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前夜
作者:徐遠書      更新:2020-05-10 21:41      字數:2399
  卯時日出,天地微白。

  宣武門外,由青石鋪就的大道上,一輛裝飾簡陋的馬車緩緩行進入驪陽皇宮中的順天府衙門,刑部大堂。

  宮廷大道設計向來極為講究,鋪設有產自蘇州的“金磚”,平坦不陡斜。所謂“金磚”,便是一些個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見方的大方磚。因敲有金石聲得名。

  馬車上,一位年輕俊逸的少年正在閉目養神。些許是天明前天冷的緣故,此人雙手籠袖。

  年輕人一頭黑色長發披散,一襲白衣,玄紋雲袖,重重的玄紋裏隱約有遊動的道韻。

  身材修長的他配上一埃不染的緞子衣袍,顯得更加高俊。腰間的白玉玉佩懸掛,男子似謫仙般出塵。

  若是有富家達官女子見到,怕是也要驚呼好生是個風流無雙的公子哥。來人便是即將前往刑部大堂,與王家一脈公堂對峙的徐扶蘇。

  徐扶蘇怕冷,究結根源還是在於體內的那一方“鎮”字。坐在馬車裏的白衣少年眼眸漠然地掃過驪陽皇宮中那座最高的閣樓。

  替世子扶蘇禦馬的不是其他人,正是剛入天象境的齊詠春。想到這,徐扶蘇苦惱得很,怎麽說入天象便入天象了呢?

  早在蜀中城時,徐扶蘇沒少向先生葉宣和父親徐芝豹詢問這武道修行。用先生葉宣的話來說,修行修心難如登天,以己身與天敵。

  武夫修行,本身就是逆天而行,為天道所不容。武夫的每破開一個境界都會遇到一道天埑,是比道儒佛三家修行更為艱難險阻。

  用父親徐芝豹的話來說江湖大都武夫,都在登山,每個武夫都憋著一口氣,登山爬山全靠這一口氣繃著。

  氣力若是泄了,那便江河倒灌,實力跌落三千尺。且不說能不能再武道登山,從山中摔落,不死就是萬幸了。

  徐扶蘇臉微微抽了抽,可齊詠春這武夫怎麽破境像喝水般簡單。莫約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

  興趣大起的徐扶蘇幹脆掀開簾布,直接問向齊詠春:“齊大哥,你說的踏出一步能到天人是真假?那為何隻踏了半步,就因前麵有人?”

  齊詠春木訥老實地點點頭,笑著回複世子:“在詠春前麵有一個立足天地,巍峨魁梧的武夫神像。神像太高太高,費了九牛二五之力才堪堪看清楚神像頭頂上站著的是一個老頭。”

  “老頭?”徐扶蘇心裏思量,當下一驚,連問:“齊大哥,那老頭長啥樣?”

  “啥樣?”齊詠春偏偏頭,答道:“好像是個穿著寬襟長衫,皮膚枯黃,精氣神都如大日焚天般灼熱的一位老前輩。”

  “世子,你問這幹啥?”齊詠春和徐扶蘇隔著簾布,齊詠春疑惑。

  徐扶蘇剛聽到齊詠春描繪那位已是天人的老人形象模樣,和他在華山朝陽門遇到的老人九分相似。

  徐扶蘇倒吸了口涼氣,後脊發亮,他小心翼翼問道:“齊大哥打的過嗎?”

  齊詠春坦然地直搖頭:”打不過,天下武夫裏打的過他的,沒有。”見齊詠春說的簡潔利落,徐扶蘇也沒了興趣刨根問底。

  徐扶蘇打了一個哈欠,直接倒頭眯眼睡去。

  同時,王府大堂內,哭聲遍地。

  王府中近半的女眷跪地長哭,聲嘶力竭。

  書房中,王安臉上陰晴不定,眼眸流露狠毒的神色。耳邊絮絮叨叨圍繞的都是大堂傳來的慟哭,哭聲讓他有些心神不寧。

  披喪戴麻,縞素白衣打扮的王安和王明凱並肩而坐。隔著兩人間的桌上擺有一紙書封。

  王安痛苦地閉了閉眼,喃喃自語:“我兒呀,是為父沒有照看好你,讓你給人當了棋子,還白白丟了性命。”

  “查的有結果了嗎?”王安偏頭看向王明凱,目光盯著後者詢問。

  王明凱避開了王安的目光,輕輕搖頭,“對方的手段處理的太過幹淨了,幹淨到連蛛絲馬跡都沒有留下。就連他交給我們那四位大理女子,居然都被毒啞了。從她們身上拿不到有用的消息。”

  “哼!廢物!”王安怒氣衝天,怒罵王明凱。他一袖子掃下桌子上的茶杯,碎落在地。

  王明凱摁住父親的肩膀,徐徐善誘道:“既然明傑已死,再怎麽發泄也救不回了。不如好好想想怎麽讓徐扶蘇付出最大的代價。”

  “想要殺死徐扶蘇是不可能的,北厥一直對驪陽垂涎三尺,就連西域僧侶都疑似生有反叛之心。徐扶蘇要死在了長安城,不保證徐芝豹破罐子破摔,三十餘萬北梁鐵騎作壁上觀。單憑宋濂,左宗棠等人扛不住的。”

  “父親假裝執意要徐扶蘇以命換命,戲做足了,徐扶蘇的命肯定會有人保,至於是誰,我們倆都不知道。但肯定是一個能讓朝堂上下,讓皇帝信服的人。”

  王安沉默不語,似乎在腦中搜索驪陽中符合條件的人。

  見王安沒有反應,王明凱繼續言說:“哪怕是我們有了那四位大理女子作為證據,讓她們去指出買凶殺人的幕後黑手就是徐扶蘇。倘若徐扶蘇咬定自己不認識她們,就算連嚴哲都沒有辦法欽斷徐扶蘇的罪。”

  “不過經曆這次風波,父親借此可以把徐扶蘇攆出長安了,相信明帝也沒有理由再把他鎖在長安。”

  王明凱眼中劃過一道殺意,冷冽道:“一旦徐扶蘇出了長安城,單是那些春秋時對北梁,對徐芝豹積怨極深的亡國舊臣,孤老們分派的殺手就能讓徐扶蘇吃一壺。”

  “至於他會去哪裏,由明帝決斷便是。照明帝的性格,相信不會讓他徐扶蘇過的太舒服。”

  王明凱陰惻惻地冷笑,王安突然說道:“要想保下徐扶蘇,且能讓明帝信任的人,隻有兩個。一個是那久居玲瓏山玲瓏閣的鬼謀薑詡,一個是北梁王的老丈人蔣去,我昔日的同僚。”

  “薑詡,蔣去?”王明凱靠近王安,疑惑道。

  王安緩緩點頭,“明帝對薑詡極為欣賞,早年多次去北梁遊玩,沒少暗中想要挖走這位名聲不顯國師葉宣的無雙謀師。可薑詡軟硬都不吃,一心隻向著北梁王徐芝豹,沒少讓明帝吃癟。”

  王安感慨萬千,沉聲道:“蔣去,你認識。兩朝老臣了,要不是把女兒嫁給了徐芝豹。說不定驪陽現在就有兩相了兩國師。”

  “當初那幫同僚,幾十年下來,老的老,死的死,就連蔣去也要站在我的對立麵。”

  “但徐家對我們王家的“大恩大德”,我王安可一直都記得著呢。既然躲在幕後的人想要我去做文章,那我就去做。總不能讓明傑白死不是?

  “父親,時間快到了。”王明凱看了眼天色,恭敬地提醒王安道。

  王安赫然起身,“走,去會會這位北梁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