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美人計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3132
  “這茶我現在也喝過了,咱們也該談談正事了吧?”姬青一本正經地說道。

  “是啊,是該談談正事兒了。”單瑛點了點頭。

  “姬青公子,如今可有婚配?”單瑛就這樣開門見山地說了。

  “沒有,夫人突然問這個做什麽?”姬青問道。

  “既然沒有婚配的話,那我身邊這位陳小妹就交與姬青公子照顧,可好?”

  “這……感情夫人是來給我拉皮條的嗎?”姬青大驚失色。

  “難道不行嗎?陳小妹可是我最貼心的侍女,便是嫁與你做妾,有何不可?”單瑛黛眉一皺。

  “這……會不會太倉促了一點啊?老淩他同意了沒?你們應該問問他的意見啊。”

  “夫君說了,隻要姬青公子答應這個條件,我們淩府就願意再送四十顆爆血補益丹,順便給姬青公子在武川鎮安排一個商鋪做點小生意……這個條件,姬青公子可能答應?”

  “總得容我考慮考慮吧……”

  “姬青公子好歹也是堂堂正正的大丈夫,為何在這種小事情上如此猶豫不決?”一旁的陳小妹似乎就很看不慣姬青這副不果斷的模樣,想要激他一激。

  “什麽呀,你這是在瞧不起我嗎?”姬青猛一抬頭,他最討厭別人在旁邊激怒他了。

  “你是想在小姐麵前和我打一架嗎?”這陳小妹明顯也不服輸,姬青抬頭時,這才看清了她的真容。

  眉若遠山,眼若水杏,姿容俏麗,但手中卻握著一柄精巧的長劍,看著倒有幾分“巾幗不讓須眉”的模樣。

  “姑娘,咱們不熟吧?先通報名字,我再來決定要不要和你打。”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陳碩真,便是我的名字,你呢?”

  “我?我便是將來的大秦第一,姬青是也!”姬青很不客氣地說著。

  不就是吹牛嘛,誰不會啊?

  不過陳碩真這個名字卻讓他想起了一個同名人物……

  曆史上的陳碩真因為自幼父母雙亡,而不得不和一個妹妹相依為命。

  姐妹倆一直熬到妹妹被鄉鄰收養,陳碩真到一鄉宦人家幫工,這才能吃上一頓飽飯。浙江清溪縣山高穀深,河道交錯,物產十分豐富,正因如此,朝廷在此征收的賦稅也很多,當地百姓負擔十分沉重。

  有一年,清溪縣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災,朝廷不但不開倉賑糧,還照樣征收各種賦稅,導致民不聊生,賣兒鬻女,流離失舍,餓殍載道。陳碩真看到鄉親們的苦難景象,想到自己也曾得到過鄉親們的幫助,於是不顧自己安危,偷偷打開東家的糧倉救濟災民,結果被東家發現,捆綁起來,打得遍體鱗傷、死去活來,眾鄉親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當天夜晚,眾多鄉親自發組織起來,衝入關押陳碩真的柴房,將其救出,為逃避官兵的搜捕,陳碩真逃入三縣交界處的覆船山(主峰擱船尖)

  這裏四周鐵壁環繞,也稱鐵圍山,有天然十門,傳說是陳碩真成仙的地方,如今還有仙姑娘娘的民間信仰(石門九不關,隻出仙人不出官)。陳碩真在深山之中隱跡,裝扮成一位道姑,療養身體。

  陳碩真在養傷期間,覺得隻有推翻朝廷,才能讓大家過上好日子。陳碩真決定利用道教(閣皂宗)和秘密宗教(當時正往南方滲透的摩尼教)來發展信眾,作為以後起義的力量。她先是散布一些消息,說自己在深山遇到了太上老君,並被收為弟子,創立火鳳社,稱自己是九天玄女下凡,號稱赤天聖母,掌握了六甲地區的帝王之術——奇門遁甲,並向大家展示她所學到的種種法術,因為鄉民希望她成仙後能更多的為民造福,對陳碩真“升仙山受仙法”(《神女救船》的傳說)的說法深信不疑。過了一段時間,她又宣稱,自己已經得到了太上老君的神諭,馬上就要羽化登仙了(如今有遺址:化石登仙)。但這時,有人向官府告密說:陳碩真成仙升天是假,圖謀不軌是真。於是官府派人四出搜尋,將陳碩真抓了回來,並以妖言惑眾圖謀不軌之類的罪名將案件上報上司,幸好眾多鄉親積極籌措資金,打通了關節,這才使得陳碩真無罪釋放。經曆這次風波後,陳碩真覺得官府已經注意到了自己的行為,若不盡快起義,恐怕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陳碩真有一位親戚叫章叔胤,他積極支持陳碩真的起義計劃並做了大量的宣傳組織工作。章叔胤對外宣傳說,陳碩真已從天上返回青溪,她法力無邊,變幻莫測,可以召神將役鬼吏。這說法一傳十,十傳百,愈傳愈玄,方圓百裏的百姓無不對陳碩真頂禮膜拜,陳碩真的每一句話都是神語仙音,足可令信徒赴湯蹈火而不辭……

  但陳碩真的起義行動並不合時宜,所以很快就被鎮壓了下去,她本人也就唐朝政府所處死。

  但她卻也留下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一段傳奇:

  據說,陳碩真與後來當了武周皇帝的武則天之間還有一段情和怨。

  那是在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三月的一天。

  天高氣爽,春和景明,京都長安城裏的一班紈絝子弟來到了城西十五裏的名勝古跡感業寺踏青。這班人見到了寺中一位漂亮的小尼姑,便垂涎三尺,上前調戲。小尼姑的哭喊聲被寺中的慧覺尼姑聽到了,見這班人對小尼姑欲行非禮,不由“惡從心頭起,恨向膽邊生”,猛喝一聲:“大膽狂徒,佛頭淨地,休得無禮!”棍隨聲出,一個騎馬蹲襠式,手中柴棍便向這班潑皮橫掃過去,“嘩”的一聲,就撩倒了十幾個,餘者目瞪口呆、手足無措。慧覺厲聲斥責道:“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作此醜行,豬狗不如,下次膽敢再犯,姑奶奶決不輕饒,還不快滾!”這班紈絝辮子如逢赦令,紛紛抱頭鼠竄。

  這被解救的小尼姑原來就是被唐太宗李世民臨幸過的武則天武才人,她是遵從太宗遺命,在永徽元年(650年)正月來到這皇家尼庵削發為尼的。慧覺尼姑就是陳碩真,唐貞觀年間才十五歲的她就得到異人傳授,學會了兵法和武藝。十九歲那年,為了解救同鄉一個打抱不平殺了狗財主的後生章叔胤而受到官府的通緝。於是她女扮男裝,隻身前往在揚州城裏開木材行的舅父處避難。陳碩真饑餐露宿,受了千辛萬苦,步行到楊州,一打聽,才知道舅父的木材行已被知府的妻弟強行霸占了,舅父已在三年前攜家北上,到京都長安城裏謀生去了。陳碩真風塵仆仆,整裝北上,一個月後,經多方打聽,才打到了這位曾在家鄉辦過義學、樂善好施、闊別多年的親人。舅父見外甥女長得英俊高大、一付男兒模樣,且又雄才大略、武藝超群,心中大喜,主張陳碩真隱姓埋名,到皇家尼庵感業寺以帶發修行掩護,積極進行農民大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舅父交遊廣、熟人多、閱曆深,自願為外甥女南下北上,聯絡四方豪傑、結識各路英雄,成了農民義軍的無名英雄。

  武則天不僅天生麗質,而且博學多才;陳碩真武功絕倫,又富有正義感;倆人心意相投。武則天受欺淩被解救的事發生後,倆人更加親密無間,背著人以姐妹相稱。

  這年冬天,武則天的光頭上已長出披肩青絲。一天,高宗皇帝李治派大內總管到感業寺宣召,迎她回宮。臨行前夕,姐妹倆作了徹夜長談,她們從佛門談到農事,從國家前途談到個人抱負。晨曦初露,迎接昭儀的車駕來到了感業寺,登輦前,姐妹倆千叮嚀萬囑咐,依依惜別。陳碩真對武則天細語曰:“兩年後東南有戰事,即姐所為也,望妹不以姐為不忠,給予讚助。”武則天略作沉思,微微含首,姐妹灑淚而別。

  後來感業寺來了兩位不速之客,一個是後來被陳碩真拜為仆射的章叔胤,另一位是日後被封為大將軍的童義寶,他們向陳碩真詳細地報告了三年來為起義所作的各項準備工作,認為時機已經成熟,請陳碩真立即南下,領導起義。陳碩真讓他倆先行出發,她自己對京城的內線工作作了布置,便於春節前趕到了田莊裏。

  陳碩真率眾數萬,在田莊裏舉行起義。

  就在陳碩真全力抗擊揚州刺史房仁裕和鶩州(金華)刺史崔義玄的聯合進攻時,曾派潛伏在京城“內線”通過“關係”為武昭儀送去一封信。

  然而,“胸懷大誌,別有所圖”的武則天卻置之不理。後來起義失敗,陳碩真在睦州受刑前責怪武則天“義妹不義”……

  總不會,眼前這個眉眼俏麗,英氣逼人的年輕姑娘就是老淩召喚出來的人物吧?

  如果真是這樣,那也就可以解釋他為什麽能夠身處洛邑學宮之中卻想到用這種美人計來對付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