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庭有枇杷樹
作者:徐遠書      更新:2020-05-11 21:50      字數:3091
  一臉肅容的戶部侍郎何坤在早朝完後,匆匆離宮回到何家府邸。果不其然,何坤前腳還沒踏進門,就聽到府邸裏傳來瓷器摔落在地,家仆雞飛狗跳的呼喊聲。

  “大小姐,你可別再砸老爹心愛的古董了,若是老爹早朝回來,見到這般我們怎麽解釋呀?”

  “哎呦喂!我的姑奶奶,你就看在管家一把年紀份上,甭再扔了呀。”何府的老管家愁眉不展,望著老爺書屋裏散落一地的瓷器,欲哭無淚。

  在他身前,有位兩隻手裏握住北唐青花瓷瓷器的女子,怒氣衝衝,作勢就要把瓷器扔落在地。惹得老管家心頭那是吊在空中,空落落心慌慌,生怕一個不小心,那女子就要把這珍貴的青瓷器“粉身碎骨”。

  少女半點沒有將老管家的話放在心上,將手中的瓷器扔下。老管家瞳孔一縮,身形是一個快字,立馬撲倒在地用身體抵擋下。

  好在少女其實沒有多用力,她也明白老管家是為了她好。可她僅是想要出門玩都不行嗎?

  “你要再扔,就得把老管家的老胳膊老腿都要弄傷咯。”書房外,早朝退朝便回的何坤笑容滿麵的踏進屋中,朝他的大女兒何熏兒說道。

  何熏兒覺得委屈,已經許久沒有見到那位北梁世子了。

  些許熏兒是真的喜歡那個徐扶蘇,因而被鎖在家中,還是念念不忘。何坤心中暗想,他抬頭目光看向何熏兒,“熏兒不是讓爹爹給你打聽打聽徐扶蘇的消息嘛。”

  何坤走入屋中,隨意踢開了幾個古董物件,顯然在他的眼中,這些不過是不值錢的玩意。他擺擺手讓老管家退下,找了個椅子坐下後,說道:“今兒在早朝,你為父我就聽到明帝趙衡對王明傑身死的事情做了決斷。”

  “不過說實話,能夠讓皇帝在朝堂上討論你們小輩之間的事情,確實有兩把刷子。”

  何熏兒急切地追問道:“那皇帝追究了他的罪責嗎?”

  何坤袖手放在椅子上,抿了口何熏兒泡給他的茶,緩緩搖頭:“明帝沒有追究徐扶蘇的罪責,一來是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徐扶蘇就是雇凶殺人的幕後黑手。二來,北梁素來和南疆不熟,聯合的可能性不大。”

  “太好了!”穿了一身略顯簡單的素紅色的長錦衣的何熏兒歡呼雀躍,腰際的裙擺擺動,身姿曼妙動人。

  何坤看了眼自家大閨女,心裏暗歎女兒留不住,冷不丁的繼續道:“皇帝雖然不追究,但在王安率一眾文官大鬧了養心殿,你的世子殿下怕是不日就要離開長安城,沒有皇旨,三年內不得再入長安。”

  笑容微微凝固的何熏兒一愣,“啊?他要離開長安?”

  何坤一把喝完書桌上的鐵觀音,苦笑地點頭,“今天,就是他能待在長安的日子了”。

  何熏兒期翼地看向何坤,後者沒說話,隻是輕輕搖頭,態度很堅決。“你不能去送。去送,明天世子出了長安,我們立馬就會死。”

  “爹已經是把頭掛在腰間了”何坤神態誇張地比出將頭掛在腰帶的動作,語重心長道:“我的好閨女,無論你以後會不會恨爹,爹今天都不會讓你出何府半步。”

  “你以為皇帝身邊的那些個錦衣衛都是擺設?多少眼睛盯著我,盯著何府,乖女兒,我不信你看不出來。”

  “之所以先前,為父允許你偶爾去拜訪,是因為為父剛升官,深得皇帝恩寵,這些作法雖然已經有觸犯了那位九五至尊底線,但為父還能以你們是同窗,兢兢業業的當明帝的狗,這才讓你能多見世子幾回。”

  何坤望著何熏兒歎氣,後者眼眶通紅,兩隻手抓緊裙擺,胸脯隨著呼吸起伏。

  “唉。”何坤站起身,神色複雜,沒有說什麽。少年心事,最是純真,最是無暇。

  穿著三品孔雀官服的何坤臉色不算好看,腳步沉重地跨過門檻,目光斜視過身側的白衣女子。他吩咐道:“白姨,她就麻煩你多看住了。”

  身材高挑的白姨頷首,長睫下的眸子注視何坤的離開後,轉而看向房屋中失魂落魄的女子,亦是輕聲歎息。

  在大女兒那,弄的心情愈發壓抑的何坤幹脆直朝二女兒的屋子裏走去,二女兒不同大女兒何熏兒般活潑開朗,偏靜甚至不太喜歡和別人交流。自打她們倆幼時喪母後,一個極端開朗,一個極端安靜。想來,何坤便頭疼不已。

  何坤算來,從蜀中城來長安,這些日子。二丫頭都沒和他說過一句話,整天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裏,聽熏兒說是在寫些才子佳人的誌怪小說。

  在廊道內見到何清幽屋子沒關門的何坤仿佛柳暗花明,大女兒那是肯定不能再去了,來二女兒這,看下能不能得到句不輕不重,不痛不癢的安慰。哪怕不是真心的也行呀!

  思慮於此,何坤加快腳步。他剛到何清幽的屋子門前,視野中屋子裏的何清幽麵色平淡,兩人各自對視片刻。

  何清幽臉色一寒,冷笑不已,“我和姐姐心神相通。”言罷,解釋的機會都不給何坤說一句,嘭!房門禁閉。

  年近中年的何坤臉部微抽,遲早是要被這兩妮子氣死。情緒低落的何坤隻得無奈歎氣,從府邸廚房中提了兩壇酒掛在肩上,順手拿過一杆鏟子。

  雖說年齡大了,可力氣沒丟,何坤提著兩壇酒,便往府邸一處小院裏走去。小院裏幹淨素整,唯有一棵枇杷樹。

  一進院,何坤就郎聲喊:“素兒,我來看你了。”,空無一人的院落裏,清晰可聞他聲不聞回聲。還沒脫下官服的何坤走到樹下,夏暑炎熱,何坤雖然留了不少汗,但到了樹下卻能頓時心安心靜。

  何坤舉起鏟子,一點點的鏟出泥土,不忘朝枇杷樹笑言:“人家都說嫁女兒的時候呀,要準備女兒紅,我是個商人不懂那些個民俗。不過,別人都說這女兒紅兆頭好,我也就備了備。”

  “沒事的時候,我就來枇杷樹下踩幾腳,心裏踏實!今個回頭望女兒,眉眼像清明時節的柳葉,一天比一天好看!和你一樣!”

  待挖好兩個洞後,何坤將兩壇酒放入洞裏,小心翼翼地填上。身心俱疲何坤身朝後仰,舒坦地將身子倚在樹身上。這位對錢財福至心靈,年近半百才進朝廷當官的中年人抬頭,枇杷樹樹葉繁茂,星星點點的陽光透過。

  “我們那兩個女兒,可怕我氣死咯”,何坤好似告狀般訴苦,“一個愛上了身份彪炳的北梁世子,一個喜歡上了讀書像讀酒的書生,若真是個普通書生就罷了,偏偏和北梁也有關係,是那白馬義從陳清之的兒子。他倆,你小時候見過,我也見過。”

  “嘿嘿”何坤傻笑,誇讚道:“我們女兒眼光好,爭氣。那兩小子小時候粉雕玉琢的,一看就知道長大了難看不到哪裏去。”

  “徐扶蘇生的最是俊朗,和他爹一樣,陳世墨稍微差了點,沒有那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樣貌,但也說的上清秀。”

  說著,何坤伸出手點了點樹身,一如當年他伸指點著那位摯愛額頭般情深意切,“唉,徐扶蘇的腿出了問題,陳世墨進山讀書去了。可憐我們兩個女兒心心念念。”

  何坤雙眸微閉,輕聲細語,仿佛那位名為素兒的女子就他身旁側耳聽聞。

  何坤喃喃:“我們家的女兒,出身商賈人家,是說不上好出身。就連朝裏的,戶部的一些人都說我不過是個做商人的。”

  “嗬嗬。”何坤冷笑,眼眸睜開,露出攝人的冷意,“我何坤!以財換官不假,以財買官亦不假。但也不是春秋時那個能把萬物言商,奇貨可居的貨色。我做不來!這一生,能有你們,活的足矣。”

  “你看我,又來了,上勁了。”何坤伸出手敲打自己的腦袋,自顧自的埋怨,“不說這些惱人心煩的事,不過我答應你……”,這位官拜驪陽三品的戶部侍郎撫摸樹身,眼神迷離,哽咽道。

  “不過我答應你,一定會讓我們兩個寶貝女兒有個好的歸宿。”

  突然,何坤的氣勢駭人,戾氣從生,沉聲靜言:“誰說我女兒不配北梁?!”

  一股清風徐來,說來也怪,何坤身上的惱怒,戾氣頃刻間便平息了下來。

  枇杷樹前的中年男人苦笑,指著自己的胸口道:“難怪國師葉宣說過,我最適清心訣,緣在心頭有活水。我心裏有沒有活水我不知道,可素兒在。”

  三裏清風三裏路,步步風裏步步你。

  何坤輕輕將頭抵靠枇杷樹,在樹下睡去,嘴角含笑。當皇帝的狗也好,任人議論也罷,有她在,他便什麽都不怕了……

  大抵知心有庭樹,亭亭一如你風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