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章 【幽州篇】逆子
作者:岱起      更新:2020-06-23 22:05      字數:2695
  於夫羅跪在困龍台上,任憑汗滴順著額頭低落在青磚上,仔細思索著今天發生的一切。

  按照他的計劃,從漢朝買來的巴豆,將徹底擊潰王庭護衛的戰鬥力。自己隻要發出信號,二裏外的部族親兵就會趕來圍住困龍台。沒了馬,王庭護衛隻是一群待宰的羔羊,他將在武力的逼迫下,登頂南匈奴的單於王座,開啟部族文明大發展、大繁榮的黃金時代。

  於夫羅不停的想著計劃的破綻:

  不會是呼廚泉,這個愣頭青隻知道讓匈奴獨立,根本沒有任何韜略……更不會是右王和後王,他們選擇擁立呼廚泉,而不是自己這個學貫胡漢的高貴王子,就說明他們是傻子,是笨豬!是蠢狗!笨豬怎麽能阻礙自己!!!

  於夫羅想到這裏,眼睛朝身後的前王望去。這個比自己要大了二十多歲的老人,在於夫羅的凶狠的注視下,竟然膽怯的低下了頭。

  “這個狼崽子!看什麽看!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麽?草原上的雄鷹,從不會被雛雞捉了眼睛。你以為你那兩千人就是趕過來能成事?格羅,把你的人馬亮出來!”

  右賢王一聲應諾,困龍台上頓時湧現出了上千名穿著厚革甲手持彎刀的匈奴護衛。

  “單於,我已經派手下的五千人將北麵的叛徒全部擒殺!”

  於夫羅聽到此,知道自己終於大勢已去。

  “你知道我問什麽佩服張角麽?格羅他們已經在白登山上布下了如此周密防護,可張角竟然還能悄無聲息的出現,放在戰場上,你不知道他在哪,他已經砍了你的腦袋,這是多麽可怕的力量,你竟然想與這樣的人為敵?反觀朝廷,如果亞布力不去和張懿報信,他們連大匈奴和黃巾軍會盟這樣的大事都不知道,如同聾子瞎子一般,如果你是單於,你會選擇和誰結盟?”

  於夫羅不愧是匈奴王子,即便在這個時候,仍然沒有服軟:

  “大漢是老牛,黃匪是鐵釘。去年這顆釘子曾經在牛心上紮了一下,可是老牛依然活著,即便老牛聾了、瞎了,可是牛永遠是牛,釘永遠是釘。匈奴人不及大漢人口的十分之一,北麵我們搶不過烏桓,南麵搶不過大漢,沒有草場,沒有土地,匈奴人獨立和複興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必須選擇一個強者作為盾牌!”

  “匈奴人不需要盾牌!我們的刀就能為我們的牛羊爭取草地!我當初就不該送你去讀什麽太學!讓漢人的書腐蝕了你的腦子!你這個逆子,自己了斷吧!”

  羌渠單於一怒之下抽出自己的彎刀,丟到於夫羅麵前。

  於夫羅麵對盛怒的父親,沒有表現出一絲軟弱:“如果我是錯的,你就應該心懷坦蕩的親手殺了我,讓長生天洗滌我的靈魂!”

  “你以為我不敢殺你嗎?!”

  羌渠單於此時已經氣得雙手發顫,親自走到長子身前,拿起了彎刀。

  “父汗,於夫羅是您的兒子,是我的兄長,縱然他一時糊塗,您可以教導他,責罰他,不能殺了他啊,虎毒不食子啊!”呼廚泉突然痛哭著,雙手抱住了單於。

  “呼廚泉,從漢人到烏桓,你見過哪一個王是仁慈的?我殺了於夫羅,是在幫你!!你問問於夫羅,今天換作是他,會考慮和你的兄弟之情嗎?”

  於夫羅此時也已經豁出一切,應聲頂撞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會為了大匈奴付出一切!”

  “聽聽!聽聽!好一個孟夫子的高徒!你是一切為了大匈奴的好兒子,我就是葬送匈奴的暴君!”

  羌渠將刀高高舉過頭頂,眼看就要劈下,突然一個纖弱的聲音打破了緊張的氣氛:

  “父親,不要糊塗啊!”

  所有人望向王座,竟然是羌渠單於最疼愛的女兒。

  “嬋兒,你怎麽會在這裏?!”

  “妹妹想來看張角,是我帶她來的……”呼廚泉一邊回答著,一邊示意自己的妹妹趕快離開。

  “嬋兒,你知道你哥哥幹了什麽?他想殺死他的父親和他的兄弟!”

  公主抱住了於夫羅,抬頭望向羌渠單於:

  “父親,你給我講過‘九龍奪嫡’的故事,你想過沒有,為什麽九個兒子如此欺辱康老漢,可是他依然沒有痛下殺手?天底下哪有父親不會原諒兒子……更何況,連草原的草都會有枯榮,天下的紛爭更會有離合。殺了於夫羅,我們徹底和漢朝決裂,可如果哪天張角也背叛了我們,到時候我們到哪裏去求援呢?於公於私,父親你都不能殺了於夫羅啊!”

  羌渠單於沒有說話,也許是嬋兒的話打動了他,也許是他最終沒有扭過虎毒不食子的本性。當年兩個孩子和自己的溫情畫麵一幕幕從腦海中閃過,年邁的老王丟下了馬刀,無力的說道:

  “我怎麽軟的像個娘們……為於夫羅在王庭外單獨修建一座牢房,由我的王庭護衛看管,任何人不能前去探望。將他的部族全部劃歸……劃歸前王統領……”

  沒有將於夫羅的部眾交給呼廚泉,是羌渠單於最後一絲帝王心術。這種安排不僅防止了呼廚泉一派迅速壯大,威脅王權,也為於夫羅未來一日重見天日留下了可能。

  就這樣,一出會盟陰謀被扼殺在搖籃之中,匈奴人和黃巾軍的合作正式開始。經此一役,羌渠老王的身體日漸疲憊,時常通過白登山小路前去高柳向張角問經求法。會盟、通商、傳教之事全部交給了呼廚泉處理。

  和平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在白登山會盟之後,代郡變得熱鬧非凡,胡馬胡商絡繹不絕,匈奴的寶刀、乳酪、牛角成了代郡街頭最常見的商品,東海的食鹽、遼東的山參、揚州的絲織、河北的小米在戲誌才的調度下源源不斷運往匈奴。代郡在曆史上第一次以經濟重鎮和宗教聖地的雙重身份出現在中華版圖上。一時間,“去代郡”成了天下熱詞,想要一展抱負的寒門子弟和朝拜天公的信眾堵塞了前往代郡的馳道。

  而在太原晉陽城,並州刺史張懿盯著地圖,用朱砂在匈奴和代郡之間畫了一條紅線。

  “奉先,最近匈奴進貢的胡馬少了一半,質量也不堪戰用,我聽說他們現在還和黃匪勾搭在了一起。家裏的狗不聽話,我們是不是該教訓教訓?”

  張懿身後,一個身長九尺的年輕人傲然聳立,誰也想象不到,這樣一個壯漢,竟然是刺史身邊負責文墨的主簿。

  年輕的主簿沒有接話,而是拿出了一份朝廷選官的邸報說道:

  “征黃匪是大業,按規矩使君應當上書朝廷,由雒陽決策。最近幾位州刺史,都是以私征兵餉被罷免的。”

  張懿不屑的看了眼邸報:“你還年輕,他們幾位那是交不出錢,得給有錢人騰地方……等等,你是說,戰事一起,這並州刺史的位置就賣不出去了?”

  主簿點點頭,繼續說道:“聽聞時下朝廷黨爭已經涉及軍權,此奏上書,並州就會成為剿匪前線,不僅使君的位置沒人來搶,朝中各派都必須來討好使君。若需要征戰,區區黃匪,布一騎便可為使君討之。”

  年輕的主簿幾句話,就將並州剿匪與朝廷紛爭聯係起來,聽得張懿兩眼直冒金光。

  “呂奉先啊呂奉先,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韜略,前途不可限量!不可限量!”

  呂布在張懿麵前躬下了自己九尺長身,臉上略出了驕傲的微笑。

  ps感謝編輯大佬的推薦,今天過生日提早發布存稿,往後恢複10點後哈。

  當然,再次感謝各位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