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醃臢
作者:黑魚精      更新:2020-05-11 01:06      字數:2275
  不知為何,真正能走了,耿超群心裏又十分不舍。

  跟袁明珠告辭的時候,他說:“以後若有事,二小姐可以去找耿某。”

  袁明珠眉眼帶笑:“好!”

  耿超群卻知道,袁明珠不會去找他求助,她不想跟他們這些人有交集,大家以後就各走各路了。

  再一躬身,耿超群告辭走了。

  耿超群回去就把這事做了匯報,得到的答複是讓他們撤離。

  袁明珠站在石板平台上,看著那些人走遠。

  柳樹灣每天都有人來了又去,各地來學習棉花種植新法的人絡繹不絕。

  所以耿超群的離開並不惹眼。

  牛棒子從村口走過來,扭頭看了看走的人,問袁明珠:“袁家二姐兒,看什麽呢?”

  袁明珠看看他一身簇新的錦衣,在陽光下泛著絲綢特有的光澤。

  不看那一臉的溝壑,絕對猜不出他之前隻是個農戶,還剛剛失去三個兒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家的員外老爺呢!

  得了藺發財的大筆賠償銀子,這人也財大氣粗起來。

  似乎說話聲音都高了。

  袁明珠:“隨便看看。”?

  牛棒子扯著自己的衣袖,等著袁明珠問他打哪裏來,袁明珠已經接到消息,牛家定了一批青磚,牛棒子是去問馬車拉青磚去了。

  他們家準備蓋青磚瓦房。

  見袁明珠總也不問,牛棒子隻得自己說:“我正想去問問你祖父,要不要幫我拉磚掙些腳錢,我們兩家鄰居,總不會虧待他。”

  袁明珠:“謝謝你了,我祖父年歲大了,幹不了拉磚的活。”

  這人無賴的很,別說這活袁務川不想去做,就是想做也不可能接他家的活,做完了拿不得工期才麻煩。

  “你這丫頭好沒道理,居然做你祖父的主,太不懂事了。”氣呼呼的走開了。

  袁家那麽多人,長短工都有,還有騾車和牛車,偏看他家起房子也不開口幫忙,一家子吝嗇鬼。

  袁明珠對身後的燕草說:“回去吧!”

  燕草:“二小姐,牛家都建磚瓦的大宅子,我們家怎麽不建?”

  磚瓦房多好啊,又高又敞亮。

  袁明珠:“與人不睦勸人蓋屋。”

  燕草嚇壞了,跪在地下:“小姐,饒了奴婢吧!”

  袁明珠:“起來吧!”

  進了院子裏,陶氏喊她:“這麽大會又跑哪去了?快來,我做了江米糕,你吃些。”

  “少吃點,一會該吃飯了,這東西不好克化。”

  燕柳見燕草眼睛紅紅的,偷偷拿了一塊江米糕給她。

  “二小姐又罵你了?”

  燕草:“不怪小姐,都是我自己做錯事小姐才管教我。”

  燕柳:“謝謝燕草姐。”

  是她覺得害怕,怕二小姐打人,才沒敢去服侍二小姐,燕草姐姐十分仗義,把服侍二小姐的差事攬了過去。

  燕草吃著江米糕:“我把你當我的親妹妹,照顧你也是應該的。”

  看著她因為在灶間幫忙,沾著鍋灰的臉和沾著油漬的衣襟,慶幸沒被留下。

  “以後有吃的你自己吃,不要給我留。”

  牛家的房子建得很快。

  每日架起大鍋熬住糯米汁,用糯米紙拌石灰粉,用來蓋屋。

  等袁明珠第二次休沐的時候,牛家的房子已經初具規模。

  而家裏的棉花和西瓜也相繼開始移栽。

  馮家留下的土地,牛家隻牛二蹦一個人根本開墾不了多少,他爹娘和妹妹自從有錢以後再也沒下過地。

  他們自己家分的土地他收拾起來都費力,更顧不上馮家的地。

  馮家的地也落到袁家手裏。

  牛俏娘磕著瓜子倚著袁家的大門框:“你們家可占便宜了,我們家犁好的地都成了給你們家犁的!”

  杜氏暗自翻個白眼:一家子眼高手低的貨色,看人幹活輕巧,自己一幹活就完蛋,一共就犁了兩天,整好的地鞋沿子寬。

  “你們犁的地還沒開始種,我們自己家犁的現在都種不過來,正好你們自己種好了。”

  牛俏娘:“你們怎麽還沒種?不是種好幾天了嗎?”

  “今年天旱,總也不下雨,種棉花苗需要的水多,拉水耽誤了不少功夫。”

  牛俏娘拉著杜氏東扯葫蘆西扯瓢,就是不說地怎麽辦!

  杜氏也不慣著她:“牛俏娘,說好了啊,那塊地就給你們家留下了!”

  牛俏娘回回拿地當由頭想占便宜,偏偏自己又怕吃苦,袁家人早把她的脈搏摸得透透的了,讓她回回來都灰頭土臉的。

  賠償的銀子不少,建了個青磚大宅子以後還剩下許多。

  但也禁不住牛棒子那人忒會花錢,拿著錢就花天酒地。

  卻說牛棒子拿著銀子去了金穀裏的春紅院,裏頭的姑娘都嫌他醃臢。

  老鴇喊誰誰不應,氣得叉著腰罵:“一個個小蹄子都翅膀硬了,他人醃臢銀子又不醃臢。”

  有人強嘴:“媽媽不嫌醃臢媽媽自己去好了。”

  把老鴇子氣得要打。

  姑娘拉著客人躲在客人後頭。

  這邊的熱鬧驚動了樓上的人,這些人看穿著像是行商。

  其中一個問陪客的姑娘:“外頭鬧哄哄怎麽回事?”

  姑娘回道:“一個鄉巴佬暴發戶,三個兒子被他賣了做活人樁,得了不少銀子,姐妹們嫌他醃臢,都不願意招待他。”

  眾人聽的有趣,紛紛讓她說詳細些。

  最先問話那人使了個眼色,就有人丟了一塊銀子給她。

  姑娘喜滋滋的把銀子收了。

  自來青樓茶館飯莊都是打聽消息的好地方。

  客人們為討好姑娘,顯擺自己見多識廣,會講一下奇聞異事給她們聽。

  姑娘們聽了有時候會再當個趣事講給其他客人聽。

  有時候客人聽得高興,就會像今日這撥客人一樣給賞錢。

  “……,老宅村附近那處橋,自打開始建就總是出事,壘好的橋墩好好的就垮塌了,也用三牲祭祀了,依舊無效,

  正巧有人說家裏缺銀子給老娘治眼疾情願舍了三個兒子,建橋的那些人病急亂投醫,又憐惜他一片孝心,就應了,

  誰知道卻是有人假冒家人把他家的三個兒子給賣了的,他根本不知情。”

  聽著的人一片唏噓:“真是可憐啊!”

  姑娘拿著絲帕輕掩檀口:“可憐什麽呀!你們知道後頭的事就知道他不可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