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夫差”對“勾踐”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3023
  “是啊,武川鎮的確在方方麵麵都做得比役學鎮良心了不少,可也算是觸動了洛邑學宮的利益,人家當然不可能善罷甘休了。”韓翎想了想說。

  “恐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武川鎮有著單獨設置的軍隊吧?洛邑學宮是擔心有這個問題出現……所以才決定要和武川鎮進行和談,即便不能攫取全部利益,也能夠向武川鎮施壓,平衡一部分人的怨氣,並借機讓武川鎮吐出一部分利益來作為雙方得以繼續維係這種表麵關係的紐帶吧?”姬青說道。

  “嗯,這倒是讓我想起了以前在古籍上看見的《記然七策》的故事,如今洛邑學宮和武川鎮之間的矛盾已經擺在了明麵之上,可不就像是越王勾踐對付那吳王夫差時一般嗎?”

  “你是說,武川鎮是勾踐,洛邑學宮是夫差?”

  “對啊,忠臣你果然一點就通呢。”韓翎點了點頭。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前後用了二十年時間、滅吳複仇成功的故事是姬青所熟知的。

  而輔佐勾踐滅吳的“左膀右臂”兩大名臣,範蠡和文種同樣也名載史冊,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勾踐成功的背後,還有著一套經濟戰略部署在悄然發揮作用。

  在範蠡和文種的策劃下,勾踐針對吳國采取了七大殺招,這七大殺招分別是:一曰捐貨幣以悅其君臣;二曰貴糴粟囊,以虛其積聚;三曰遺美女,以惑其心誌;四曰遺之巧工良材,使作宮室以罄其財;五曰遺之諛臣以亂其謀;六曰疆其諫臣使自殺以弱其輔;七曰積財練兵,以承其弊。

  但是,這七大殺招絕大部分都是外向型的,都是針對吳國的辦法。而真正能夠壯大自己的實力,使自己的國家強盛,才是硬道理,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範蠡的師傅針對越國內部提出的一係列發展自己的措施,才是勾踐滅吳成功的深層次保障。

  範蠡的師傅名叫辛文子,據說辛文子是老子的弟子,博學多才,無所不通,尤其擅長計算,也因為他在計算方麵的超能力,辛文子在曆史上更多地被叫做計然。

  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計然是昔越王勾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範蠡、計然。……二年國富,厚賄戰士,遂破強吳,刷會稽之恥。”

  在《史記·集解》以及《越絕書》、《吳越春秋》等史書中,計然又被叫成計倪、計研,這是因為吳越方言中“然”、“倪”、“研”發音相近,其實說的都是辛文子。

  辛文子是晉國逃亡到宋國的落難貴族,由於他對近水遊玩的狂熱,又被稱作漁父。

  辛文子在越國旅遊的時候正巧就碰到了範蠡,並且收範蠡為徒,還順帶去見了一下勾踐。

  徒弟範蠡希望師傅辛文子可以留下來一起輔佐勾踐成就霸業,辛文子就對範蠡說:“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這也是後來範蠡決定急流勇退的原因。

  師傅說的話,又怎麽會錯呢?

  辛文子傳授給範蠡發展經濟、振興商業的七大對策,範蠡其實總共隻實施了其中的五條,就成功使得越國滅吳。

  後來,範蠡經商致富,同樣是靠的這些辦法,範蠡後來專門著書立作,把這七條計策記錄下來,命名為《計然七策》。

  這《計然七策》應該就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成係統的商業理論,可以說是古代商戰和致富的教科書,甚至於天下的商人都把這本書稱之為“絕世富經”。

  在計然和範蠡之前,齊國名相管仲雖然也有過很多創新的經濟學觀點,但他所寫的一部《管子》內容比較繁雜,基本上各種各樣的方麵都有涉及,嚴格來說並不算是一本闡述古代經濟學的專門著述。

  而《記然七策》這本八千多字的奇書裏麵究竟都說了些什麽呢?

  第一策:需求決定論

  原文: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

  這段話的意思是:知道要爭鬥,就要隨時做好準備,掌握了貨物出產的時間和用途,就了解了貨物,時與“用”兩者的規律一旦形成,各種貨物的情況就可以掌握而且看得非常清楚。

  第二策:價格調控論

  原文: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辟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售糧的價格,每鬥二十錢,農民的利益就要受到損害;每鬥九十錢,商人就要受損失。

  商人受損失,錢財就不能流通到社會;農民受損害,田地就要荒蕪。糧價每鬥價格最高不超過八十錢,最低不少於三十錢,那麽農民和商人都能得利。糧食平價出售,並平抑調整其他物價,關卡稅收和市場供應都不缺乏,這是治國之道。

  第三策:實物價值論

  原文: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

  意思是:積貯貨物,應當務求貨物的完好牢靠,不要使用需要支付利息的錢。

  第四策:貿易時機論

  原文:以物相貿易,**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

  意思是:買賣貨物,凡屬容易**和腐蝕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險囤居以求高價。

  第五策:價值判斷論

  原文: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

  釋義:研究商品過剩或短缺的情況,就會懂得物價漲跌的道理。

  第六策:物極必反論

  原文: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意思是:物價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物價賤到極點,就要返歸於貴。

  第七策:資金周轉論

  原文: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

  意思是:當貨物貴到極點時,就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貨物錢幣的流通周轉要如同流水那樣……

  而淩皓費盡心思營造的武川鎮已經從根本上動搖了役學鎮的原有地位,役學鎮的既得利益被觸犯,這些客商之所以會去武川鎮裏鬧也就很正常了。

  何況這還是個“士農工商”橫行無忌的世界,商人的地位本就很低,現在武川鎮居然以這種壓倒性優勢將役學鎮狠狠踩在腳下,身為“幕後董事會”的洛邑學宮也看不下去了,遂派出人馬與武川鎮的主要人物接洽,好好“商談”一番。

  原本還以為武川鎮的營造隻是想要來分一杯羹,沒想到武川鎮居然是想要通過這種手段把役學鎮逐步擠垮,這無疑是在拆洛邑學宮的台子嘛,聽說營建武川鎮的人名叫王猛,是個平平無奇的少年郎。

  洛邑學宮便想著派幾個能言善辯的學士殺一殺他的銳氣。

  士農工商的概念,是《管子·小匡》中對古代四種民眾的總稱,古代所謂四民,經指讀書人、從農的、百工、經商的。

  據《管子·小匡》記載:“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齊俗訓》:“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農工商,鄉別州異,是故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

  有人說,士農工商是古人按著為社會貢獻大小的順序來排列的,其實並非如此。

  士農工商,不是指地位高低,而是治理一個國家的四個方麵,又指輕重緩急。

  天下讀書人安頓了,然後農民也就安頓了,士人就是為了統一思想,為百姓說話,這樣天下自然安定了……

  “要不,咱們去看看熱鬧吧?”韓翎用手肘捅了捅姬青的胸口。

  “不去,晚間我還得回去說書呢,這種事情咱們還是少摻和的好,再說了,現在我的當務之急是要趕緊突破到地鎖二重,沒看淩府裏一個丫頭現在都地鎖五重了?我要是再不加把勁兒,以後指不定連小妾武學實力都比我強了!”姬青說到這裏突然有點氣哼哼的。

  連老淩府上隨隨便便送給自己的陳碩真都有著地鎖五重的實力,再看看自己,現在居然還是地鎖一重……這人比人氣死人啊。

  雖然姬青在資質上可以穩壓淩府的任何一個食客,但架不住淩府的男男女女們武學等級能夠穩穩壓製他啊,所以真要是打起來,最後吃虧的肯定還是他。

  他可不想以後連陳碩真這種小丫頭片子都打不過,也許還會被人家一腳踹飛的那種場景出現……

  “唉,你真是練武練到瘋魔了啊。”韓翎無奈地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