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黃帝外經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3445
  時間一晃過去了半個月。

  “呼呼……這些文獻是有多久沒被人碰過了,灰塵可真多啊。”姬青拍了拍手上的灰塵,順嘴吐槽了一句。

  進了學宮好歹也有將近一個月了,姬青卻覺得有些如履薄冰的感覺,自從那日商璃被帶走之後,自己就再也沒見過她了。

  綠衣偷偷給自己透露過,呂博士一直讓她強行閉關修煉,再不讓她跟自己見麵了。

  至於自己那個不靠譜的老師,那自然也是看不見蹤影的,問了其他人,不是下山講學,就是去找山長商議事情去了,反正自己是看不見他人的。

  他這資質現在反而成了他最大的麻煩,沒有人可以指導他如何修煉,隻能每天借著博士令牌的權限去守藏室裏找一找那些平時沒人碰的文獻資料,也許會有突破也說不定。

  不過,他已經連著翻了好幾天了,並沒有發現什麽有用的材料,還不如淩皓之前給他的幾篇殘章呢。

  “這位師弟可是前段時間破例入學的姬青師弟?”這時候,背後忽然傳來了一個聲音。

  “我正是姬青,不知你是?”

  “在下姓危,名太一,楚國人氏,乃是危氏宗族子弟,見過姬師弟。”危太一很客氣地拱手拜見。

  經過了多方打聽,他總算是找到了淩皓之前跟自己提過的姬青。

  “原來是危師兄,師兄這麽客氣,請問是有什麽事情嗎?”姬青也回禮道。

  說真的,他對這些貴族子弟真的不咋感冒,不過人家這麽客氣,自己也不好一上來就駁了人家麵子,雖然這樣有點惡心自己,不過禮數總還是要做全的。

  這個楚國貴族看著挺麵善的,隻是不知道他找自己是想幹什麽。

  “呈上來吧。”危太一示意道。

  “聽聞姬師弟的九黎之資,需要大量財物購置丹藥,愚兄不才,願以這五千金相贈,隻為求師弟一件小事情。”危太一一本正經地請求道。

  “小事兒?”

  “隻求姬師弟剜割心脈,取一滴心頭血給愚兄,事後愚兄還有重謝。”危太一這時候終於把自己真正的目的暴露了出來。

  姬青的表情頓時“咯噔”一聲變得嚴肅了起來,這個人如果不是腦子有毛病,那就是有預謀地跑來找自己要這個東西的,居然還要自己紮心給他一滴血,這買賣怎麽看都不劃算。

  這個家夥明顯是被人慫恿著跑來找自己的,不然為什麽會這麽殷勤?

  這麽說來,他應該知道一些關於少昊骨三大絕技之一,“不死之酒”的秘辛了。

  得想辦法套一套他的話。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師兄所請,在下不敢苟同,還請回吧。”姬青很果斷地決定拒絕危太一的提議。

  “你這人真是不識抬舉!你可知危師兄在學宮當中是何等身份?竟然敢當年拒絕!”一旁隨同危太一來的兩人當中一人立馬便跳出來威脅姬青了。

  “住口!”危太一訓斥了一句。

  “讓師弟見笑了,我這兩位師弟無禮了些,還請見諒,既然師弟不肯割愛,愚兄這便告辭了。”危太一很客氣地說道。

  “這是哪個學殿的人啊?為首的倒還算得上講道理,旁邊做跟班的隨從卻這麽狗仗人勢……”看著危太一離去的背影,淩皓的眉頭一皺。

  “這危太一,可是學宮三大宮之一,太一宮的學生,危氏宗族在楚國的實力可是相當強大,洛邑學宮當中也有不少憑借家族勢力和學宮關係走後門進來的學生,你不知道也很正常。”這時候,突然有個聲音傳來。

  姬青回頭一看,是淩皓。

  “你從剛才到現在就一直在偷聽我們的對話,是吧?”姬青挑了挑眉。

  “沒錯,就連你身懷不死之酒的事情,也是我故意透露給這危太一,他才會來找你的。”淩皓抱著一摞卷宗,低聲說道。

  “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姬青摩拳擦掌,似乎隨時準備給淩皓臉上來兩下。

  這個坑貨,又想賣他!

  “好容易有這種袁大頭送上門了,你難道不想敲詐他一筆?他明天還會來找你,並且還會繼續加價,你不是很缺錢嗎?”

  “說是這麽說,可我也還沒窮到這種地步。”

  “隨你怎麽想,反正他後麵還會加價的。”淩皓抱著卷宗走到角落裏翻閱起來。

  這卷宗便是後世已經失傳的《黃帝外經》。

  後世所傳十八卷的《黃帝內經》,從遠古時代一直到現代社會一直流傳下來,而足足有三十七卷之多的《黃帝外經》,則可能已經永遠失傳了。

  但是,關於它的民間傳說,還是相當豐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現在所傳的《黃帝外經》原稱《外經微言》,為明陳士鐸所傳,所述內容帶有濃重的道家思想,理論闡述恪守後世的陰陽五行概念,是在一個相當成熟的思想體係下對某些問題進行格式化闡述的著作。

  相傳黃帝時期出現了三位名醫,除了雷公和歧伯兩人外,名氣最大的是俞跗(音夫)。

  他的醫道非常高明,特別是在外科手術方麵很有經驗。據說,他治病一般不用湯藥、石針和按摩。

  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後,除非要做手術時就用刀子劃開皮膚,解剖肌肉,結紮筋脈,除去病根。

  經過這番手術以後,病人的精神和形體很快就能恢複正常。所以,那時人們稱讚俞跗的醫術是“出喪的靈車能返回,要埋的死人能複活。”

  傳說有一次,俞跗出外看病回來,剛一進村,就聽見哭聲。一打問,原來是鄰居的孩子突然死了。

  他顧不得進自己的家,急忙先到死者家裏,問明孩子死前的病況,就讓人趕快把孩子從“葬罐”裏拉出來,他脫去孩子的衣服,用刀劃開肚皮,拿出腸子一看,原來孩子吃了過多的未烤熟的肉,腸子一下被堵住了。俞跗很快將肉食擠出,使腸子暢通,然後理好腸胃,縫合傷口,最後又給孩子鼻子塞進了一些草藥。

  就這樣,不到半天時間,孩子就慢慢複活了。

  還有一次,俞跗在過河時,發現一個掉河裏淹死了的女人被幾個人打撈出來準備埋葬,俞跗擋住他們詢問死者掉進水裏多長時間。

  抬屍體的人說,剛掉進水裏,撈上來就斷氣了。

  俞跗讓他們把屍體放在地上,先摸了摸死者的脈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後又讓人找來一條草繩,把死者雙腳捆綁好,倒吊在樹上,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麽要這樣做。

  死者剛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時,俞跗才叫人慢慢將死者解下來,仰麵朝天放在地上,雙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壓一放。

  最後他拔掉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了一陣,發現發絲緩緩地動了動,才放心地對死者家裏人說:“她活過來了,抬回家好好調養吧!”

  傳說俞跗還有一次在山穀走路,忽見一個年輕的獵人不慎從懸崖上跌下來,被半山腰的藤條掛住脖子,上不去下不來,又喊不出聲,俞跗正在著急時,迎麵來了一個跛子老人,俞跗請老人設法把吊在半空的年輕獵人救下來。

  跛子老人一看,二話沒說,取下腰間的弓箭,“嗖”的一聲,射斷藤條,獵人掉落在地,眼看著沒氣了。

  俞跗蹲下為死者切了脈,從地上采了一把野草塞進獵人鼻孔,又用手緊緊捂住獵人的鼻孔。

  時間不長,就把塞進鼻孔的草藥噴出來。

  俞跗這才鬆了一口氣,說了聲“有救了!”跛子老人在旁邊看到這樣的醫術,嘴裏不停地說:“活神仙,活神仙!”

  在俞跗晚年的時候,黃帝派倉頡、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長時間,把俞跗的醫術整理出來,纂成卷目,然而還沒有來得及公布於眾,倉頡就去世了。

  後來,俞跗的兒子俞執,把這本書帶回來交給父親修訂,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醫書和俞跗、俞執全家人,一起化為灰燼。這也許是《黃帝外經》失傳,因此無法流傳下來的原因吧。

  不過淩皓很驚喜地在洛邑學宮裏發現,這裏居然有《黃帝外經》的完整卷宗,隻不過因為年代久遠,卷宗上麵記載的文字已經變得模糊不清,無法辨認了,好在完整文本就在自己這裏,利用契約商店的掃描功能,應該可以拚湊和翻譯出《黃帝外經》的全貌來。

  除了這個,他還發現了一些比《**經》更為奇特的卷宗,多數都是可以幫助人延年益壽、固本培元、煉精化炁的文獻資料,這讓淩皓如獲至寶,要不是守藏室每日隻開放六個時辰,他都恨不得一直泡在守藏室裏,研究和參悟這些文獻了。

  對於他這種戰五渣來說,血脈和資質已經決定了他今後無望成為大高手,既然如此,他也沒必要再去浪費時間一直提升自己的戰鬥力了,還不如把自己的**強度和保命手段多多培養起來,隻有活得長久,才能笑到最後。

  他可不想像宇文邕、柴榮那樣,雖然兩人都是一代雄主,卻都四十歲不到的年紀便含恨而逝,因此楊堅、趙匡胤等人才有機會將其取而代之……

  比起這個,淩皓倒是寧可讓自己像劉邦、司馬懿那樣,逃跑技能點滿、忍耐力點滿、壽命點滿……雖然這樣不英雄,而且很無恥,但誰不惜命呢?

  他的小命可就隻有現在這麽一條,丟了那就沒了,他又不能像姬青那樣仗著自己有不死掛就去一直糟蹋自己的身體……

  所以說,比起開掛單幹,他更喜歡權謀吃飯,活著才有希望,死了可就什麽事情都做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