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姬青見單瑛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3150
  三個人一邊喝著豆腐腦,啃著油條,一邊談論著他們之前吃過的那些小吃和菜品裏什麽東西最好吃。

  “要我說,那肯定就是過橋米線了啊,沒聽人家怎麽說的,這米線過橋之後便開鍋,不生不硬正好下口。”魏丹說道。

  “不對不對,我覺得是水煎包更好吃,一口下去滿嘴冒油,全是肉,太過癮了啊。”姬青神采奕奕地說道。

  “要我說,還是那缸爐燒餅和湯豆絲最好吃了,清爽可口,這口味太重了對身體可不太好啊。”韓翎也不甘示弱地發布意見了。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小吃,屬滇菜係,起源於蒙自地區,由湯料、佐料、生的豬裏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及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魷魚片製作而成。

  輔料有來過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薑絲、玉蘭片、氽過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燙過的米線。鵝油封麵,湯汁滾燙,但不冒熱氣。

  雲南米線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大米經過發酵後磨粉製成的,俗稱“酸漿米線”工藝複雜,生產周期長。特點:米線筋骨好,有大米的清香味,是傳統的製作方法。另一類是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到機器中擠壓成型,靠摩擦的熱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稱為“幹漿米線”。幹漿米線曬幹後即為“幹米線”,方便攜帶和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

  後世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

  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水煎包,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屬豫菜菜係。豫菜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曆史,起源於東京汴梁城(古都開封),在華北和中原地區頗為流行。口感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極致。

  如水煎包和鍋貼,根本操作順序大同,都是將麵皮包餡,下入平底鍋,加水或稀麵漿大火煎製,但鍋貼要二次下漿,成熟後成片相連,水煎包是將熟時淋入小磨油,翻身再煎便成。最大差異是用麵,水煎包是發酵麵,鍋貼是水調麵,水煎包皮更暄軟。菏澤的水煎包和鍋貼都非常有名。

  根據其餡料的不同,“水煎包”又可分為“牛肉水煎包”、“豬肉水煎包”、“韭菜水煎包”等,但其製作方法基本相同。“水煎包”采取以水為主的煎製方法,其關鍵在於正確地掌握火候。煎製時溫度不宜過高,一般平鍋油溫保持在五成熱即可。再者就是要調製好水麵糊和掌握好淋水麵糊的時間,淋糊的時間不可過早或過晚,否則都將影響“水煎包”的質量。

  開封水煎包小巧精致,上下呈金黃色,外酥裏鮮,口感甚佳,因其餡不同,分為羊肉、豬肉、素菜水煎包多種,其餡無論是葷素均加蔥、薑、五香粉、香油、細鹽調製,皮為小麥粉麵發酵,將包子放入平底鍋內少許時間,再加麵水,後澆香油,翻一遍出鍋即成,成為人民深受歡迎的食品。

  缸爐燒餅是京津冀地區特色小吃之一。主要流行在河北地區,其中以唐山和石家莊周邊地區的缸爐燒餅為代表,以缸橫臥,內壁貼餅,外溫內烘是其獨特的製作方法,缸爐燒餅呈方(圓)鼓形,色焦黃、味鮮美,香酥可口,別有風味,是外地遊人極為喜愛的食品。

  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其實就是因為用火爐燒缸製作出的燒餅。

  用缸製作食品是一種很獨特的方法,它利用了“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燒出的燒餅不糊、麵光,吃起來香、酥、脆。這種燒餅的製法在火候上極講究,因缸裏呈凸形,涼或熱燒餅都要滑下來。缸爐燒餅形方(圓),可能有花簷,大小同現在的芝麻燒餅差不多。

  清朝晚間,一廚名曰石老化,親址樂亭縣城北關,創得熟食鋪一間,主業肥肉蒸包,兼售吊爐燒餅。鑒其味鮮價美,生意順暢,石師果敢改進工藝,添增配料,經由吊爐迭為缸爐之曆,物善其用,精進開灶,一時招至食客蜂擁,喚來美譽悠久播傳。缸爐燒餅層層皮薄,酥脆清香。其獨道製方均係以缸橫臥,內壁貼餅,且經外溫內烘後珠聯嗬成出爐。

  古人有詩讚雲:“城府千層四方方,芝麻萬點心計長。奈何八掛爐中燒,縱到唇邊更放香。”

  缸爐燒餅多產於河北地區,不過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對食品的口味及營養價值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燒餅,作為一種大眾化食品,深受大家的喜愛,食品是否美味可口不但取決於原料的選取,而且還取決於其製作工藝,目前缸爐燒餅的製作方法,分以下步驟:手工和麵、製油酥、用手插酥、揪劑子、調餡、包燒餅、攏火刷缸降溫、貼燒餅、開火控溫刷油經缸爐外烘內烤均勻升溫烤製而成。

  豆絲則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裏攤成皮,切成絲,是一種簡單且十分容易製作的食物。

  豆絲的類型有湯豆絲、幹豆絲、炒豆絲等多種吃法。豆絲也算是兩湖地區的特色之一,也是長江中下遊區域的農家傳統食品,主要分布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及江西。

  豆絲是用大米、綠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漿攤成餅此時為濕豆絲,一般吃飯是直接抹上醬料或自行包菜吃。當然為了便於保存可切絲晾幹。在兩湖地區豆絲是必不可少的年貨,每年臘月,家家戶戶做豆絲,飄出濃濃的年味……

  “之前那黃燜魚也不錯,鮮香可口,妙不可言呐。”

  “鴨血湯也很好啊,香嫩鮮香,入口即化,我還能再喝兩碗!”

  “炸麵窩也很好啊,簡單易做……香脆可口。”

  姬青正說著,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了,那就是淩皓現在應該在洛邑學宮裏,那麽是誰在幫他操控著這裏的一切呢?

  “老板,這豆腐腦究竟是誰想出來的啊?”姬青問道。

  “哈哈,我們這些人原本都是洛邑周邊的流民,若不是淩公子安排我們在這兒武川鎮裏住下來,又專門派人教我們做這些小吃與菜品……恐怕現在咱們都還在餓肚子呢。”這老板倒也是個實誠人,一下子就把關鍵信息給透露出來了。

  “淩公子真是這天下間難得的大善人了,不僅教我們謀生之道,還開辦了太學堂,無償教導我們的兒女們,這份恩情,我們一直記著呐,說起來,淩公子之前也跟我們講過,說他是突發奇想,才做出了這些菜品的,聽說是他以前遊曆楚國時,見到當地的習俗之後才思索出來的……”老板一邊說著,一邊坐在櫃台邊記賬。

  姬青的表情就變得很精彩了,說自己去過楚國遊曆肯定是忽悠人的,這明明就是按照自己的後世記憶做出來的“家鄉菜”嘛。

  沒想到,老淩居然連自己的家鄉菜都不放過,隻要他能想到的,有現成材料製成簡便版本的小吃菜品,他居然全都給做出來了……

  老淩肯定看出了洛邑周邊最大的需求是什麽,何況他這條夜市街上賣的小吃和菜品還如此便宜,如此一來,役學鎮上的生意肯定會一落千丈。

  這中間,肯定會和洛邑學宮發生爭執,也不知道淩皓這邊是怎麽去解決的。

  “哎喲,看來我來得正是時候呢。”突然有個誘人的女聲打斷了姬青的思緒。

  “盧夫人,您怎麽有空來我們這小店裏做客了啊。”老板一看來人,頓時喜出望外。

  “這都是夫君的旨意,妾身自是要認真對待的。”女子嬌笑一聲道。

  “這可真是讓小店受寵若驚啊,要是早知道如此,小店就該掃榻相迎了……”老板很熱心地搓了搓手。

  “這三位客官,想必就是姬青公子和他的朋友了吧?”這女子忽然話鋒一轉。

  “啊,正是,正是,夫人之前的吩咐,我們可是絲毫沒有懈怠的啊。”老板此刻很恭敬地說道。

  “我家姐姐特意讓妾身前來相邀府上一敘,不知道姬青公子現在是否有空呢?”這女子笑容燦爛,語氣中卻帶著一絲不容拒絕的氣勢。

  嘖,這下子有點麻煩了啊,姬青皺了皺眉,他已經猜出這個女人的身份了,但他還在猶豫要不要去赴這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