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真香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3568
  這“不速之客”嘛,自然就是活寶韓翎,和被她一起強製拉著進來的姬青和魏丹了。

  之所以說他們是“不速之客”,其實是因為他們沒交入場費就直接被放進來了。

  雖然費用也不高,無非也就是一金的費用,可是很奇怪的是,鎮軍們一聽他們表露身份之後,就很客氣地對他們說了,如果是姬青在列的話,那就不需要交費了。

  但是,憑借人情入場是要記上一筆的,下一次姬青就得自己交費了。

  姬青當時就弄得一頭霧水,感情自己隻要報上名字就能“免費進場夜遊伊水畔”了嗎?

  老淩他這也太會做生意了吧,別人要收費,自己不收費,但是要欠他一個人情……

  “忠臣,你看看,這裏好吃的東西可多了,聽說這一條夜市街都是淩府一手組建起來的,哦對了,你之前不是說認識人家淩府的人嗎?怎麽倒不好意思來這裏了?”韓翎悄聲說道。

  “這個嘛……倒不是我不想來,我是怕這裏賣的東西貴,我最近手頭緊,沒時間吃這些東西的……”姬青撓了撓眉毛,有點犯慫。

  “沒錢早說啊,下次我帶你來吃就是了,小爺我可不缺錢的。”魏丹很仗義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副“以後大哥我罩著你”的臭屁樣子。

  “好了好了,既然來都來了,不找點好吃的怎麽行?”韓翎笑了笑。

  “鴨血湯,新鮮出爐的鴨血湯,歡迎品嚐。”正好,這時候就有個賣鴨血湯的攤位出現在他們三人麵前了。

  “鴨血湯?聽上去似乎很不錯的樣子,怎麽樣?咱們要不要去試試看啊?”韓翎扯了扯兩人的衣角。

  “鴨血湯?以前聞所未聞的食物,不知道味道究竟如何……”魏丹有點懷疑這鴨血湯到底怎麽做出來的。

  姬青卻是傻了眼,老淩你真是個賺錢鬼才啊,鴨血湯都讓你搗鼓出來了嗎?

  鴨血湯是南京著名的風味小吃,和鴨血粉絲湯比少了粉絲。由鴨血、鴨胗、鴨腸、鴨肝等加入鴨湯製成。口感鮮香,爽口宜人。鴨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既有補血作用,又有潤腸通便的作用,一碗鴨血湯滿足全家人的需要,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

  鴨血湯是鴨血粉絲湯的雛形,裏麵放有鴨血、鴨腸、鴨肝、鴨胗等食品,清朝時期,有人將粉絲放入鴨血湯內,湯汁芳香四溢,賣相極佳,由此產生鴨血粉絲湯。

  鴨血粉絲湯不論是鴨湯的烹製,還是鴨血、鴨肝與鴨腸的製作,都采用的是傳統製作金陵鹽水鴨的方法,是金陵菜中重要的代表。

  鴨血有補血和清熱解毒作用。用於失血虛勞或婦女行經潮熱、白痢等症;又用於血熱上衝、中風眩暈或藥物中毒;並能解金、銀、砒霜、鴉片、蟲咬諸毒;也可用於防治消化道腫瘤。

  傳說鴨血湯的由來是因為有個南京人殺鴨子的時候用一個小碗把它的血裝起來,舍不得丟掉,不料粉絲掉進去弄髒了。

  無奈,他隻好把粉絲和鴨血一起煮,卻不料,居然燒出了這樣第一碗鴨血粉絲湯,隻聞湯汁芳香四溢,引來無數路人競相猜測這美味的湯是如何烹飪的。

  某財主聽聞此事,封此人為職業廚師,專門給財主和他的小妾們烹飪鴨血粉絲湯,後人遂得此佳肴……

  沒想到穿越之後,還能看見這樣一些後世的佳肴啊。

  “試試看吧,人家夜裏出來做生意的,總不會砸自己的招牌吧?”姬青說著大踏步地走了過去。

  “店家,給我來上三碗鴨血湯。”

  “好嘞!三位客官裏麵稍坐,鴨血湯馬上就來!”店家顯然很熱心,一看見姬青三人過來,馬上就迎了上來。

  不一會兒,三碗熱氣騰騰的鴨血湯就端了上來。

  “嗯……好香啊。”韓翎嗅了嗅,瞬間便感覺自己食指大動,一口湯下去,頓時眼睛一亮。

  “哇!好喝,你們快嚐嚐看!”

  姬青和魏丹見狀,自然也不再猶豫了,於是很快,店鋪裏就傳來了一陣驚歎聲。

  “太好喝了!”

  周圍的行人都被嚇了一跳,老板卻是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聲音,隻繼續大聲叫賣著,站在攤位前攬客。

  一陣稀裏呼嚕的聲音過後,三人頓時感覺到一陣滿足。

  這味道真不賴啊。

  “夥計兒,結賬。”

  “來嘞,三位客官,盛惠六金,謝謝。”

  魏丹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六金放在桌上,這樣的美味三碗隻要六金,他感覺太實惠了啊。

  “走吧,咱們再去看看有沒有什麽別的小吃。”韓翎大步流星地衝了出去。

  “炸麵窩嘞,又香又脆的炸麵窩!”

  炸麵窩是一款特色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大米、黃豆、薑末等,姬青還真沒想到還能在這個世界裏看到這個東西。

  “香香脆脆的,味道可真不錯啊。”

  “咱們再去其他地方看看吧。”

  “炒河粉!地道的炒河粉!打折價,隻要三金一碗!”

  炒河粉是廣東省廣州市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屬於廣州小吃,後來傳至廣東各地。製作原料有河粉、豬肉、雞蛋、各種青菜等等。

  “五香燒雞!盛惠十金一隻!每天一百隻,賣完為止嘞!”

  五香燒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肴,屬於素食菜譜之一,以豆腐為製作主料,五香燒雞的烹飪技巧以燒菜為主,口味屬於五香味。此菜色澤紅潤,五香味濃,嚼之津津有味,冷食熱食風味皆佳。

  “黃燜魚,不好吃不要錢嘞!”

  黃燜魚,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豫菜和魯菜中都有。采用精選黃河草魚和小鯽魚為主料,經過炸製後,配以大料、鹵湯燜製而成。魚鮮味美,湯料五香,食後回味無窮。黃燜魚與鯽魚湯、草魚湯截然不同,當你品嚐過以後才知道開封小吃黃燜魚非同一般。老開封人都知道黃燜魚有道很重要的烹製工藝,要先將小鯽魚用麵粉掛糊,再油炸至金黃色,然後煮,關鍵是老湯能夠反映黃燜魚的鮮明特點和質量,魚多、湯靚……

  “剛出籠的小籠包,大家快來嚐嚐吧!”

  小籠包,別稱小籠饅頭,在蘇南、上海、浙江一帶習慣叫做小籠饅頭,四川叫做小籠包子,而在武漢則是叫做蒸包,一個蒸籠裏有10個包子,10個包子為一籠,它源於北宋京城開封的灌湯包,南宋時在江南承傳、發展和演變而成。

  小籠包是常州、無錫、蘇州、南京、上海、杭州、寧波、嘉興等長江以南地區著名的江南傳統小吃。

  清代道光年間,在今江蘇常州出現了現代形式的小籠包,並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味鮮,無錫味甜,蘇州味美,但都具有皮薄鹵足、鮮香美味等共同特點,並在開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傳揚。而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的上海南翔小籠同樣曆史悠久,享譽中外……

  “豆腐腦,口味多樣,還能配油條一起吃嘞!”

  豆腐腦一道著名的傳統特色小吃,是利用大豆蛋白製成的高營養食品,多在晨間出售,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酸辣口味。

  《故都食物百詠》中記載稱:“豆腐新鮮鹵汁肥,一甌雋味趁朝暉。分明細嫩真同腦,食罷居然鼓腹舊。”還注說豆腐腦最佳之處在於細嫩如腦,才名副其實。它的口味應鹹淡適口,細嫩鮮美,並有蒜香味兒。

  《故都食物百詠》外稱老豆腐:“雲膚花貌認參差,未是拋書睡起時,

  果似佳人稱半老,猶堪搔首弄風姿。”注說:“老豆腐較豆腐腦稍軟,外形則相同。豆腐腦如妙齡少女,老豆腐則似半老佳人。豆腐腦多正在晨間出售,老豆腐則正在午後。豆腐腦澆鹵,老豆腐則佐醬油等素食之。”清代名醫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這樣記載:豆腐,以青、黃大豆,清泉細磨,生榨取漿,入鍋點成後,軟而活者勝。點成不壓則尤軟,為腐花,亦曰腐腦。

  “不行了……這裏人好多啊,我實在是走不動了,咱們就在這兒坐著喝一碗豆腐腦看看吧。”韓翎有些辛苦,當然是嘴巴辛苦,因為她正專心致誌地對付著嘴裏那幾個鮮香的小籠包子。

  正巧,這豆腐腦的店鋪裏還有幾張桌子空著,便趕忙拉著姬青和魏丹兩人進來“避難”。

  他們三個人發現,越往街後麵走,便越熱鬧,人也越多,他們從剛才便是一直在人群當中擠過來的……

  “老板,這裏有沒有鹹豆腐腦啊?”姬青問了一句。

  “鹹豆腐腦自然是有的,怎麽樣,三位客官要不要點幾碗嚐嚐看?”

  “給我一碗甜豆腐腦!”韓翎突然大喊一聲。

  她就比較喜歡吃甜食,之前路過商鋪裏賣的綠豆糕就很對她口味,隻不過姬青和魏丹更喜歡吃重口一點的食物,於是把她架走了……

  “也給我來一碗甜豆腐腦吧。”魏丹說道。

  之前吃了不少鹹食,現在嘴裏有點幹涉,來碗甜豆腐腦調節一下味蕾也不錯。

  於是,三個人裏隻有姬青點了鹹豆腐腦。

  一口鹹豆腐腦下去,啊……這令人懷念的味道啊,真沒想到在這裏還能吃到這樣的美味啊。

  “甜豆腐腦果然很甜啊!”韓翎感覺自己太幸福了,這條夜市街她以後肯定會成為常客的。

  “嗯……香甜可口,入口即化,難怪叫做豆腐腦了。”魏丹仔細品嚐著,雖然他已經數不清這是他第幾次發出驚歎了。

  他以前在魏國也沒少吃山珍海味,但今晚在這條夜市街裏,他感覺自己以前吃的所謂“山珍海味”都變得索然無味了起來……

  他們一路從外圍擠進中心,這一路上叫賣的聲音和小吃就沒有一樣是重複的,每一種都帶給了他們不一樣的味蕾衝擊,實在是太了不起了,營造這條夜市的人一定是個明智的高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