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高蓉見玄清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3263
  最快更新戰國千年之女帝天下最新章節。

  高蓉得到了淩皓的命令之後,也不敢怠慢,快速地將自己手上的幾個生煎包麻溜地給解決掉了,隨即便依照淩皓的指示,抱著那一壇荔枝酒,向著王玄清所在的位置去了。

  關於王玄清是否能夠憑借資質入學的問題,洛邑學宮裏已經分成了兩派,一派專門闡述了她資質的種種劣根性,另一派則是趁機占便宜,想要將她拉攏到其他學宮裏做學子,雙方為此爭執不下,誰也不服誰。

  反正淩皓是不擔心她的,如果這種事情就能難倒她,那未免也太讓自己這個教導她的老師丟臉了。

  慢慢悠悠地解決了午飯,仔細查看了一下自己先前所種下的花株,長勢很不錯,看來有搞頭。

  這是幾株菊花的幼株。

  菊花在植物分類學中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為多頭菊、獨本菊、大麗菊、懸崖菊、藝菊、案頭菊等栽培類型;有按花瓣的外觀形態分為園抱、退抱、反抱、亂抱、露心抱、飛午抱等栽培類型。不同類型裏的菊花又命名各種各樣的品種名稱。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菊花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的名貴觀賞花卉,公元八世紀前後,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後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根據經典的記載,中國栽培菊花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記載見之於《周官》、《埠雅》。《禮記·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說明菊花是秋月開花,當時都是野生種,花是黃色的。從周朝至春秋戰國時代的《詩經》和屈原的《離騷》中都有菊花的記載。《離騷》有“朝飲木蘭之墮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說明菊花與中華民族的文化,早就結下不解之緣,在秦朝的首都鹹陽,曾出現過菊花展銷的盛大市場,可見當時栽培菊花之盛了。

  漢朝《神農本草經》記載:“菊花久服能輕身延年”。《西京雜記》:“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當時帝宮後妃皆稱之為“長壽酒”,把它當作滋補藥品,相互饋贈。這種習俗一直流行到三國時代。“蜀人多種菊,以苗可入萊,花可入藥,園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藥肆”。從這些記載看來,中國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藥用為目的的。

  晉朝陶淵明(355-417年)愛菊成癖,曾廣為流傳。他寫過不少詠菊詩句,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攝其英”等名句,今仍膾炙人口。當時上大夫慕其高風亮節,亦多種菊自賞,並誇讚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豔群英”。

  南北朝的陶弘景(452-536年)將菊花分為“真菊”和“苦薏”兩種。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羹食者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氣,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這對菊花的認識又進了一步。

  唐朝(618-907年)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術也進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並且出現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種。如李商隱詩:“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黃”。白居易詩:“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等就是明證。這時,菊花從中國傳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讚賞。之後他們將菊花與日本若幹野菊進行雜交,而形成了日本栽培菊係統。

  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隨著培養及選擇技術的提高,菊花品種也大量增加,這是從藥用而轉為園林觀賞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的菊譜,對所栽的品種即以花色歸類,並對花形也有較詳細的記載。劉蒙的《菊譜》(1104年)是最早記載觀賞菊花的一本專著,記有菊花品種26個。範成大菊譜(1018)記載有35個品種,其中的“合蟬”、“紅二色”是管瓣出現的最早記載。其後,花色又出現了綠色的“綠芙蓉”和黑色的“墨菊”。在栽培上對菊花的整形摘心、養護管理和利用種子繁殖獲得新品種等都有了進一步的經驗。《致富廣集五記》記載:“臨安園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勝,謂之開菊會”。《杭州府誌》中記載:“臨安有花市,菊花時製為花塔”。可見南宋時的首都臨安有了花市、花會。流傳至今的菊花會是在南宋時杭州開始的。宋末史鑄的《百菊集譜》記載有131個菊花品種。

  明朝栽菊技術又進一步提高,菊花品種又有所增加,菊譜也多了起來。如黃省曾、馬伯州、周履臣、高濂、樂休園等人都著,有《菊話》。在黃省曾的《菊譜》中記載了220個菊花品種。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80年)和王象晉的《群芳譜》(1630年)對菊花都有較多記載。《群芳譜》對菊花品種作了綜合性研究,記有黃色92個品種,白色73個品種,紫色32個品種,紅色35個品種,粉紅22個品種,異品17個品種,共6類、271個品種;至少有16種花型。

  清朝的菊花專著更多,有陳昊子《花鏡》、劉灝《廣群芳譜》、許兆熊《東籬中正》、陸延燦《藝菊誌》、閩延楷《養菊法》、徐京《藝菊簡易》、顏祿《藝菊須知》、計楠《菊說》、陳謀善《藝菊瑣言》、吳儀一《徐園秋花譜》等等。《花鏡》一書記載當時菊花有黃色的54種,白色的32種,紅色的41種,紫色27種,共計154個品種。計楠的《菊說》載有菊花品種233個,其中新培育的品種有100多個,並提出了菊花育種的方法。清朝菊花品種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間還有人向清帝獻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當時花卉畫家鄒一注進宮作畫,並裝訂成冊。在文人中畫菊題詩,也蔚然成風。

  中國菊花傳入歐洲,約在明末清初開始,1688年荷蘭商人從中國引種菊花到歐洲栽培,1689年荷蘭作家白裏尼曾有《偉大的東方名花——菊花》一書。18世紀中葉,法國路易·比爾塔又將中國的大花菊花品種帶到法國。19世紀英國植物學家福窮(Fortune)曾先後在中國浙江省舟山群島和日本引入菊種,並進行雜交育種,而形成英國菊花各色類型。不久,又由英國傳至美國。從此,這一名花遍植於世界各地。中國的栽培菊花也就成為當今西洋菊花的重要親本……

  如今已進入秋季,偶爾喝喝菊花茶也不錯。

  菊花經過鮮花采摘、陰幹、生曬蒸曬、烘培等工序製作而成。據古籍記載,菊花味甘苦,性耐寒,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菊花茶起源於唐朝,至清朝廣泛應用於民眾生活中。

  菊花起源於神州,有著2500多年的栽培曆史,品種最高曾經達到3000種以上,是我國種植最為廣泛的一種傳統名花,除了做園林觀賞外,以藥用菊花和茶用菊花占據較大比例。根據記載,唐朝人已開始有喝菊花茶的習慣。

  菊花泡龍井茶被稱之為“菊井”,泡普洱茶則稱之為“菊普”,菊與茶合用,相得益彰。冰鎮並加有冰糖或蜂蜜的菊花茶,具有清涼、降火氣、潤喉等功效,十分受人歡迎。明清時代菊花茶就作為清涼茶飲用,到清朝已廣泛應用於民眾生活中。

  嗯……這又是一個生財之道啊,將來若是能夠將菊花茶推廣為大眾飲品,想必會很快風靡起來吧?

  這個時候,高蓉也終於來到了王玄清所在的住處,恭恭敬敬地擺出下人的姿態,將荔枝酒奉上。

  王玄清點了點頭,隨即示意高蓉將荔枝酒放下。

  高蓉正要告退時,王玄清卻忽然叫住了她。

  “高小廝,請留步。”

  “夫人還有何事?”

  “沒事,隻是有些無聊了,想找你說說話。”王玄清此刻正忙著在案牘之間奮筆疾書,並沒有抬頭正眼看高蓉……

  “夫人何必如此客氣,奴婢不過是做了些分內之事罷了。”高蓉也不惱什麽,隻是微微一笑。

  她明白,王玄清這是在跟她擺譜呢,但她在前來服侍淩皓之前就已經仔細了解過王玄清的家世出身,隻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庶民之女,因她自己有著幾分才能,博得了淩皓的賞識,旋即飛上枝頭變了鳳凰,成了雍城地界貴族們貽笑大方的淩夫人,這件事情她也是知道的。

  此刻仔細打量一番王玄清,果真有幾分姿色,看著十分自然得體,卻不知,本事有多大……

  最快更新戰國千年之女帝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