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未來兩年超2萬億的資金支出
作者:隱身蠍子      更新:2020-07-30 17:38      字數:2142
  她這麽說可真不是推脫,也不是不想支持劉賀龍的研究計劃,而是她作為公司高層需要考慮的東西跟劉賀龍考慮的可不一樣,劉賀龍隻要能在科研方麵做到最好就行了,但是她作為公司的總裁就要通盤考慮公司的戰略規劃問題了。

  而她說出來的這些項目也確實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就算是以公司的製造能力,建造一艘宇宙飛船的費用最低也要80億人民幣的,所以不考慮再增加飛船製造工作的前提下,光是最少50艘宇宙飛船就要4000億人民幣了!

  而兩個太空港的建設費用加起來最少也要花費3000億人民幣,再加上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等建設計劃,不算其它的項目,就這些大項目加起來最少就超過1萬2000億人民幣了!

  同時公司在太陽係的其它探測計劃和開發計劃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筆錢少算一點也最少要花費1000億人民幣的。

  再加上公司各個實驗室的研究也一點都不能少了經費的支持,光是去年一年無限引力集團在實驗室方麵的資金投入都超過1000億美金的,這也就是最少6000億人民幣了!

  公司的員工工資和獎金還有其它方麵的福利那也需要花大筆錢,要知道馬上到來的農曆春節公司計劃發放的年終獎總金額都要有1000億人民幣了。

  而全年的工資和福利支出都接近2000億人民幣了,沒辦法,員工數量一直在增加,無論是工資支出還是年終獎的支出都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的。

  所以別看公司能賺錢,每年的淨利潤也在節節攀升,但是這超過2萬億人民幣的資金支出可是一點都不能少的,也難怪蔣妤婷對於劉賀龍這近400億人民幣的項目很難接受了。

  “我也知道這筆錢不是什麽小數字,但是我想這種對公司未來同樣十分重要的前瞻性科研項目也是一點都不能懈怠的,能早一步展開研究還是早一點的好。

  而且這筆建設經費中需要用到美軍等外匯資源的幾乎沒有,再加上這項建設計劃中除了我們公司自己生產製造的設備和材料以外,剩下的那些也有很多都是我們公司的控股公司或者是參股公司製造的。

  所以刨除那些複雜的資金流水,整個建設項目真正需要花的錢可能最多在240億人民幣的樣子,就這還將包括買地的錢在內了,所以我覺得這筆科研項目的投資還是可以做的!”劉賀龍還是解釋了一下他的想法。

  這個說法倒是真沒有什麽問題,無限引力集團現在的全產業鏈威力到底有多大也隻有他們這些公司的高層知道,那些在外麵賣的死貴的材料,其實公司的生產成本可能連百分之一都沒有。

  各種設備的零部件製造和組裝等工作也大都是公司自己生產製造的,這裏麵能夠節約的資金就更多的,普通工廠製造的產品成本價和出廠價都不是一個意思,更不用說終端銷售價格了。

  更不用說無限引力集團為了合理避稅,他們可是絞盡腦汁的把自己的生產成本給擴大了好幾倍的,而且就這做的還讓所有人都無話可說,就連國家方麵都不會指責什麽。

  因為人家是用自己的技術實力來完成這一切的,他們公司報上來的生產成本可比其它公司生產的性能更差的同類產品價格都還要低了,這種情況下你怎麽指責人家?

  到時候無限引力集團回一句‘我們的成本就是這麽多!’就把你給頂回去了,公司那麽多的財務專家要是這點事情都做不好的話那也對不起他們那麽高的工資和獎金了。

  所以無限引力集團被外界推測的淨利潤和他們自己公布出來的淨利潤可都是這種已經經過加工了的,實際淨利潤肯定要比公布出來的數字要高很多的!

  不然無限引力集團哪裏來的底氣給員工如此高的福利待遇,又怎麽敢砸上萬億人民幣的資金來搞太空建設,這麽多錢比很多國家的gdp都高了。

  “你說的這些我們大家當然都知道,我也隻是擔心公司這邊再開大項目會影響到其它項目,並不是不想給你們的這個反物質對撞機撥付資金。

  這樣,還是按照公司的規矩來吧,現在開始投票,同意劉賀龍主任的這個科研項目的人舉一下手,如果可以達到三分之一以上這個項目就算通過了!”

  蔣妤婷說是這麽說,但是她自己現在已經從心裏趨向於同意這個項目的資金撥付了,這個項目雖然說投資確實不小,但是這也不是什麽不靠譜的科研計劃,對這種正常範圍內的科研計劃就算她不支持,自家老板也是會支持的。

  果然不出她所料,舉手表決非常順利的通過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公司高層和實驗室負責人都對這個計劃表示了認可,就連雷天唐也是舉手同意了的,至於那剩下的近三分之一沒有舉手同意的人心裏也已經趨於同意了,不舉手也隻不過是有點氣不過罷了。

  這些沒有舉手的人當中以投資部門、業務部門和公司的相關製造部門負責人為主,他們也不是不支持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畢竟公司能有現在的成績和地位都和公司的技術水平有最直接的關係。

  但是想讓他們這些主要負責給公司賺錢的人接受他們辛辛苦苦賺的錢嘩啦一下子就少了這麽多,心裏要是沒有點情緒才是怪事呢。

  不過對於他們這些人的做法不但雷天唐和蔣妤婷他們不會多說什麽,就連當事人劉賀龍和其它實驗室的負責人也都沒有什麽不好的想法,大家都同事這麽久了,這種矛盾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分工不同看問題的角度當然也不同,有分歧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大家也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相比於分歧,大家相互之間的合作更重要,畢竟沒有科研投入就沒有新的技術產出,沒有新的技術產出這些生產製造部門製造的產品當然就沒有競爭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