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三年
作者:黑魚精      更新:2020-05-11 01:05      字數:2415
  一秒記住【八二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檢舉之事塵埃落定,日子轉瞬到了兩家約定的納采之日。

  梁家請了宋淵做媒人,袁家請了楊舉人做媒人。

  兩位媒人到了袁家,袁家請了人擔了禮物送往梁家。

  梁家,最小的弟弟梁丙暉去外院看了袁家送來的禮,偷偷跑去跟他大家通風報信。

  “大姐姐,外頭送來了一對大白鵝,還有一腔羊,還有酒,布匹,茶葉……,”掰著手指頭細數都有些什麽東西。

  梁丙妍拿了一塊新作的蘿卜糕給他。

  梁丙暉吃著,梁丙妍給他把嘴角的食物渣擦幹淨。

  袁家來納采了,這門親事不會再出波折。

  這些日子她內心十分焦灼,可她一個姑娘家又不能在親事的事情上說任何話。

  她和兩個妹妹住在父母院子的廂房裏,父母說話大聲點她都能聽到。

  那天哥哥回來以後,父親跟母親大吵一架以後摔門出去。

  母親氣得哭,嚷嚷著讓父親走了就別回來。

  她打了水幫母親收拾了妝容,吩咐灶下準備好醒酒湯父親回來喝。

  母親雖然嘴硬著,但是在她吩咐灶下準備醒酒湯的時候並沒有阻止。

  還好事情都過去了。

  晚上,高氏把袁家送來的布匹拿過來給她看。

  “這一匹布顏色嫩了些,你穿不太合適,袁家的兩個小閨女聽說很是受寵,做兩身裙子送去吧!”

  妍姐兒低著頭紅著小臉點點頭。

  跟兩件裙子一起送來的,還有給袁伯駒的一雙鞋。

  送東西過來的是梁家的一位被叫做有康家的媽媽。

  站在炕下對陶氏說:“俺家奶奶讓問老太太好,前兒個奶奶帶著少爺小姐們去法緣寺進香,特意給大少爺和您家大少爺各求了一張符,

  保佑他們這次去院試能夠馬到成功,一舉高中。”

  說著拿出一張折疊整齊的符遞給杜氏,杜氏拿了交給陶氏。

  “你們家奶奶有心了。”

  拿了一隻步步高中的荷包出來把符紙裝了,對杜氏說:“讓伯駒戴在身上。”

  又對杜氏說:“新作的綠豆糕拿些給親家捎回去。”

  傍晚,從學裏回來的小少年拿著鞋子和荷包,臉紅的樣子跟姑娘家似的。

  袁明珠卻發現平日裏頑皮的二哥今日異常沉寂,表情似有不對。

  若是往日裏,他早就該拿著大哥開兩句玩笑了,今天卻站在旁邊一言不發,神思不屬。

  袁明珠站到他跟前,隱約聞到劣質香粉的味道。

  這種味道以前她在吳寡婦身上聞到過。

  但是二哥這個年齡,應該不會跟她那樣的半老徐娘有什麽瓜葛。

  她想到吳老歪家的吳大妞。

  袁明珠“阿嚏”,“阿嚏”……,裝著打了一串噴嚏。

  陶氏把她抱起來,摸摸她的額頭。

  “沒有發燒。”

  袁明珠:“二哥身上香香的。”

  袁仲駒的小臉一下子變得比哭還難看。

  袁弘德看著袁伯駒兄弟幾個:“怎麽回事?”

  聲音很是嚴厲。

  袁伯駒:“前些日子下了幾場雨,我們從村口小溪過來的,想看看小溪裏有沒有魚。”

  也就是說從吳老歪家門口過來的。

  袁季駒:“吳大錢的大姐絆倒了,撞到二哥了。”

  袁明珠:方法有點拙劣!

  袁叔駒補充:“她拽著二哥不讓二哥走,非得跟二哥請教救她祖父的方子,說‘看她孝心一片的份上就不該拒絕她’。”

  袁仲駒:“我沒有搭理她。”

  袁明珠:是沒搭理人家,不過擱心裏放不下了。

  晚飯後,袁弘德率先起身,領著兄弟幾個回了他們的窯洞。

  陶氏怕他責罵幾個孩子,勸道:“剛吃過飯,有什麽話慢著點說,別讓他們積了食。”

  袁弘德的神情才柔和一些。

  不知道怎麽教育兄弟幾個的,過後幾天,吳大妞又找了幾個借口過來借東西。

  這天,吳大妞拿了繡花的花繃子過來,找陶氏討教針法。

  繡了兩針就把花繃子放到一旁,逗著袁明珠玩。

  “呀,頭發有些歪了,姐姐給重新梳梳吧!”

  上手就去扯袁明珠的頭發。

  袁明珠不要看都知道她的頭發根本沒歪。

  不過就算是不歪吳大妞也得給她扯歪了,借著給她梳頭討得她歡心,以後再拿來看她為借口天天來他們家。

  袁明珠哪裏會讓她利用,隻待她的手剛碰到她的頭發,就哇哇大哭起來。

  一邊趁著還沒有人看到,裝著被扯疼了扶著頭,把自己的小包頭扯得更歪一些。

  “哇,”張著大嘴,向曾祖母告狀:“姐姐拽我的頭發,疼。”

  吳大妞:“俺,俺沒有。”

  “你有,你就有。”

  證據都是現成的。

  吳大妞灰溜溜的走了,花繃子都沒顧得上拿。

  袁明珠:想利用我,你道行還淺了一點!

  陶氏把花繃子交給杜氏:“給吳家那孩子送回去,順便給他們大人解釋一下。”

  哭著走的,別再鬧出什麽誤會。

  又把袁弘德抄好的一份熏蒸的方子和注意事項拿給她。

  “這份方子拿給她祖母,問問是不是他們家大人讓她問的。”

  本來想著冷著她一些,時日久了她自己覺出沒趣就不來了。

  誰成想居然把齷蹉主意打到他們家小兒頭上了,讓陶氏這種好脾氣的人也忍無可忍。

  春秋秋來幾渡春秋,轉眼間袁明珠就快五歲了。

  這會子她正坐在袁少駒的肩膀上,跟另一幫孩子打架。

  對方那孩子叫顧帆,肩膀上馱著他五歲的侄兒顧重陽。

  這是本地孩子常玩的一種遊戲,每個孩子都馱一個家裏更小的孩子,大家從指定的地方跑到終點,中途可以給其他人使絆子,誰先跑到終點就是贏家。

  輸了的得付出一些代價。

  他們今天爭的是長安客棧裏下個月給客人跑腿掙小費的機會。

  袁少駒用不著這個機會,他就是之前跟顧帆天天打架,打出火氣來了,不能讓對方輕易得到這個機會,才故意來給對方使絆子。

  俗稱損人不利己。

  袁白駒站在旁邊掠陣,看著顧帆撞向少駒,把他撞得一個踉蹌,怕他把袁明珠摔著,擔心的喊:“五哥,算了吧!”

  袁少駒哪裏願意就這麽算了,追上去一矮身,從後頭給了顧帆一個掃堂腿。

  手機用戶請瀏覽 八 二 小 說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