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章 【幽州篇】高柳
作者:岱起      更新:2020-06-21 22:31      字數:2803
  內外聯動,黃巾軍解放代郡之路異常順暢。

  張角、張寶東西兩向從代郡出發,西路連下平舒、狋示、班氏、北平邑等六縣,東線占領代縣、當城、桑幹、馬城。幽居的張梁坐鎮靈丘,以麾下招募的“聖道士”監察縣內風吹草動,為兩位兄長放心北伐解決了後顧之憂。

  兩路人馬一路攻城拔寨、征繳豪富、廣招人馬。不到一個月,靈農軍步卒滿萬,貞義營騎兵破千,雙雙在東西兩側跨越橫穿代郡的濤濤治水,於八月底暑氣漸消時,在郡治高柳前完成會師。

  高柳,這座高聳古老的城池在幽燕大地早已經曆了千年風霜。早在《山海經》中便有記載:“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最早,代郡治所在郡內東部的代縣,後來為了防禦塞北胡人,鞏固邊防,代郡的治所才搬到高柳。故而高柳與其說是代郡首善之區,莫不如說就是一座以縣城為名的軍事堡壘。

  攻打高柳,作為張角攻克代郡全境的最後一戰,對於黃巾軍意義非凡。與前期民眾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順勢不同,高柳城四門緊鎖,別說百姓,就連一隻燕子都飛不出來。對於張角來說,這裏簡直就是地圖上的一團撥不開的戰略迷霧。

  高柳的堅固得益於縣令鄒靖的周詳準備。這位與公孫瓚情同兄弟的邊將,在仔細研究了張角攻勢的情況下,做出了堅壁清野的戰略決策。同時,他延續了自己的一貫方略,鐵血治軍,鐵腕治民。

  官吏積極有為,造反派自然找不到機會。

  老辦法不好用了,就必須用新辦法。

  在天空剛露魚肚白的破曉時分,一支黃巾軍的斥候小隊沿著城外西郊白登山的餘脈,登上了名為“望胡峰”小山,自上而下俯瞰著高柳的城池。

  這隻小隊領頭的是攻城方的主將,天公將軍張角。他身後跟隨的,是張寶、典韋、田豐和戲誌才,以及龔都等十餘名配備了烏桓天馬的貞義營騎兵。

  憑借地勢之利,眾人終於看清了高柳城池的樣貌:北邊高,三麵低,想要攻城,惟有從南麵仰攻這一條路。

  讀過兵書的都知道,攻城是下策,而仰攻更是下策中的下下策。

  張角望著城牆上飄揚的“鄒”字大旗,皺眉搖頭。

  “簡直是霧裏看花,這能看出什麽。寶弟,你在此守護兩位先生,典韋龔都,帶倆人跟我走!”

  “五騎探營,瘋啦,不要命啦……”

  田豐話音未落,張角已經駕著絕影絕塵而去。典韋龔都等五人緊緊跟隨,徒留田豐在身後大聲呼喊咒罵。

  盡管正處在晝夜交替之時,突然出現的零星人馬還是引起了守軍的注意。

  箭樓裏一個小兵瞄準了領頭的張角,剛要放箭,箭矢卻被伍長一把握住。

  “鄒令君的話忘了?愛惜箭矢!這最後幾百隻,必須留到關鍵時刻。改用滾木擂石,把他們趕走便是。”

  沒一會,張角就收到了城上守軍的“見麵禮”:幾塊人腦袋一般大的碎石,還有鋸成一段段的木塊像隕石一樣從城牆上拋出。

  鄒靖也聞聲趕到城牆上。

  “攻城了?”

  “回大人,就是五個斥候!”

  鄒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憑借多年沙場經驗,他敏銳的感覺到,來將絕不是簡單的斥候。直到一縷陽光映射到張角的黃色道袍之上,鄒靖定睛觀瞧,終於激動的大喊:

  “是角逆!逆賊竟敢如此囂張,五人探營,欺我軍中無人嗎?!!來人備馬,隨我擒賊!”

  鄒靖身後,一個聲音突然出現:

  “此必有詐,不可輕出!”

  說話之人雖然外套魚鱗甲,可是內襯仍是寬袖長衣,正是城中長史關靖。

  “將軍詳查,那角逆身份何其關鍵,怎會就帶這麽幾個人出來探營?且坊間傳他死能複生,會呼風喚雨,你看遠處山林間草木翕動,煙塵四起,必有埋伏。彼所懼者為此城,我所依者亦此城,唯宜堅守,絕不可出城野戰。”

  鄒靖遠眺山林,那望胡峰上的確有煙塵飛揚,擺明了是藏有伏兵。

  他最終不敢出兵,但心裏又氣不過,不想就這麽放棄親捉匪首的機會,三拍城垣,抓起一把黃楊弓,用盡渾身力氣向張角心窩放出一箭。

  眾將士的眼神隨著箭矢飛向城下的張角。隻見張角坐下絕影聞風而動,突然騰空躍起,猛甩馬頭,一口咬住了箭杆。稍一用力,羽箭在馬口中折成兩截。

  張角朗聲笑道:“看來這高柳城中是缺糧啊,這箭如此綿軟無力,毫無陽剛之氣。”他早已聽災民說過高柳缺糧之事,此時正是拿話來激鄒靖。

  “典韋,讓他們看看我黃巾男兒箭術!”

  隻見張角身後,典韋弓如滿月,一箭飛出,正中城牆上的“鄒”字大旗旗杆,帥旗瞬間被射落,守城將士的士氣隨之跌至低穀。

  張角見城上將士已經看呆,帶典韋等人大搖大擺返回望胡峰。那從容背影似乎寫滿了對守城將士的嘲笑與不屑。

  “堂堂天公將軍,厲害啊,六騎探營,你比項羽可是厲害多了!”回到望胡峰上,田豐陰陽怪氣的諷刺著張角的威武之舉。張角這才看清,哪裏有什麽伏兵,就是田豐讓張寶用驅獸之術驅使十幾頭野豬在叢林間豬突猛進,尾巴上還綁著樹枝,掃出煙塵四起,硬是造出了“百萬伏兵”的假象。

  “逞完英雄了?舒服了?探個營跟泥猴一樣!我若是那鄒靖,剛剛就帶著幾百人出來拿你!放幾百箭射你!最不濟澆你一身金汁糞水,看你還得不得意!”

  田豐嘴上仍舊不放過張角,手上卻不住的幫張角撣去濺上的泥土。

  張角享受著老師的關切,微微淺笑:“可他們哪有您老這般英雄氣魄?兵不敢出,箭不敢放,恰恰暴露了他們不僅膽怯,而且弱小!此戰必勝!”

  田豐聽完,滿意的點點頭,對這位學生的膽識和洞察有了新的認識。

  當天午時,黃巾軍對高柳城完成了合圍。

  而城內的鄒靖則親手斬殺了三個想要逃跑的兵卒,並向城內軍民廣發明令,說求援急報已經發給了周邊諸郡,公孫瓚承諾十日內來援,務必要堅守至外援到來。

  鄒靖更是發動群眾的力量,公告凡有傳播太平邪教或者輕言戰敗之徒,民眾扭送官府皆可得糧一袋。

  張角見圍城沒能造成恐慌,又施一計。半晌後,黃牛般大小的巨石從天而降,在城牆內外砸出了一個個深坑。

  穿越快一年了,他終於當了回“發明家”,為黃巾軍造出了十幾年後曹軍的重武器——投石車。

  一瞬間,十幾塊巨石像流星雨飛向高柳的上空。但是除了靠近城牆的幾棟民居被砸毀,高柳的城牆巋然不動。

  如此一連五天,張角幾乎鑿穿了一座小山,卻依然沒能撬開高柳城門的裂縫。

  正當一籌莫展之際,張梁從靈丘寄來的密信,讓本就焦急的局勢雪上加霜。

  “鬼卒密報,周邊各郡接到鄒靖求援信,援軍十日內將會抵達。據說雒陽方麵也派出了五校衛軍……不能等了,咱們三日內必須拿下高柳!”

  張角讀完信,張寶等人臉上全都皺起了眉頭。

  “上粥,吃飽飯我帶大刀隊衝鋒先登!”張寶終於忍無可忍,嚷嚷著要采用物理攻城的手段。

  不久,幾個小兵拎著一大鍋稀粥走進軍帳,為眾人盛起背水一戰的“衝鋒粥”。

  “大哥,咱們吃了這粥,我就帶龔都他們衝鋒!我就不信吃飽了的打不過餓肚子的!”

  田豐吹了吹碗中湯粥的熱氣,聽到張寶這話突然抬頭,倍受啟發的說道:

  “老夫有一計,不必攻城,或可破敵。”

  張角忙問:“老師何計?!”

  田豐拿調羹敲了下粥碗:

  “撒糧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