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編寫《越女劍》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3837
  “老師!原來你一直在偷聽我們講話啊!大黃他可是我的好朋友,您不能這麽絕情呀!不要打斷他的三條腿啊,他的腿一條也不能少!不然您以後也聽不到他講故事了啊!”商璃顯然是有些手忙腳亂的,她是真沒想到自己的老師居然在旁邊聽牆角,這也太恐怖了吧!

  “接下來的故事裏,燕南天是不是在一直尋找這兩個孩子,然後把他們訓練成了天下第一大高手,回來殺了邀月,對不對?”

  “呃……大致上差不多,但還是有點變化的,您要是感興趣,我下次再講給您聽……哈哈。”姬青連忙打起了馬虎眼。

  “這邀月雖然自私自利了些,可你卻不能說她完全不愛江楓,不是嗎?她的愛雖然自私自利了些,但終歸還是有情的……”呂雎雙手抱胸,原本淡然的神色當中多了幾分複雜。

  “綠衣,你怎麽不提醒一下我們啊?”商璃小聲說道,顯然她是有些埋怨綠衣在一邊蹲著不出聲的。

  “小姐,呂博士之前一直不讓我出聲,就是怕驚動了你們,然後我們倆就這樣在這裏待著聽大黃他在這裏講故事……”綠衣說著也打了個哈欠,顯然是過了這麽久,她也是累得不輕,估計早就想回去休息了。

  隻是,呂雎沒說動,她也不敢隨便亂動啊。

  “璃兒,現在時間不早了,咱們這就回去吧。”

  “老師……徒兒今日這麽任性,您不會生氣吧?”

  “嗬,我怎麽會因為這點小事情而生氣呢?璃兒你太多心啦。”

  “老師你真好!徒兒回去以後肯定要好好練功的,絕對不給您丟臉!”

  “你這小丫頭,少跟為師貧嘴,別光說不做,過幾日我可是要親自考校你的功課的。”

  “是是是,您放心吧……”

  等到幾人離去,姬青這才鬆了口氣,看來商璃之前說的太誇張了一點,這個呂博士貌似也不像她之前說得一點道理也不講嘛。

  不過這時候,他突然注意到石碑的側麵,有一個掌印。

  下一秒,這塊大石頭就均勻地碎成了兩大塊,看著似乎比切西瓜還簡單些。

  “我的老天爺,商璃不是開玩笑,她這個老師真的是可怕得很……!”姬青感覺背脊一陣發涼,有種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的感覺。

  也就是呂雎碰巧聽見了自己在給商璃講故事,不然她鐵定會以為自己在調戲她的寶貝徒兒,到時候也許真的會把自己打成廢人也說不定……

  廢掉自己三條腿,那跟死人也沒區別了,想想都覺得恐怖。

  鬥宗強者也不過如此了吧?

  “算了算了,我還是趕緊回去吧,學宮裏太可怕了……菜鳥沒得資格說話啊!”姬青瞬間拔腿就跑,寂靜的夜色終於安靜了下來,學宮的宵禁也開始了。

  而此時此刻,進入了賢者模式的淩皓卻在燭火的映襯之下奮筆疾書著。

  他在編輯一本放在這個時代絕對可以驚豔全場的短篇小說集——《越女劍》。

  越女,那可是春秋時的女劍術家,越國人士,據《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記載:“越有處女,出於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就之術“。

  其劍法天成,居於山林,授劍法以士兵,助越王勾踐滅吳。越王稱其“當世莫勝越女之劍”。

  越女論劍術,她以《易》理、《老子》思想及《孫子兵法》之戰理論劍,從理論到技術、戰術及心理等到方麵論述擊劍要領,闡明了劍藝中動與靜、快與慢。攻與防、虛與實、強與弱、先與後、內與外、逆與順、呼與吸、形與神等說辯證關係,論述了內動外靜、後發先至、全神貫注、迅速多變、出敵不意等搏擊的根本原則。

  東漢王充《論衡·別通篇》當中記載道:“劍伎之家,鬥戰必勝者曲城越女之學也,兩敵相遭,一巧一拙,其必勝者有術之家也。”越女也就是趙處女。

  除了吳越春秋以外,《藝文類聚》在引述這段文字時卻略有變化:“(袁)公即挽林內之竹似枯槁,末折墮地。女接取其末。袁公操其本而刺處女。

  處女應,即入之。三入,因舉杖擊袁公。袁公則飛上樹,化為白猿。”

  敘述袁公手折生竹,如斷枯木。處女以竹枝的末梢和袁公的竹杆相鬥,守了三招之後還擊一招。袁公不敵,飛身上樹而遁。其中有了擊刺的過程。

  《劍俠傳》中則說:“袁公即挽林杪之竹似桔槔,末折地,女接其末。公操其本而刺女。女因舉杖擊之,公即上樹,化為白猿。”

  “桔槔”是井上汲水的滑車,當是從《吳越春秋》中“頡橋”兩字化出來的,形容袁公使動竹枝時的靈動。

  後世的著名作家金庸金老先生曾據此文獻記載編寫成短篇小說《越女劍》,成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的第十五部武俠小說:

  春秋末年,吳越爭霸之際,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所敗。臥薪嚐膽,表麵歸順吳國,暗中秣馬厲兵,伺機報仇。

  範蠡本是楚國人,與文種見楚國不足爭霸天下,就投奔了越國,同為越國大夫。

  但是越王勾踐不聽兩人意見,執意與吳王作戰,結果一敗塗地。隻能賄賂收買了吳王身邊的奸臣太宰伯,勉強講和,以歸順稱臣保住性命。

  同時用文種之“滅吳九術”,讓吳王放鬆對越國的警惕,贈送大量金銀,供奉西施等美女,使吳王夫差沉溺在酒色之中,又用計離間吳王與功臣伍子胥的關係,並最終使伍子胥自殺身亡,自己則在暗中積蓄糧草,鑄造兵器,以圖報仇。

  眼看八術都已成功,但惟有鑄造兵器一事,越王遇到了很大困難。正在這時,吳王夫差派遣八名青衣衛士前來越國,送來寶劍一口。

  為了試探吳國虛實,越王勾踐以比劍為名,在宮中派出自己手下衛士與吳國使者比拚三場。

  吳國使者身手了得,其所使用之兵器更是鋒利無比,四場比賽下來,越國錦衫衛士被當場格殺八人,而吳國所贈送的寶劍更是神器,其利能斷輕紗,而碰到沉重兵器亦不會折斷,令越王勾踐和大夫範蠡心驚膽戰,又欣羨不已。

  越王勾踐與文種、範蠡兩人商議對策,打算尋找鑄劍名匠。

  鑄過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柄名劍的歐冶子已經過世,他的兩個徒弟之一的薛燭尚在越國。

  越王遂召見薛燭,想讓他來鑄劍,而薛燭卻隻剩下六根手指,已成廢人。

  原來薛燭的師兄風胡子為吳國鑄劍,勸薛燭同去不成,就將他四指斬斷,好讓他不能再為越國鑄劍。

  越王等人無計可施。範蠡在回家路上,更是想起了他親自找到的美女夷光,兩人在相識後已經彼此相愛,難舍難分,隻是為了越王的報仇大計,才忍痛將她改名西施,進獻於吳王。而範蠡心中卻無時無刻不想早日擊破吳國,好迎回西施。正在此時,吳國遣來送劍的八位使者在街頭作惡,借醉酒之際斬斷了範蠡兩個衛士的手掌,又將路過的放羊女阿青的一頭羊斬為兩半,還戲耍阿青。

  沒想到表麵嬌弱美麗又天真無邪的阿青手持竹棒,隻用了四招就戳瞎兩名吳國劍士的眼睛。更在八人的圍攻之下,施展精妙劍術,將八人兵刃一一擊落,又將每人刺瞎了一隻眼睛。

  範蠡大喜,邀請阿青到家,並在談話中得知她的師父竟然隻是一隻白猿。原來阿青在放羊時,常有一隻白猿來跟她玩耍,白猿以竹棒刺阿青,阿青則從抵擋中慢慢學會反擊,最後練成天下無雙的絕妙劍術。

  範蠡邀請阿青到宮中,希望她能教越國劍士劍法。前後四天時間,阿青在越王的劍室裏先後與八十名越國劍術高手對招,沒有一個人能擋得住她三招。

  但其後阿青突然不辭而別,範蠡四處尋找,仍然是一無所獲。而與她對過招的八十名劍士,雖然連她的一招一式都沒有學會,但憑借對招時勉強捉摸到的劍法影子傳授給了越國戰士,已經足以使越國的劍術無敵於天下了。

  越王勾踐又命令已不能親自鑄劍的薛燭督工鑄造利劍,終於在三年之後,興兵伐吳。經過兩次大戰,憑借利劍和精妙劍術,大敗吳兵,吳王夫差自殺身亡,都城姑蘇被越兵攻破。

  範蠡親領劍手一千,攻入吳王後宮館娃宮,終與西施相見,親熱無極,恩愛無邊。

  而正在此時,阿青突然闖入宮中,口口聲聲要殺了西施,原來她也愛上了範蠡。

  一千名衛士根本無法擋住阿青,她輕而易舉地攻入宮內,一根竹棒抵住西施心口。

  但當她正要痛下殺手的時候,西施那無與倫比的絕妙美色,讓阿青感到了極度的震撼,她臉上的殺氣漸漸消失,變成了失望和沮喪,再變成了驚奇、羨慕,最後竟然變成了崇敬。她看到的西施比範蠡告訴她的還要美。黯然神傷的阿青破窗而去,永遠離開了範蠡。

  而範蠡也換下了官服,舍棄了一切世間的名與利,與西施一同泛舟在太湖,自此悠遊終生……

  在《越女劍》的故事當中,《卅三劍客圖》中的“趙處女”化名為阿青,她以竹枝為劍,鬥敗白猿。

  從而引發了這樣一段吳越爭霸中的傳奇插曲。

  隨著時代變遷,江蘇與浙江到宋代時已漸漸成為神州的經濟與文化中心,蘇州、杭州成為盛產文人和美女的地方。

  但在春秋戰國時期,吳人和越人卻是勇決剽悍的象征。

  那樣的輕視生死,追求生命中最後一刹那的光彩,和後世一般人的性格相比是那麽地遙遠,那麽地決絕。

  和後世蘇浙人士的機智柔和更是兩個極端。

  在那時候,吳人越人血管中所流動的,是原始的、獷野的熱血。

  吳越之地的文化雖然是外來的,伍子胥、文種、範蠡等名臣等都來自於西方的楚國。

  勾踐的另一個重要謀士計然則是來自於北方的晉國。

  隻有西施本色的美麗,才原來就屬於浣紗溪那清澈的溪水。

  所以,教導越人劍法的那個處女,雖然住在紹興以南的南林,不過《劍俠傳》中卻說她來自趙國,稱她為“趙處女”。但一般書籍中都稱她為“越女”。

  故事雖然簡單,但其中內涵卻是極為發人深省的。

  也是淩皓平時偶爾也會翻看一些這樣的短篇武俠小說,所以才會對這個故事記得如此牢靠。

  “公子,您該休息了……”姚蓉衣衫不整地從裏間走出來,俏臉上帶著幾分滿足的暈紅,看來是“吃飽”了。

  “你小心一點兒,別到時候把我拖下水了,要是讓學宮巡視的高手發現了你,咱們倆都得玩完……”淩皓壓低了聲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