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老美航天局專家分析出來的技術差距!
作者:隱身蠍子      更新:2020-07-30 17:38      字數:2137
  這個都做不到,那就更不用說什麽空間站、月球基地什麽的了,火星載人探測那就更不用想了,隻要是有點羞恥心的人都很難不被這種差距打擊到,那麽罵自家政府就成為了大家共同的選擇了。

  而等起源將整個火星登陸計劃關鍵節點的超清視頻智能剪輯出來,然後上傳到公司官網上以後,不但轉發量和點擊量更是瞬間就突破曆史了,關於各國在太空領域的差距爭論就開始出圈了。

  這個時長隻有30分鍾的視頻情景再現了整個火星登陸計劃中最讓大家難忘的場景,很多網友都說這個視頻是一部值得收藏的視頻,央媽的紀錄片頻道都準備將這個視頻添加一個解說,然後當成紀錄片播放,因為它遠遠要比阿波羅登月的畫麵更有價值!

  華夏網友當然是喜大普奔的,其它國家的網友再一對比這種心理上的落差,心底的不滿和憤怒就可想而知了!

  他們的這種不滿起到的作用也真的是十分的有限了,關於這方麵的不滿自從無限引力集團在太空領域全麵發力超越以後就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各國政府能做的真的都已經在做了。

  這些國家的政客們再白癡也不會無視所有民眾的憤怒的,但是就算不考慮資金投入的問題,科技的研發那也都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說我今天投入了500億美金的研究資金,明天實驗室裏就能夠研究出性能更好的火箭或者是宇宙飛船什麽的了,想想那也是不可能的。

  各國的航天局為什麽要大張旗鼓的將所有相關的專家都召集起來連看3天多的直播?為的不還是想從無限引力集團的空間站組合體和登陸艙段的登陸過程中分析出一些技術麽!

  現在麵對民眾的憤怒,政府方麵除了在各種場合進行安撫之外,也在不停的催促專家團給他們一份看完無限引力集團的這次火星登陸直播的報告。

  這種急促也反應到了老美航天局的大會議室裏了,政府代表團的一名官員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相信你們也看到剛剛總統先生的表情了,現在網絡上還有各路媒體都在唱衰我們。

  總統先生和政府這邊想要將憤怒的民眾真正的安撫下去,那肯定是需要有準確的分析報告的,不然出去胡說的話被拆穿了以後麻煩將會變的更大,我們的國家現在經不起再來一次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了!

  所以各位,趕緊都說說你們各自看完這次直播後能分析出來的相關技術吧,等我們匯總以後再討論一個具體的報告出來,然後趕緊交上去吧,情況很緊急了!你們誰先來?”

  雖然他的這番話讓在座的專家們都很是不滿,但是他們也知道他說的是事實,所以大家也都開始從自己的專業角度來解讀他們看到的關於無限引力集團空間站組合體和登陸艙段上的技術了。

  “我先說吧!我是離子推進器實驗室的負責人,我想說的是,我們大家最不能忽視的就是無限引力集團的離子推進器技術了!

  雖然無限引力集團的空間站組合體發射時間選擇的是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的時間節點,但是短短98天的時間就從地球軌道跨越近7000萬公裏的距離,這跟他們空間站組合體後麵的那些大推力離子發動機有離不開的關係!

  我們現在還隻能通過地球軌道和太陽軌道的慣性來讓我們的探測器飛往火星,時間最短也都超過3個月,最長甚至都超過半年,這種時間上的差距才是我們要努力追趕的!

  如果我們不能解決離子推進器技術上的差距,我們在火星殖民的爭奪上將會永遠處於落後狀態的!

  更讓我們注意的是,他們的燃料發動機技術也是超乎了我們的想像,他們公司的【初心號】宇宙飛船使用的發動機技術跟我們有多大差距相信大家都清楚,這一點我就不多說了。

  但是他們能夠將2000多噸重的火星登陸艙段如此平穩安全的降落到火星上,他們所采用的燃料發動機技術顯然要比宇宙飛船上使用的還要先進!

  簡單做個對比就知道,宇宙飛船上能加裝的燃料顯然不是登陸艙段上能相比的,但是登陸艙段在經過了那麽長時間的減速噴射以後,還能剩下一半多的燃料,這對發動機的轉速要求有多高相信大家也能理解的吧?”

  “我也認同你的這個說法,而且我們燃料實驗室在觀看直播的這3天裏也進行了相關的討論,無限引力集團的離子發動機燃料還有液體燃料發動機使用的燃料肯定也是他們獨自研發出來的保密配方!

  不然很難相信他們就利用我們現在已知的燃料就能為他們的這兩種發動機提供如此強大的動力的,發動機設計的再好,燃料不行的話它們的動力也很難提升上去的!”

  ......

  “我們宇航服項目部也關注到了他們公司的宇航員在出艙時穿的宇航服有多先進了,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他們直播中對這款火星艙外工作宇航服的簡單介紹了,就算不聽他們的介紹,光是看也能看的出來的!

  這款宇航服明顯跟他們公司之前在空間站和月球基地上使用的艙外宇航員有了很大的不同,不但重量減少了很多,功能反而還變的更加的強大!

  這種穿上以後更加靈活的宇航服顯然能夠更好的讓他們公司的宇航員在火星表麵展開科研和基地的建設工作,這種工作效率上的差距和宇航員舒適度上的差距都是我們要努力追趕的!”

  ......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很難相信無限引力集團隻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在太空植物栽培方麵的研究全麵超越我們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了,他們的蔬菜種植艙裏麵所采用的技術顯然我們是做不出來的。

  所以我希望政府這邊能加大我們生態圈實驗室的撥款,不然未來就算我們在火星上建設前進基地了,難道所有的食物還能都從地球上運過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