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汽笛聲聲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1-03-06 05:31      字數:3239
  第六十六章汽笛聲聲

  正統五十二年,暮春時節。

  無數京營士卒進入了京師維持秩序。

  朱祁鎮告廟之後,在錦衣衛,金吾衛等中軍依仗護衛之下,已經京營之中挑選出來的三個營的騎兵護衛之下,浩浩蕩蕩洋洋灑灑的有數萬之多。整個北京東站都被封鎖的嚴嚴實實的。

  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

  朱祁鎮來到這個北京東站,有一種幻滅的感覺。

  朱祁鎮不知道曆史上北京火車站是怎麽發展的,但是在這裏曆史上,就選定了這裏。

  因為大明第一條鐵路就是遵化到北京,而且是貨運,更多是運輸鐵料到北京各工廠之中,加工成火炮兵器乃至各種各樣的鐵料。而鐵路到了北京城下之後,最後並沒有撼動北京城牆,選擇放在北京城外。

  也就是北京東站。

  前文說過少府火器廠要利用永定河的水流,就放在北京之南。所以這一條鐵路一個延伸線就是到北京城南,這一條路而今已經準備延伸向保定,真定一線,未來或許就是大明陸路南下的正途了。

  不過,而今北京聯係南方最大的鐵路還是京徐線。

  就是從北京到天津,然後沿著運河南下,一直到了徐州,甚至徐州往南還有一段路程,但是並沒有到淮安。

  無他,就是因為淮河問題。

  淮河治理的問題不解決,馳道通過還好一點,畢竟馳道比起鐵路要簡便多了。而鐵路的要求就更嚴苛了。

  如果淮河並沒有在治理,或許可以湊活一下通過,但是而今淮河治理工程已經展開了,於是工部匯集上下商議過,建議這一條鐵路暫且擱淺。轉向西北。

  畢竟西北需要鐵路要比東南強太多了,而這些多年的大明鐵路修建多在西北,隻是西北修建鐵路的工程難度,實在是他們想象不到的事情,於是鐵路修建屢屢擱淺,進度緩慢,而今還沒有進入蘭州。

  但是即便如此,也給朝廷帶來極大的便利,緩解了西北百姓的苦難。

  這一起朱祁鎮都是知道的。

  甚至他是主要的推動著。

  他也不是第一次來這裏。

  但是此刻在這裏,他依然有一種曆史錯位的幻滅感。

  之前的鐵路是沒有客運經營的。

  全部是官府的貨物運輸,即便是有些達官顯貴要用鐵路,也不過是在貨運火車之後,增加一個車廂而已。也算是完成朝廷的任務,不算是專門的客運。

  不過,鐵路實在太費錢了。

  甚至可以說,朝廷的財政富裕,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西北鐵路太難修了。畢竟這個時代的蒸汽機的動力相當有限,太過陡峭的坡度,火車就是上不去,在西北山區之中修鐵路,隻能靠人慢慢的磨,即便是有錢也加快不了工程。

  如果不是鐵路修建不順利的話。朝廷的錢未必能留得住。

  即便如此,修建鐵路的經費,想要讓內閣同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倒不是內閣完全不同意,其實修建鐵路,內閣成員大體是同意的,也都明白這對大明的好處。隻是花錢太厲害了。不得不慎重權衡一二。

  而鐵路部門就要想辦法搞錢。

  丘浚也有意推進,對驛站一些弊政的改革。

  驛站對當地百姓來說是沉重的負擔,其中情況,前文也有介紹,在此也不說了。

  丘浚就有意用馳道與鐵路代替傳統的驛道,直接令將以報效車票的方式,代替之前驛站的耗費。

  客運就在這種背景之下產生的。

  即便如此,這客運的班次與路線隻有一條。無非是從北京到徐州而已。

  當然了,今日卻取消了所有運輸任務,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

  此刻北京東站靜悄悄的。站滿了一排排的好像是柱子一樣的士卒。其實這個車站並沒有什麽了不得的建築。不過是一靠近鐵軌的地方,有一排排棚子而已,甚至連站台都沒有建立,上火車的時候,卻是要用梯子。

  而車廂在朱祁鎮眼中更是原始多了。

  車頭就不用說了,比之前的蒸汽機改進了很多,朱祁鎮繞著看了一圈。

  “陛下。”一個蒼老的聲音傳到了朱祁鎮的耳朵之中。

  朱祁鎮轉頭看過去,卻是貝琳被兩個弟子攙扶著,手中也有一個拐杖,這才顫顫巍巍站立住了。

  貝琳的年齡比朱祁鎮大十幾歲,而今八旬開外,早就不從事一線的研究了,隻是他自從跟隨吳與弼學習之後,他是真正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一心一意的投入科學之中,不過,成為科學家是有天分的。

  貝琳一輩子的精力,就投入蒸汽機之中,在其他方麵卻沒有什麽成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貝琳被成為中國第一個工程師更適合一點。

  朱祁鎮說道“貝卿何須如此,朕不是說到遵化與你相見。”

  貝琳說道“陛下出巡,臣豈能不來相迎。”

  朱祁鎮說道“好,找吧,看看你的傑作。”

  貝琳被徒子徒孫攙扶著,說道“陛下,這車乃是銅鐵為筋骨,東北大木為格,下有鐵輪,可以日行千裏。”

  朱祁鎮在群臣的簇擁之下,走上了火車。

  這個火車隻有七個車廂,裏麵的布置格局,根本沒有現在火車布局的痕跡,卻讓朱祁鎮很熟悉。

  對,這就是乾清宮的布局複製在火車之中,這七個車廂,有一個是朱祁鎮的房間,其餘六個分別是內閣,軍方,護衛,服侍朱祁鎮的太監宮女的位置。

  朱祁鎮坐在禦座之上,隻覺得與紫禁城之中別無二至。

  懷恩見朱祁鎮坐穩了,請示過之後,才讓下麵開車。

  卻聽見長長的汽笛之聲,從前麵傳開,雖然一道道黑煙冒了出來,朱祁鎮的身下傳開節奏的震動,隨即哐當,哐當的聲音傳來,火車緩緩的運動起來。

  朱祁鎮令懷恩掀開窗戶,清風從外麵出撲麵而來,隻是這速度在朱祁鎮看來並不是多快,朱祁鎮看見外麵有馬隊跟著火車跑,遮掩了外麵對車廂內部的威脅。可見火車的速度,對軍中戰馬來說,並不是什麽負擔。

  不過,朱祁鎮也感受到了,火車勝過馳道的幾大好處。

  第一個好處穩定。

  馳道寬度與鐵路寬度是一樣的,但是馳道給人的感覺是輕飄不穩,特別是被馬拉起來,急速奔馳的時候,有一種要衝出馳道之外的感覺,但是在火車之上卻沒有這樣的感覺,其實大臣們並沒有多朱祁鎮乘坐火車,有太多的勸阻,其實就已經表明了對火車安全性的信任。

  火車的速度甚至還要超過馳道上的馬車。

  但是火車給人的感覺,就是穩定,一般來說,也沒有衝出鐵軌的事情,即便是真出了什麽事情,火車也能撞開障礙物。

  當然了,必要的護衛也是有的。

  就有而今有些滑稽的場麵,朱祁鎮在火車上,以每小時三十公裏上下的速度前進,而護衛騎兵分成數撥,在火車經過的時候,護衛在側。

  朱祁鎮說道“有此神機,貝公有功於國,丘卿。”

  丘浚說道“臣在。”

  朱祁鎮說道“傳給內閣,以火車,蒸汽機之功,封貝琳為遵化侯。”

  朱祁鎮醞釀對貝琳的封賞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隻是阻力很大。

  這也是朱祁鎮自己鬧的。

  朱祁鎮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嚴苛執行非軍功不得封爵,即便是太後臨終之前的逼迫,也沒有讓朱祁鎮改變注意。會昌伯孫家,為了一伯爵,已經投入不知道幾條人命了,戰死在南洋各個戰場之上了。

  也就是會昌伯孫家為這個爵位付出的代價。

  以數個男丁之死。換一個伯爵,已經是朱祁鎮看在太後的麵子上,給會昌伯家族的優惠了,至於他們想不想要,卻是另外一回事了。

  朱祁鎮這種的對爵位的嚴肅性,也讓大明的爵位含金量一下子上去了。這一前很多文官士大夫看不起勳貴,但是這些年卻改變過來了,因為幾乎每一個伯爵的封賞都承受起推敲的,而每一個勳貴家族,為了保持在軍中的影響力,必須將大量男丁參軍。並作出付出生命的準備。

  也正是如此,反過來勳貴家族對濫封爵位,是十分拒絕的。

  這給朱祁鎮想給貝琳封爵帶來很大的難度。

  畢竟嚴格封爵,是朱祁鎮的主張,朱祁鎮不能自打嘴巴。更不要說,真要說貝琳也算不得軍功。

  之前貝琳已經在研製出火車的時候,被封為伯爵了。

  隻是在朱祁鎮看來,區區伯爵完全不能夠代表貝琳的功勞。同樣也與朱祁鎮一心推廣這科學理念,是不符合的。但是之前有一個伯爵打底,再想封為侯爵,就引起了很大風波。

  而今之所以合適,一方麵是時間證明蒸汽機與火車的作用,另外一方麵卻是貝琳的老了。

  八十多歲的老翁,還能有什麽樣的前程,這個侯爵就是終身成就了,也不可能在政治上發揮出來什麽作用。遇到的阻力就是小多了。

  正如朱祁鎮所料,丘浚微微猶豫了一下,終於答應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