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夜市構想
作者:冰心刹影      更新:2020-05-10 21:30      字數:3762
  最快更新戰國千年之女帝天下最新章節。

  足足兩刻鍾後,王玄清才總算把這幾大卷《素女經》古籍給整個看完了。

  她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大概是古籍裏的大膽記載對她而言還是有些難以接受的。

  比如後麵講了一些“男女九法”,大致上的意思就是說,男女同房時模仿九種動物而演變出來的不同姿勢:即龍翻、虎步、猿搏、蟬附、龜騰、鳳翔、兔吮毫、魚接鱗、鶴交頸。

  據說這九法都有各自不同的效果,而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可以強身健體:或“七傷自除”、或“精力百倍”、或“百病銷滅”,或“百病不生”、或“治諸結聚”、或“七傷自愈”……

  順便還附錄了一些房中藥方:如治療“鬼交之病”方、“令人長生房內不衰”方、“陰中有蟲”方及“四季補益方”七首,看得王玄清一張俏臉幾乎紅得快要滴出水來……

  不過,她腦子裏卻忽然閃過一個荒唐的想法,要不要以後跟淩皓一起試試這上麵的方法呢?

  “對了……得想個辦法,把這卷古卷給抄錄下來,日後也許會有用也說不定。”王玄清這時候才想起了她之前要來在這裏辦的正事兒。

  可是……該怎麽做呢?

  如果隻是用紙抄錄的話,那恐怕三十年都抄不完呐。

  正當王玄清為此煩惱的時候,淩皓已經悄悄脫離了高蓉的懷抱,點起了燈盞,開始奮筆疾書起來。

  貴族所用燈盞有瓷製,也有麵製,其形多樣。一般呈碗形,直徑有二市寸大小,高一市寸,中間空處有一圓柱形置燈芯處。自家所製的“麵燈盞”,用豆麵、玉米麵或白麵蒸成,俗稱“燈饃”。使用時,將油盛於其凹窩中,內置燈芯。

  東漢時期青瓷燈的出現,也逐漸取代了之前的青銅燈具。到了六朝時期,燈盞的造型已經基本定型為油盞、托柱、承盤三個部分。三國西晉時期的越窯青瓷燈盞,出現了將托柱做成熊的造型,並在承盤下安三個獸形或者是蹄形足。南朝的燈盞大多無足,而托柱變得很高。進入經濟高度發達的唐代,燈盞作為實用兼裝飾物而開始大量出現在宮廷和燈節之中,唐代常見的造型為碗碟狀,內壁有一圓環。宋代由於陶瓷業的發達,各個窯口都有各具特色的陶瓷燈盞繼續著盛世的輝煌。而明代燈盞的式樣變化很多,有一種燈盞上部似一把帶蓋小壺,下為盆式托座,燈芯從壺嘴插入壺中,造型新穎別致。

  而這個高武世界裏由於還沒有瓷製器物的出現,所以淩皓就自己燒製了一個簡易的瓷製燈盞,正好就在這時候派上了用場。

  事實上,他根本就沒有睡著,而是在等待著傳信的烏鴉回來,由於現在身在洛邑學宮之中,不能再像以往那般在眾目睽睽之下利用烏鴉來傳信,因此……隻能是在夜深人靜之時,等待所有人都先後休息之後,他才能夠借著這個空檔通過淩府訓練的烏鴉傳信來掌握役學鎮淩府內外的情況。

  此刻,高蓉早就被淩皓折騰得很是疲倦,早早地便睡著了。

  現在,早已經是二更天了,大部分人都已經睡了,應該是不會有人發現的。

  古代民間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一夜分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一更是指從黃昏起,對應的則是19-21點。

  一更在戌時,稱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這個時候,人還在活動著。

  二更是指定昏人不靜,對應的則是後世的 21-23點。

  二更在亥時,名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咣、咣——兩聲大鑼帶著兩聲梆子點兒,習俗上這就稱謂是“二更二點”。比起一更,二更的天色已經完全黑去,此時人們大多也都洗洗睡了,為明天早起勞作做準備。

  三更天則是23點到次日淩晨1點時分。

  三更處在子時,一般稱為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這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個時辰。這無疑是一夜中最為黑暗的時刻,這個時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而那些傳說中的妖魔鬼怪們,便在這個時候出來活動的。

  四更則是淩晨1-淩晨3點時分。

  四更在醜時,名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雖說,三更過後天就應該慢慢變亮,但四更仍然屬於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時候,於是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裏,就有賊人趁著這黑夜開始搗起了亂。所以這四更天也可稱為是“狗盜”之時。

  五更則是淩晨3-淩晨5點時分。

  五更在寅時,稱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這個時候,雞仍在打鳴,而人們也逐漸從睡夢中清醒,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民間俗話也說:“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

  到了六七點鍾,太陽升起來了,新的一天就開始了。

  其實倒不是古人想要早點睡,而是這個世界裏的娛樂設施和業餘活動實在太匱乏了,到了晚上,不論庶民還是貴族都不知道該做什麽,那除了乖乖上床睡覺還有什麽別的事情可做嘛。

  淩皓仔細算了算,現在這夜間的時間,充其量也才十點半左右,而大多數人都已經上床休息了……這在後世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淩皓後世作為一個上班族,這個時間段多半都還在加班呢,哪能像這麽悠哉悠哉地躲在被窩裏跟高蓉做這些羞羞的事情……

  同時淩皓又看見了商機,夜生活的匱乏迫使所有人都不得不提早休息,雖然這樣一來身體絕對健康,不會熬夜通宵,但這樣的夜生活絕對也是非常單調乏味且枯燥的。

  既然來了,自然也要在這些沒有人注意的地方做出改變來,要是自己能琢磨出一個像宋代那樣二十四小時都在營業的夜市,那這個世界的所有人夜生活肯定會豐富不少……

  嗯,這個絕對可以有啊,隻要開辟了夜生活,自然就不愁會沒人主動跑出來做生意了啊。

  隻要有錢賺,就是晚上累一點那也值得啊。

  於是淩皓就把夜市的構思寫進了書信中,他相信王猛等人肯定能把這件事情辦好的。

  至於夜市的主打項目做什麽……那肯定就是宵夜了啊!

  這個世界裏,每人每天就兩頓飯,壓根就沒有“晚飯”“宵夜”這類的概念。

  不管身處哪個時代,美食總是最有市場的,先安排一下餛飩和水餃吧。

  餛飩作為後世的一道傳統麵食,在這個世界裏卻還是沒有出現的,這東西做起來並不複雜,是用薄麵皮包肉餡兒,下鍋後煮熟,食用時一般帶點湯。

  西漢揚雄所作的《方言》之中就提到“餅謂之飩”,餛飩以前算是是餅的一種,差別為其中夾肉餡,經蒸煮後食用;若以湯水煮熟,則稱“湯餅”。

  古代人都認為餛飩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渾沌”,依據古代中國造字的規則,後來才稱為“餛飩”。在這時候,餛飩與水餃並無區別。

  千百年來水餃並無明顯改變,但餛飩卻在南方發揚光大,有了獨立的風格。至唐朝起,正式區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

  過去在老北京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麵”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就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為人都十分凶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餛飩發展至後世,更是成為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成為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

  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為餛飩,而廣東則稱為雲吞,湖北稱為包麵,江西稱為清湯,四川稱為抄手,新疆稱為曲曲等等。

  作為兩湖人士,淩皓以前也沒少吃這東西,點宵夜外賣的時候也是有餛飩就點,這東西還是挺不錯的,冬天手腳冰涼的時候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鮮蝦餡兒餛飩,再喝上一口熱湯……美滋滋啊。

  至於餃子,則是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叫做“嬌耳”,是東漢時人,醫聖張仲景所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曆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

  餃皮也可用燙麵、油酥麵、雞蛋或米粉來製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鹹;製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葷餡也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等,素餡又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餃子的製作原料營養素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較少流失,並且符合這個世界裏,色香味俱全飲食文化的內涵。

  餃子則是由餛飩演變而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就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元代、明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東漢河南鄧州人“醫聖”張仲景所首創。當時餃子還是藥用品,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這麽一想,淩皓也不僅咽了咽口水,這寫個紙條還把自己寫餓了,說出去多丟人啊。

  但他相信,這個世界的吃貨肯定也不會少,隻要價格定得便宜一點,人人都能接受的話,自然不愁沒有市場啊。

  如果這一步做好了,以後淩府絕對就不會愁沒錢可用了,餛飩,餃子可還隻是初步計劃,以後還會有煎餃子、雲吞麵、生煎包、胡辣湯……

  淩皓似乎已經看到一堆小錢錢在向自己招手了。

  最快更新戰國千年之女帝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