放置久了香味會揮發掉,更多的還會遭蟲蛀,

  一下子采購來這麽大的量,我們一時又用不完,還得耗費人手和房屋保存,這些東西市麵上又不緊俏,大可不必一次買這麽多,完全可以用多少買多少。”

  李管事雖然人來了,但是他的心裏還是有些不服氣。

  他此來的目的,更多是想讓袁家人知道他是能冒死直諫的忠仆。

  有能力又有忠心的仆人。

  袁弘德示意他坐下,李青岩覺得他的話太爺聽進去了,斜簽著坐下來。

  “你說的也有道理。”

  袁弘德的話讓他感覺到伯樂遇千裏馬的感動,還有些得意。

  卻不料袁弘德話音一轉:“但是,這隻是平常情況下的應對,我們剛起步,妍玉春打的旗號又是成功複製出了玉恒春,

  之前市麵上最著名的馨桂坊,他們家也是複製出玉恒春,不過複製的不完全成功,當初馨桂坊潘家的家主親自承認過馨桂坊不如玉恒春,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袁弘德尚未說完,李管事就站了起來,再也不敢托大。

  難怪二小姐除了讓他采購大量原材料之外還讓他增加人手加強防範。

  “小人知錯了,不該不問緣由就拖延執行二小姐的吩咐,以後再不會了,還請太爺責罰。”

  袁弘德擺擺手:“念你是初犯,責罰就不必了,好好當差,將功折罪。”

  李管事聽說不會處罰他才放鬆下來。

  智商也上線了,說:“莊子裏的操作間裏的人手都是可靠的,不過再可靠的人也難免有個意外被人利用,小的的意思是……。”

  他的意思是得從製度上防患未然,而不是完全依賴於人的忠心。

  可以把各個加工工序分拆開來,每一組人掌握一個工序。

  這樣的話即使有人被收買了,也不至於整個工藝被人破解。

  袁明珠點點頭:“你的想法不錯,好好幹,年尾有大紅包。”

  曾祖父說的不錯,是不該動不動就換人,這位李管事還不錯。

  被袁明珠表揚,李管事激動得滿臉通紅:“這都是小人的分內之事。”

  又說:“今日去定製包裝用的瓷器,老板問要不要製作上款識,小人也在想怎麽能有效的防偽?”

  一旦他們的產品開始熱銷,市場上肯定會有假貨魚目混珠,說不定對手也會仿製假貨衝擊他們的正品。

  袁明珠:“可以加上款識。”

  從衣袖裏拿出一張紙,“怎樣防偽我都仔細寫在這上頭了,你拿回去布置。”

  李管事接過去,看過之後十分驚豔。

  袁明珠倒是沒覺得這些有什麽,她這完全是照搬的玉恒春當年的防偽措施。

  “大家要是有什麽好法子也可以拿出來商討。”

  “是。”

  李管事這會算是心服口服了。

  袁弘德:“你先回去吧,原材料進貨事宜你跟緊一些,千萬不要出紕漏。”

  李管事也知道這事事關重大,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原材料他們的生產就隻能停下來。

  躬身道:“小人厲害。”

  待安排好作坊裏的事,轉眼又是數日過去了,曾祖母派人過來,“家裏說太爺和二小姐已經很久沒回家了,讓您帶著二小姐回家去。”

  袁弘德知道陶氏原本的話肯定不會這麽和氣,肯定會說:“出去就不知道著家,你去了告訴太爺,他不想回來就住外頭好了,別把明珠拐得也不著家。”

  要不怎麽是幾十年的夫妻呢,袁弘德猜測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