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遙望雍州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3040
  “賈先生不妨直言,妾身暫代淩府當家人,自然是要聽聽賈先生的意見的。”

  “依賈某愚見,中原七國皆不可為,唯有西北部古雍州一地可為我淩府容身之處……”

  “雍州?”王猛等人仔細一想,對啊,怎麽把那個地方給忘了?

  雍州,也就是史書上所記載的涼州,曆史上都簡稱其為雍涼、涼、雍,西北首府、六朝古都。

  古時稱其為雍州、姑臧、休屠,今武威市,又稱雍涼之都、天下要衝、國家番衛、夢幻涼州、涼國故地,先設雍州、後改涼州,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大涼、溫末、六穀吐蕃、西夏在此建都,雍涼文化的發源地,曾經中國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軍政、經濟、文化中心。

  東晉時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華夏兩大中心之一。隋唐周時期,是唐周三大經濟中心之一。

  涼州地勢平坦遼闊,西北最大堆積平原,自古就是控製三大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涼州箴中說每在季王,常失厥緒。上帝不寧,命漢作涼。北魏時期,姑臧是北魏兩大經濟中心之一。

  西夏時,涼州是西夏西都,兩大經濟中心之一。

  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西晉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曾是“休屠王城”、“涼州刺史”、“護羌校尉”、“雍州牧”、“雍州刺史”、“涼州牧”、“河西節度使”、“涼州總管府”、“涼州都督府”、“西涼府”、“涼州提督”、“永昌路”、“涼州總兵”、“涼州鎮守使”、“涼州府”、“甘肅巡撫”、“甘涼道”、“甘肅總兵”、“涼莊道”的政府駐地。

  涼州向來便有著“六朝古都”、“北方名都”、“涼國故地”、“雍涼之都”、“西夏陪都”、“天下第一節度”、“西北佛都”、“馬超龍雀故裏”、“旅遊標誌之都”、“對外開放城市”、“曆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葡萄酒城”、“俠都”、“雍都”、“涼都”、“西藏納入神州版圖的曆史見證地”等美譽。

  在商朝時期(約前2070),據《史記·殷本記》載:“有娀氏契之女名簡狄,吞玄鳥之卵而生契”。

  相傳契是簡狄吞玄鳥蛋而生,所以,商人便以玄鳥作為圖騰。

  堯稱帝時,封帝嚳之子契為司徒,後被封為玄王。帝舜時期,契幫助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邑(今河南商丘)建立大商國。

  商朝時期(約前2070~前1046),在夏商時期,雍州、涼州地處的犬戎的勢力範圍,犬戎古代族名,非獫狁,夏商時期活躍於今內蒙、甘肅一帶。河西為西戎的駐地,西戎首領行使司法權,因為是遊牧部落,繁衍生息的場所不固定。

  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現在的涼州應該處於前涼太興三年(320年),張茂繼位,稱持節大都督、太尉、涼州刺史、護羌校尉、雍州牧、涼州牧、秦州牧、西平公,涼王。

  前涼永元二年至四年(321—323),張茂築靈鈞台,大修擴建姑臧城,這為以後姑臧城成為中國王都的鼻祖奠定了基礎。

  公元325年,張茂去世,共在位五年,終年四十八歲,諡號成王,廟號太宗,前趙劉曜遣使贈張茂太宰,諡號成烈王,葬處不詳。

  其子張駿繼位,後於建興十五年(327)自去前趙官爵,複稱東晉大將軍、涼州牧,遣竇濤、張閬、辛岩、宋輯等率軍數萬,聯合韓璞攻掠前趙秦州(今甘肅天水)諸郡。

  也是在這一年,他將晉戊已校尉趙貞勢力消滅,在其地設置高昌郡(今新疆吐魯番東高昌故城),駿又將高昌郡與敦煌、晉昌、西域都護、戊已校尉、玉門大護軍三郡三營組成沙州,並與涼、河二州合為三州,自為涼州都督,統攝三州之地。

  正是因為張駿擁有了整個河西走廊,這才能夠高枕無憂地奮力開拓河西走廊以西的地域範圍,並使之連成一線,遂有了前涼基業之定勢。

  如果中原不能發展,淩皓自然是不介意去往所有人都認為是“蠻荒之地”的西北地區秘密發展的。

  淩皓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最大的一個原因在於,這個世界裏的西北地區還是西戎部落的地盤,距離西柔然部族所統轄的地區並不遠,自己完全可以借著單瑛這層關係做個翻譯,結交西柔然各部族首領,許以重利,開市貿易,慢慢地把自己這個小小的淩府家業做大做強。

  而且,涼州地區作為西北重鎮,河西走廊的必經之地,向來都是戰略要地,如果淩府拿下了涼州,乃至於整個河西走廊,那麽直達西域地界道路也就可以算得上是打通了,隻怕中原的七國各地除了大宗師親自出馬,都沒人能夠奈何淩府了。

  沒有了掣肘的因素,淩府就可以安心地從涼州一路向西開拓和發展,這樣一來,這盤大棋才有能夠繼續走下去的可能。

  淩皓的計劃書裏也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了,如果有危險,以淩府全體上下安全保障作為第一要素執行,而這正中了賈詡下懷。

  賈詡向來都是以保命為第一出發點來進行謀劃的,雖然他出的計謀總是那個最狠辣最無情的計策,但王猛等人卻又不得不承認賈詡出的計策總是比他們所有人都要來得穩妥的。

  “承蒙夫人看重,賈某便直抒胸臆了。”賈詡這才從角落裏站了起來,顯然是早有預謀了。

  “賈先生放心,在場的諸位都是夫君信得過的人,先生但講無妨……”單瑛很客氣地說道。

  “依賈某之見,我淩府若想要保全實力,唯有北上經幽燕之地,借趙國之道,直達雍州地區,東結趙燕以為盟友,北結西戎部族以為門戶,形成犄角之勢來護衛淩府,此為賈某所想的萬全之策,亦是上策之選,如若夫人不采納此計,賈某這裏還有兩條計策……”賈詡表情平靜,注視著在場的所有人,好像就要把眾人的心思給看穿一樣……

  “中策,便是請夫人犧牲淩府造紙之法,聯合趙國、齊國、韓國、魏國四路並進,向洛邑學宮施加壓力,洛邑學宮如若被此四國大軍壓境,必然分身乏術,那位山長大人,隻怕是不會摻和進這種事情裏來的。”

  “至於下策,便請夫人聯絡娘家人,攜淩府上下奴仆及女眷們進入趙國地界之內,不必顧忌我等死活,隻需救助公子逃到趙國避難,可結好趙國權貴門閥以為後援……洛邑學宮雖有天下第一大宗師坐鎮於此,然其醉心於修道,隻怕不會管這等微末之事,隻要能夠離開洛邑周邊,我等要想脫身並不算困難。”賈詡說道。

  事實也確實如賈詡所言,中策已經把利害關係給梳理出來了,淩府勢單力薄,想在這種時候結交外援,必然是要付出一些自身利益作為交換籌碼的,比如造紙術這種絕密技術,在賈詡看來完全可以拿出去曬曬,讓所有人都明白淩府有這樣的“秘密武器”,這樣一來,七國王室自然會對淩府另眼相看,雖然可能會因此招來別的風險,但隻要淩府態度放“低”一點,自然沒有人會去刻意為難淩府上下。

  下策就有點賭博的意思在裏麵了,但也說到了點子上,洛邑學宮之所以這麽大動幹戈,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武川鎮不肯讓利,副山長遂設計了這樣一個陰謀,同時也有一批人正好想要謀取淩府的家產,於是兩夥人一拍即合,開始各自行動,一方麵針對淩皓,另一方麵開始向武川鎮施加壓力。

  這算盤倒是打得挺好的,而且也算是成功了一半了。

  隻要控製住了淩皓這個最重要的人質,自然就不怕淩府不鬆口不服軟,所以當務之急自然還是要挑選一個合適人選去解救淩皓這個人質……

  “夫人,霸先回來了。”麴義這時候走起來稟報道。

  “快快叫他進來,就說我等有要事相商。”

  “是。”麴義得令,立馬就把陳霸先找來了。

  “陳霸先拜見小夫人,見過諸位先生。”

  “免禮,霸先,讓你送給大夫人的東西可有送到?”單瑛開口問道。

  “在下去時,大夫人已經等候多時,幸不辱命,未讓他人看出破綻。”

  “這就好……”單瑛這才放下心來。

  “正好,你回來得巧了,我們正在商議如何解救夫君和公公呢,燕大哥那邊傳信回來說,公公很執拗,一直不肯離去,這可如何是好啊……”單瑛有點傷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