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大宴賓客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2926
  兩個時辰之後,等到姬青和韓翎收拾妥當,來到淩府之中時,晚宴早已經布置好了,由此本次作為見證人的淩皓需要親自主持姬青和陳碩真的婚禮。所以地點自然還是選擇在淩府之中。

  這既是姬青和陳碩真的正式結合,淩府眾人的見證,也算得上是淩皓和姬青之間的餞別宴。

  “請兩位新人入場!”

  “過側門!”

  “敬茶!”

  “禮成,入房!”

  “各位,今夜不必拘束,開懷暢飲!”隨著淩皓的宣布,淩府的氣氛頓時高漲了起來。

  自淩皓回到淩府起,不過兩個時辰的時間,一切都已準備就緒。

  姬青和陳碩真,韓翎三人到達現場的時候,他們甚至都可以直接換上衣服直接拜堂了……

  關於宴席的基本操作,還是要走一走的:

  1,迎賓,將賓客迎入席。

  2,宣禮,宣布宴會開始。

  3,起宴,就是上菜,古代是分餐製,上菜布菜。

  4樂舞,就是宴飲間的樂舞助興。

  淩皓似乎早有準備,特意選了六道熱菜:紅扒秋鴨、揚州獅子頭、紅燒鯉魚、鮮蘑菜心、清燉土雞。

  按道理來說,紅燒鯉魚是不應該被端上來這種宴席之上來的。

  雖然鯉魚的蛋白質含量很高,質量也很高,人體消化吸收率高達96,並含有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等人體所需元素。

  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魚可以健康長壽。

  但是鯉魚忌與綠豆、芋頭、牛羊油、豬肝、雞肉、荊芥、甘草、南瓜、和狗肉同食,也忌與中藥中的朱砂同服;鯉魚與鹹菜相克:可引起消化道癌腫。

  根據民間經驗,鯉魚為發物,鯉魚兩側各有一條如同細線的筋,剖洗時應抽出去掉,如此方可食用。

  兩種點心:淮揚春卷、豆沙包子。

  之所以選用這個,主要是製作起來比較方便。

  淮陽春卷隻要選用銀芽、韭黃、肉絲、生油、鹽等調成三絲餡,春卷皮包入餡,卷起收口,炸成金黃色即可。

  紅豆的本品為豆科植物紅豆樹的種子。

  秋末冬初采種子,備用。

  有著理氣,通經。治疝氣,腹痛,血滯經閉的主治功效。

  紅豆廣泛分布於陝西、江蘇、湖北、廣西、四川等地。一般生於河旁或林邊。

  紅豆為常綠喬木。喜溫暖向陽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而較深厚的夾沙土較好。

  培育紅豆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可以選取優質種子進行繁殖,也可挖取根部萌生小苗來栽種。

  雖然菜品製作都選取了比較簡單的方法來製作,但確實已經有了接近後世宴會的規模。

  除了好菜和點心,淩皓也拿出了以前從來沒有拿出來,但確實釀造好了的“初始版本”汾酒。

  汾酒因產於後世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因此又被稱為“杏花村酒”。

  汾酒以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餘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曆史上,汾酒曾經曆過了三次輝煌。

  汾酒有著4000年左右的悠久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禦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二十四史當中,因此而使得汾酒一舉成名。

  汾酒更是被譽為最早的國酒,國之瑰寶,是凝聚著古代神州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和勞動成果。

  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於何時,還需要進一步考證,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這個酒名。

  《北齊書》中記載,北齊武成帝高湛從晉陽寫給河南康舒王孝瑜的詩中說:“吾飲汾清二杯,勸汝於鄴酌兩杯”。宋《北山酒經》記載,“唐時汾州產幹釀酒”,《酒名記》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說的其實也都是汾酒。

  當然一千四百多年前神州尚沒有蒸餾酒,史料所載的“汾清”、“幹釀”等可能均係為黃酒類。

  宋代以後,由於煉丹技術的進步,在我國首次發明了蒸餾設備。後世從河北省青龍縣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鋼製燒鍋,可證明至少在宋代神州就已有蒸餾酒的出現和推廣曆史。

  神州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優白酒在內,都是由黃酒演變和發展起來的。

  明清以後,北方的白酒發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黃酒生產,此時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餾酒,並蜚聲於世。

  杏花村有取之不竭的優質泉水,給汾酒以無窮的活力。馬刨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傳有美麗的民間傳說,被人們稱為“神泉”。《汾酒曲》[2]中記載,“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亞蟹黃”,注解說:“申明亭井水絕佳,以之釀酒,斤兩獨重”。

  明末愛國詩人、書法家和醫學家傅山先生,就曾為申明亭古井親筆題寫了“得造花香”四個大字,說明杏花井泉得天獨厚,釀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

  釀造名酒,必有絕技。《周禮》上記載了了釀酒六法,即:“秫稻必齊,曲藥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心良,火齊心得”,此為黃酒釀造法之精華。

  後世則把汾酒釀造的工藝歸結為“七大秘訣”,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時,高粱必得其真實,陶具必得其潔,缸必得其濕,火必得其緩”的“清蒸二次清”工藝。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進軍北京,路經杏花村時便暢飲汾酒,讚譽為“盡善盡美”。

  清李汝珍在《鏡花緣》一書九十六回的曲牌中,列舉當時全國知名酒類五十餘種,其中推汾酒為首,另外《兩般秋雨庵》、《清稗類鈔》等也有不少嗜飲汾酒的記載。

  用汾酒來款待姬青,倒也算得上是“盡心盡力”了。

  畢竟這個世界裏的工藝製作技術並不成熟,也就是淩皓懂得多一點,才算是能夠把這蒸餾酒搗鼓出個大概來。

  雖然作為實驗品,這酒的味道肯定不如後世那麽純正,但用來待客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如此,美食、美酒、美人,甚至還有一輪新月映襯,這場簡單的婚宴兼餞別宴硬是有了一種“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奇特意境。

  酒酣耳熱,在酒精的刺激之下,姬青莫名地有些感觸,沒想到穿越了還能像以前一樣喝酒賞月,這真是最好的享受了……

  “夫君,不能再喝了,夫君以前不是說,酒是刮骨毒嗎?”王玄清雖然喝了幾杯酒,但終究還是保留了幾分清醒,不像一旁的單瑛那樣喝得都開始彎弓搭箭,揮舞刀劍,似乎隨時都準備騎上自己的駿馬奔馳一番。

  不過說實話,這酒確實讓她也覺得很過癮,這麽多年以來,她還是第一次以這樣的正式身份,在這樣的正式場合,這樣高興地喝酒。

  “哎呀……為夫高興嘛,玄清你要不要再來……再來一杯啊?”淩皓明顯已經開始放飛自我了,說話都有些跑風。

  “沈妹妹,盧妹妹,你們把夫君扶進房裏休息吧。”王玄清對著沈婺華和盧瓊仙兩人吩咐了一聲。

  “是,姐姐。”兩人隨即把淩皓扶進了房裏,卻不想淩皓借機耍起了酒瘋,一把將兩人拉進房裏,做起了年輕男女之間最喜歡做的事情來。

  “兩位蘇妹妹,你們快把瑛兒妹妹扶到廚房裏去,醒酒湯應該也已經熬好了,讓她喝一點。”

  “是,姐姐。”

  “不行嘛,王姐姐,讓妹妹我再喝幾杯好不好?”此時單瑛卻像個小孩子似的,一個勁地嚷著要接著喝。

  “妹妹,你真的不能再喝了,聽姐姐的話,去睡一會兒吧。”

  “姐姐……再喝一杯,就一杯……一杯……”單瑛說著忽然有些發暈了,蘇嬰蘇茉便正好扶著她出去休息。

  “姬青公子,我們也該談談了。”王玄清這時候看向姬青。

  “咱們……嗝,有什麽好談的?你們不就是想利用我做事情嗎?嗯……放心吧,老子不是那麽忘恩負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