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五大宗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3399
  “呼……總算是結束了啊。”淩皓滿頭大汗。

  沒想到冊封個正式學士職位這麽麻煩,又是要宣讀詔書,又是要當場發表“獲獎感言”的,嘴皮子都給磨破了,才算把這個工作給應付過去。

  也難怪戰國不像春秋時期那麽安分守己了,如果要自己按照這套禮節為人處世的話,那得活得有多累……

  而自己之所以能夠獲得這個“殊榮”,自然也是因為那位山長大人一手提拔的結果。

  畢竟是周王室最堅實可靠的後盾,一代宗師級人物,說出去的話就像是潑出去的水,決然不會收回去。

  畢竟都“交過底”了,大家心照不宣,自然是都有好處的。

  山長可以繼續活躍下去,自己也能夠在她的庇護之下暫時保下一家子人的性命,隻不過……這樣一來,淩氏一族就跟庶民百姓沒啥區別了,在秦國的貴族名單當中,已然不複存在。

  便宜老爹劫後餘生之後,突然開始懷念自己當貴族時的日子了,聽說現在一路上都不斷地在念叨著以前的事情,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受的打擊太大,有點失心瘋了。

  不過好歹是一家子人都活下來了,不然還難說得很。

  貴族身份和官位沒了還能想辦法以後恢複,可性命就隻有一條啊。

  也算是給自己一點小小的補償,山長私下裏給了自己一本公級功法——養丹經。

  顧名思義,就是在自己的丹田之內種下一顆內丹來,以這顆內丹作為自己的依托來輔助自己修煉,來達到超越自身極限,突破最大桎梏的功法。

  這是一門不算太強也不算太弱的功法,它能夠幫助修煉者在關鍵時刻突破極限,但同時,種下了內丹之後,修習者就必須天天修煉,每一天都不能停,在內丹沒有完全穩固之前,絕對不能停止運行,否則內丹會以之前修煉百倍的速度削減,讓修習者體驗到什麽叫“一夜回到新手村”的感覺。

  但隻要第一顆內丹穩固了,修習者便可以嚐試在身體裏凝煉出更多的內丹來,據說最早修習這部侯級功法的人,修習到最後達到了十二顆內丹之多,地鎖戰力甚至可以和普通的天封高手相抗衡?最後功成身退,活到了兩百歲……

  這也是淩皓放心收下的原因,山長大人還不至於在這種事情上跟自己一個小輩玩小伎倆忽悠自己,將來就算是真練出了問題來,也可以到別宮裏來向她請教嘛。

  當然,這部功法最大的誘惑力是它可以幫助修習者提升肉身體質和壽命,它的極限是可以幫助修習者凝煉出四十九顆內丹來,一顆內丹便可以提升數十年的壽命,其中也凝聚著修習者數十年的精純修為。

  而之前提到的那個修習者僅僅隻是凝煉出十二顆內丹,便能夠活上個兩百歲,也難怪它會成為離王級功法堪堪一步之遙的功法了。

  而它之所以隻被定級為公級功法,便是因為自己凝煉內丹的功夫,別人都可以修習好幾部比這養丹經更實用的功法了,而且凝煉內丹的時間和周期,後麵會變得越來越長,有時候可能需要大半年的功夫才能凝煉出一顆新的內丹來,而這個時候,人家可能已經修煉了三部公級武學功法了。

  更要命的是,初期內丹凝聚成形之後,在使用其他的武學之時,會將內丹的位置充分暴露在他人眼前,一旦內丹被人強行奪走,那就會元氣大傷,體質稍差的修習者可能當場就會喪命。

  所以,它之所以被定級為公級功法,除了修煉時間和周期長以外,還因為內丹這種初期的弊端而不被人所重視,所以它一度被人稱為“最為接近王級功法”的公級功法。

  山長大人對於要給什麽功法給淩皓做“封口費”,自然是心中有數的,她特意挑了《養丹經》這部“大冷門”功法,為的還不是想讓淩皓知難而退。

  如果沒有大機緣,隻怕十二顆內丹已經是常人所能夠達到的極限了。

  不過出乎山長意料之外的是,淩皓這小娃娃居然接受了,而且還當麵感謝了山長:“我淩氏如今已經成了過眼雲煙,難得山長還能如此照拂,山長大可放心,這部功法,我淩氏定然會一代代珍藏傳承下去。”

  這不卑不亢的回應倒是讓山長有點欣賞了:“既然如此,那便要看你有多少運氣了,你若是能夠凝聚出前六顆內丹,老身便可助你凝聚出後六顆來,讓你活上個二百載,如何?”

  對於山長這種見多了世事浮塵的人來說,除了保國平安,最熱衷的事情無非就是培養出最優秀的學子,然後留下他們,這些人要麽為大周效力,要麽為大周當臥底……總得選一樣,才能夠對得起洛邑學宮的“多年栽培”。

  淩皓在她眼裏,現在也算是個好苗子了,所以她倒是也不介意幫淩皓一把,萬一淩皓真的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了,到時候淩皓肯定也能給洛邑學宮帶來更多的資源,發掘出更多的人才來到洛邑學宮裏“交流學習”,然後和淩皓一樣,被學宮發掘出他們真正的價值來,為“大周崛起而讀書”。

  不要以為人周王室是免費給各國培養人才的,人家又不傻,自然是留著一手的,每屆培養出的最優秀學子,洛邑學宮要獨占七成,剩下的三成學子是“次等”貨色,放回列國去倒也無傷大雅,畢竟人家也是“交了學費”進來“深造”過的,這些人回到了他們的故國之後,自然也不會說學宮的壞話,隻會對學宮歌功頌德,即使在學宮裏受了委屈,也不可能在外人麵前表現出來,不然那豈不就是明擺著告訴世人“自己一點都不努力,進了天下第一學宮裏幾年卻什麽東西都沒學到”嗎?隻要是個好麵子的貴族子弟,估計都不會在外人麵前談起自己在學宮裏的“光輝時刻”,他們大概都會這麽說:學宮裏什麽都好,大家都很講禮數,雖然偶爾會有點小摩擦,但大家都能夠在比武論道中解決,自己在學宮裏過得可逍遙可自在了。

  這樣一來,無形之中就提高了洛邑學宮“天下第一學宮”的牌麵,這樣自然就會吸引更多不懂得學宮本來麵目的學子們繼續往這個大坑裏跳,然後被埋掉……

  隻有親身接觸了這座學宮之後,才會發現它真正的麵目並沒有以往那些從學宮裏“畢業”的學長學姐們說的那麽美好,真正的洛邑學宮,就是個真正的修羅場。

  表麵上,洛邑學宮提倡“學習環境自由”,實際上,隻有家世清白,資質更純粹且上乘的新學子們才能夠獲得學宮博士們的“親身教導”,如果這些人犯了錯,別說頂嘴,就是抬頭瞪自己老師一眼,老師也有權用家傳武學“教做人”,打傷打死也沒人過問,如果有學子被老師打死了,最多也就是賠點錢的功夫,誰叫洛邑學宮掌握著天下最為雄厚的經濟重心,豫州重地,洛邑城呢?

  洛邑城作為周天子的都城,天下諸國貿易往來的通道,缺什麽都不會缺錢,能用錢擺平的事情,學宮自然不會摳門。

  好比淩皓之前是隨殿學子,卻也一樣要天天做功課,天天準時點到一般,因為如果遲到了,學殿的學士和博士們也是有權利處置學子的,隨殿看起來是學殿之一,但說白了不過就是“普通人”的聚集地,這裏發生的**和私人恩怨自然也是最多的,隨殿的博士和學士們也懶得管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隻要不把事情鬧得太大,一般都沒人過問。

  如果真鬧出人命來了,學宮方麵無非也就是給人家家裏賠點“小禮”,送點不入流的“高級功法”就能擺平人家了,得了錢財又得了功法,人家還能說什麽?

  除此之外,最吃香的大概就是如今散落在天下各地的姬氏宗族分出去的上百個異姓大宗了,這些大宗都在列國之中赫赫有名,實際上卻都是周王室暗中布下的“棋子”,隻要哪天周王室需要哪個國家消失的時候,這些異姓大宗立馬就會響應號召,瞬間顛覆原本對他們禮敬有家的國君們。

  其實,原本散出去的大宗至少有著上千個之多,隻不過……有些大宗在列國生根發芽之後,變得不聽話了,於是被秘密鏟除了,剩下的就都留存至今……

  根據王猛賈詡等人的暗中調查,值得格外注意的異姓大宗有至少七十個左右,剩下的三十個裏,有二十個是絕對聽話的,還有五個別有圖謀,最後剩下的五個,是已經公開表示不會繼續給周王室當“狗腿子”的大宗,這五個應該是值得淩氏去拉攏和談判的對象。

  其中就有薊城龍氏和江陵藍氏兩個異姓大宗,此外,還有安居於魏國的大梁輔氏、秦趙爭奪拉鋸之間的上黨羊氏以及楚國一向低調的壽春符氏在內的三個異姓大宗。

  這五個異姓大宗敢於向“姬姓爸爸”叫板的原因在於,這五個異姓大宗各自獲得了五位上古大宗師完整的血脈傳承,由此代代相傳。

  這五個大宗裏最年輕的小輩們起步至少都是地鎖四重,著實是有著囂張的資本。

  即便是山長大人見了,也得對他們禮讓三分,不僅得挪出一部分修煉資源來向他們傾斜,還得讓他們在洛邑學宮占得一個主位,據說洛邑學宮共有十位長老坐鎮,其中有五位便是在這五個大宗裏出現的。

  既然是惹不起的大宗,那就隻能轉向寵絡了,學宮自然得多給這五家的子孫輩們一點“便利”,因此,他們在學宮內部還有著一個更為貼切的稱號——五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