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蜀王末路
作者:徐遠書      更新:2020-08-03 00:06      字數:2183
  不等蘇政說話,徐扶蘇揮手道:“把蘇政帶下去,讓虞嬈來與他團聚。”

  既然能與愛姬見最後一麵,蘇政也不推辭,拱手致謝:“謝陛下成全!”

  蘇政被士卒帶下之後,徐扶蘇又問趙定修:“你乃一代名將,若是肯幡然悔悟,歸順大秦,朕既往不咎,必然重用!”

  趙定修拱手致謝:“多謝陛下不辱之恩!但就像主公所言,人各有誌不可相強,有人求生,有人求名,張任已經背棄大秦投蘇政麾下,若再貪生易主,還有何麵目見天下英雄?今日隻求成全忠義之名,雖死而無憾!”

  徐扶蘇蹙眉歎息一聲:“朕也給你機會考慮一夜,明日再做決定!”

  蘇政與趙定修被押下去之後,徐扶蘇吩咐設宴,與楊再興等頂級武將以及陳世墨舉行了一個小型慶功宴,並且初步商討了下一步的戰略規劃。筵席散去之後,眾將各自告退,隻留下了徐扶蘇一個人在帥帳裏靜坐凝神。

  清晨的時候,虞嬈紅著雙眼來找徐扶蘇:“我夫君想見你!”

  看到虞嬈一雙眼眶又紅又腫,徐扶蘇突然就意識到了他們的談話內容,心情沉重的問了一聲:“勸不了麽?”

  虞嬈沒有回答,隻是悲傷的點點頭,瞬間淚如雨下。

  徐扶蘇在前,虞嬈在後,披著清晨的曙光來到了蘇政所在的帳篷。

  “蘇政,何苦如此?朕都可以放你一條生路,為何你不能放自己一條生路?”徐扶蘇背負雙手,望著麵容憔悴的蘇政,誠摯的勸了一句。

  蘇政跪坐在桌案後麵,麵色如霜。向著徐扶蘇拱手一禮:“徐扶蘇,你算得上大丈夫,配得上天子之位,輸在你手上我心服口服!還是那句話。有人求生,有人求名,對我蘇政來說,苟且偷生比死了還要痛苦,你若是豪傑。我相信你能理解蘇政心中所想!”

  “朕能理解!”徐扶蘇歎息一聲。

  蘇政雙目微閉,頷首致謝:“我蘇政既然被稱作小霸王,就不能辱沒霸王之名!項藉垓下突破重圍,尚且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於烏江邊上;況且我蘇政被俘,又有何麵目立於世上?若是霸王俯首稱臣,三叩九拜,那還是霸王麽?大丈夫在世,贏得起也要輸得起,死有何懼?對我蘇政來說。賜我一死就是最大恩澤!”

  “夫君”虞嬈喚一聲,泣不成聲。

  而蘇政依舊傲然跪坐,沉聲道:“虞姬,將我們的孩子好生撫養。”

  虞嬈淚流滿麵的點頭:“我記在心裏了!”

  安排好後事,蘇政望向徐扶蘇:“懇請秦帝放過我兒,讓他安心當個普通百姓。”

  徐扶蘇微微頷首。

  “甚好!”蘇政滿臉欣慰的點點頭,“蜀中北城樓高十五丈,我想那裏會是我最後的歸宿,請陛下成全!”

  “朕送你一程!”徐扶蘇同樣麵色如霜。吐出了一句話。

  蘇政仰天大笑:“哈哈……臨死之前被對手送上黃泉,我蘇政死得其所!”

  “請!”徐扶蘇後退一步,做了個請的手勢。

  看到天子竟然與蘇政並肩走向蜀中城,一名禦林軍校尉慌忙追了上來:“陛下?”

  徐扶蘇揮手:“任何人都不要跟著,朕送蘇政一程!”

  黎明前的曙光灑下來,落在並肩而行的蘇政與徐扶蘇身上,閃爍著金燦燦的光芒。這一刻竟然仿佛一對摯友,而不是曾經不共戴天的仇人。

  兩人一起並肩穿過滿目瘡痍,人來人往的蜀中城,一直向北走到了蜀中北城樓腳下。

  雖然一路上有不少武將一臉詫異的表示對天子安危的擔憂,但都被徐扶蘇微笑著示意噤聲,就這樣並肩走到了蜀中北城樓腳下。

  蜀中北城牆高八丈,城樓三層,重重疊疊,飛簷翹角,高七丈有餘。坐落在綿延數十裏的城牆之上,虎踞龍盤,傲視滔滔漢水,氣勢雄偉。

  徐扶蘇與蘇政拾階而上,一起登上了蜀中城樓。

  江風吹來,衣袂獵獵作響,青絲飛揚。

  蘇政站到城樓邊沿對著蜀中的青石街道,肅聲道:“輸在你手下我蘇政心服口服,我死而無怨!你能夠成全蘇政之名,我感激涕零,本應該替你招降舊部,但我不會!”

  “朕理解!”

  徐扶蘇與蘇政背身而立,負手站在城樓的另一側,俯視著腳下的滔滔江水。任你英雄豪傑,總要化作過眼雲煙,猶如這滔滔江水,東流入海!

  “這世上即便沒有我蘇政,也會有張策、王策,一個帝王應該憑自己的雙手掃平天下,這樣後人才會記得住你的豐功偉績。對於一個有野心的男人來說,能有機會問鼎天下,就要去嚐試,雖然我蘇政輸了,但死得其所。如果重生一次,我依然會選擇與你一戰,轟轟烈烈的死去,遠勝渾渾噩噩的活著!”

  話音落下,蘇政縱身一躍,如同大鳥一樣從十五丈高的城樓上墜落。

  徐扶蘇唯有歎息一聲:“不辱霸王之名,厚葬!”

  地震過後,氣溫驟降,寒風凜冽。

  蜀中城南的曠野多了一座新墳,墓碑正對著蘇政的故鄉吳郡。一抔黃土,就是小霸王的埋骨之所。

  趙定修親手埋葬了蘇政,對著墓碑行吊唁之禮,趁人不備一頭撞死在墓碑之前,奄奄一息之際麵露笑容:“能全忠義之名,死得其所,幸甚幸甚!”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王朝的崛起更需要屍山堆積,血海澆築,最後才能屹立於天下,受世代歌頌。蘇政死的固然悲壯,但也隻是在史官的筆下留下了悲情的一頁,旋即就被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地震之後的蜀中滿目瘡痍,每個人都在忙忙碌碌,或者淒淒慘慘;軍士們在搜救廢墟拯救災民,百姓們在翹首期盼早歸家園,文官們在出榜安民調度物資,武將們在整編部隊飲馬漢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沒有幾個人有時間和情懷來憑吊小霸王的壯舉。

  又是一抔黃土,一串冥紙,在蘇政的墳邊添了一座新墳,趙定修以忠義之名陪葬在蘇政墓邊,世世代代任憑後人評說。

  同年,秦帝舉國之力反攻北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