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軍陣操練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2765
  與此同時,武川鎮軍也沒閑著,他們在蘇烈的帶領之下開始了陣法訓練。

  陣法是古代冷兵器時代的一種戰鬥隊形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實戰意義的。在古代戰爭短兵接戰的條件下,為著要求戰場上統一的指揮和協同動作而產生的。神州古代很講求陣法排列,代有傳書。

  所謂“陣”,就是軍隊在投入戰鬥時,根據地形條件、敵我實力等具體情況而布置出來的戰鬥隊形,從基礎的一兵、一伍、一列開始,一直到全軍,都要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縱橫”。換句話說,陣就是各種戰鬥隊形的排列和組合。最早的陣應該是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狩獵活動之中。

  戰國時期的《孫臏兵法》集先人之大成,將春秋以前的古陣總結為十陣。這“十陣”分別是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等。水陣和火陣講的是水戰和火戰的戰法,不是單純的戰鬥隊形,所以孫臏十陣實際上隻有八種基本的戰鬥隊形。

  陣法自然是多種多樣的,古代比較常見的方陣、圓陣、疏陣、恕陣、錐形陣、雁行陣等等。

  方陣是冷兵器時代,軍隊戰鬥的最基本隊形。大的方陣都由小的方陣組成,這就叫“陣中容陣”,孫臏認為方陣應該“薄中厚方”,就是說方陣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中間兵力少,可以虛張聲勢。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禦敵人進攻,方陣是一種攻防比較平衡的陣型。指揮等金鼓旗幟一般部署在方陣的後方。兩翼薄弱,適合進攻。(在井陘之戰中,韓信采用的就是方形陣,配上三麵環水,阻止了士兵的潰逃與敵軍的包抄,用三萬老弱,擊潰的敵方二十萬大軍)

  圓陣是為了進行環形防禦的。金鼓旗幟部署在中央,沒有明顯的弱點,算是個萬金油型的陣法。

  疏陣即疏散的戰鬥隊形,方陣圓陣等均可疏開為疏陣。疏陣加大行列間距,通過多樹旌旗、兵器、草人,夜間多點火把,以少數的兵力顯示強大的實力。

  數陣就是密集的戰鬥隊形,集中力量進行防禦和進攻。

  錐形陣則是指前鋒如錐形的戰鬥隊形,錐形陣必須前鋒尖銳迅速,兩翼堅強有力,可以通過精銳的前鋒在狹窄的正麵攻擊敵人,突破、割裂敵人的陣型,兩翼擴大戰果,是一種強調進攻突破的陣型,錐形陣又叫牡陣。

  而雁形陣是一種橫向展開,左右兩翼向前或者向後梯次排列的戰鬥隊形,向前的是“v”字形,就像猿猴的兩臂向前伸出一樣,是一種用來包抄迂回的陣型,但是後方的防禦比較薄弱。而向後的排列的就是倒”v”字形,則是保護兩翼和後方的安全,防止敵人迂回,如果兩翼是機動性比較強的騎兵,則在靜止時,可獲得處於中央步兵的保護與支援,而又可發揮進攻騎兵的威力,增加突然性。亞曆山大在印度進行的會戰就是近似於這樣一種隊形。

  鉤形陣,鉤形陣正麵是方陣,兩翼向後彎曲成鉤形,保護側翼的安全,防止敵人迂回攻擊後方指揮金鼓之所在……

  在這些基本陣法之上,又有一些變化過的陣法出現。

  比如玄襄陣。

  這是一種用來迷惑敵人的假陣,隊列間距很大,多數旗幟,鼓聲不絕,模擬兵車行進的聲音,步卒聲音嘈雜,好像軍隊數量巨大,使用各種辦法欺騙敵人。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些比較迷幻的陣法出現。

  比如八陣圖。

  三國時期諸葛亮入蜀主政平定南蠻之後之後,蜀軍的主要作戰對象主要是曹魏的步騎兵聯合部隊,作戰地域主要為山地,而蜀國缺乏馬匹,於是諸葛亮排練“八陣圖”。八陣實際上是三國時代以前早已存在的陣法。孫子有八陣,孫臏在《孫臏兵法》中也有《八陣》篇,到了東漢作戰訓練中普遍使用八陣。諸葛亮從蜀國步兵為主力等實際出發,在原有的古八陣基礎上創新真的陣法,繪製陣圖,最終形成“八陣圖”,用以訓練蜀軍。

  所謂陣圖,就是將陣法繪製成圖形,畫在錦上、紙上、地上或者用砂石堆砌,形成直觀的實物,這就是陣圖。諸葛亮紀錄陣法的文字沒有流傳下來,八陣圖在唐代就已經失傳。但是據說諸葛亮曾經壘石作八陣圖,據說魚腹江邊的八八六十四堆壘石遺跡,就是諸葛亮所遺留的八陣圖,結合關於諸葛亮八陣圖的隻言片語,進行合理模擬,現代兵家認為八陣是一種集團方陣,每個八陣都具有八個小陣分布在中央的中陣四周的八個方向上,八陣的中央是大將,金鼓旗幟,以及直屬的兵馬,這就是中陣。每個小陣都有天、地、風、雲、龍、虎、鳥、蛇等代號。這就是《李唐問對》中的“陣數有九”的說法,所以宋代還有將八陣叫做九軍陣。

  而每個方向的陣編組為六小陣,中陣編組為十六小陣,整個大方陣共有六十四小陣,正好符合魚腹江壘石遺跡的八八六十四堆壘石的數量。大方陣之後可能還有遊騎構成的二十四小陣,一共是八十八小陣。這些小方陣可以是騎兵、步兵、車隊,由幾十到幾百不等組成,前排為弓弩手、中間為長兵器手、後排為短兵器手(有時排列順序也不同)八陣為了遲滯敵人進攻,發揮蜀軍弩兵的威力,在防禦時還設置衝車、鹿角、鐵蒺藜等障礙。諸葛八陣屬於防禦性陣型,好處是沒有部署上的弱點,任何方向遭受攻擊,整體大陣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一處遭到攻擊,兩翼相鄰的陣可以自動變為兩翼,保護支援遭受攻擊之陣。但是缺點也是明顯的,首先就是,這樣複雜的諸葛八陣需要大量時間進行訓練,而且機動性較差,為了保持陣型的完整,前進時不允許奔跑,後退時不能猛跑。這就是《李唐問對》中的“以前為後,以後為前,前無速度,退無遽走”。所以說八陣是一種防禦性質的十分保守陣型。無大敗,取得大勝同樣也很困難。諸葛亮六出祁山,薑維同樣多次攻打魏國,無大敗也無大勝,不能說和蜀軍采用八陣進行作戰毫無關係。

  但這可能僅僅隻是諸葛八陣圖的基礎或者原型,因為依靠這樣一種僵化的陣型,以蜀國薄弱之力與曹魏抗衡幾十年無大敗,就仿佛並不可能,而與其傳頌了千年的諸葛八陣地位也不相稱,而且作戰地域屬於山地環境,而八陣的安排似乎更適合於步兵在平原地區作戰。

  所以淩皓還是認為,諸葛八陣應該在原有八陣的基礎上有著許多變化,當陣地上有溝坎,林木等限製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

  而且行軍時,進攻時應該有各種變陣,不過由於淩皓自己收集來的資料所限,這個大膽的想法他目前隻能自己想想了。

  何況這所謂的諸葛八陣不僅僅是作戰陣型,而是通過“八陣圖”的訓練,將蜀軍作戰指導思想、編製、訓練等滲透給蜀軍……

  而唐代的李靖則是在諸葛八陣的基礎上,編練六花陣……所謂六花陣,就是像“六出花”的陣型一樣。

  中軍居中,中軍周圍分布前軍、左軍、左虞侯軍、後軍、右軍、右虞侯軍。

  據《李衛公問對》記載,六花陣有圓陣、方陣、曲陣、縱陣、銳陣等陣型,這五種陣型各有五種變化,共有二十五種變化,指揮者可以根據不同的敵情、地形、攻防等需要采用不同的陣型……

  但淩皓感覺自己暫時還用不上這些千變萬化高深莫測的陣法,不如來點最實在的,又比較好操練的。

  所以,他選擇了鶴翼陣和魚鱗陣,以及鴛鴦陣,螃蟹陣,偃月陣這五種,安排蘇烈自己在學習之後來進行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