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緬甸風雲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1-02-04 22:42      字數:4573
  第十四章 緬甸風雲<r />

  <r />

  他其實並不是一定確定汪直是大明使臣,隻是大明在南洋開拓的事情,也傳到了他的耳朵之中。<r />

  <r />

  甚至楚王的封地距離白古王朝很近了。<r />

  <r />

  麵對如此局麵,白古王不敢得罪大明。<r />

  <r />

  其次,他已經感受到在對抗阿瓦王朝,大明的力量是可以派上用場的。<r />

  <r />

  他並不是沒有感受到大明力量的威脅。隻是大明的威脅還有一點遠,而阿瓦的威脅就在眼前,不解決阿瓦的問題。<r />

  <r />

  他根本沒有辦法應對大明的威脅。<r />

  <r />

  汪直來之前,是完全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汪直一時間也沒有答案。隻能說道:“此事關係重大,我隻能報上去。”<r />

  <r />

  “不能做主。”<r />

  <r />

  白古國王也不在意,依舊仍舊以很高的禮節對待汪直,並且大張旗鼓,讓白古王朝很多達官貴人作陪。<r />

  <r />

  並與汪直的商隊做生意,還派出身使臣,乘坐大明的船隻回大明,將中斷近八十多年的朝貢再次撿起來。<r />

  <r />

  這樣的事情,汪直自然不會拒絕。<r />

  <r />

  他特別留一艘船從這裏帶使臣回道南洋。<r />

  <r />

  畢竟多一個外國朝貢,也是給太子臉上貼金的事情。<r />

  <r />

  汪直在白古留了十幾日,就重新上路了,轉向西麵,就要到印度。隻是他並不知道,他這一次以大明使臣來到這裏,會引起一場大風波。<r />

  <r />

  在汪直走後。<r />

  <r />

  白古王大力宣揚大明使臣來訪的事情,並暗中放出風聲,似乎大明將與白古王朝聯手,從南麵進攻阿瓦,與北麵的襄王聯合,一舉拿下阿瓦王朝。<r />

  <r />

  這消息傳得沸沸揚揚的。<r />

  <r />

  自然傳到了阿瓦王朝。<r />

  <r />

  阿瓦王得到消息之後,先是不敢相信。<r />

  <r />

  這個時代消息閉塞,即便大明建立起完好的信息傳遞機製,從南洋將消息傳到北京也需要一個月上下,甚至更長時間。<r />

  <r />

  而阿瓦情況更加閉塞。<r />

  <r />

  大明南下南洋的消息是有的。<r />

  <r />

  但是阿瓦王朝上下,並沒有覺得這對自己有什麽威脅。<r />

  <r />

  甚至很多阿瓦王朝的大臣,對南洋與緬甸之間的地位位置,也不是很明確的。但是此刻忽然聽到大明很可能南北夾攻。<r />

  <r />

  第一時間,就是不敢相信。<r />

  <r />

  但是隨著白古王朝那麽傳得沸沸揚揚有鼻子有眼的,讓阿瓦王也不得不相信。<r />

  <r />

  隨即,他麵前就有兩條選擇,第一個選擇就是想辦法避免與大明發生戰爭,第二個選擇,就是想辦法打贏與大明的戰爭。<r />

  <r />

  這兩個選擇,讓阿瓦君臣之間議論紛紛。<r />

  <r />

  很大臣都反對第一個選擇。<r />

  <r />

  並不是他們不知道大明的強大。而是他們有太多利益是無法割舍的。<r />

  <r />

  襄王的崛起,讓北方很多土司都歸順了襄王。這已經影響到了阿瓦的利益。<r />

  <r />

  甚至阿瓦王朝與襄王一直以來的摩擦,就是這種區域利益衝突的縮影。<r />

  <r />

  如果對大明示弱,想辦法避免與大明發生戰爭的話。就要從很多地方做出讓步。<r />

  <r />

  阿瓦王朝的北方疆域一些地方的頭人土司,其實有兩屬的成分。<r />

  <r />

  一方麵他們是大明的土司,另外一方麵他們又向阿瓦王朝臣服。如果阿瓦對大明服軟,那麽這些兩屬之地的土司頭人,很可能會出現變化。不再臣服與阿瓦王朝了。<r />

  <r />

  之前說過,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政權結構,他們都是一個核心區域,外加很多輻射區域。國王所能高度掌控的也就是核心區域,這個區域一定是興旺發達的,而外圍的地區,都是有各種官僚,王公,諸侯掌控,又很大的自主權力。<r />

  <r />

  說起整個緬甸地區,其實都在大明三宣六慰體製之中。<r />

  <r />

  阿瓦王朝作為其中最強大的國王,天然居有反抗大明這種控製的成分。<r />

  <r />

  很多東西都是不能妥協的,即便是阿瓦王看在阿瓦王朝大局上可以妥協,但是下麵的貴族也不會妥協的。<r />

  <r />

  所以,避免與大明開戰這個選項,一開始就被否決了。<r />

  <r />

  剩下就是如何打贏這一場與大明的戰爭。<r />

  <r />

  大明體量很大,實力很強,這一點阿瓦上下都是有所覺悟的。<r />

  <r />

  無他,阿瓦王朝其實與大明軍隊有一次實質性的接觸,不是別的,就是正統初年王驥平麓川之戰。<r />

  <r />

  當時王驥雖然沒有深入南疆,但是麓川距離阿瓦並不遠,大明與阿瓦之間的戰鬥,他們也算是全程旁觀。<r />

  <r />

  對大明的戰鬥力很有體悟。很多阿瓦老將都還有些印象,隻是他們並不知道,大明的戰鬥力在這幾十年之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r />

  <r />

  大明軍事改革之前,與軍事改革之後的戰鬥力,幾乎不可同日而語。<r />

  <r />

  阿瓦軍隊一切判斷都是基於幾十年前的戰鬥,這一開始就錯了。<r />

  <r />

  不過即便是基於幾十年的戰鬥做出的判斷,阿瓦王朝上下,也知道自己不是大明的對手,他們提出了先發至人的戰略。<r />

  <r />

  就是先覆滅襄國,將大明與緬甸邊界至於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然後轉攻為守,然後大舉南下,一舉覆滅白古,東籲等國,重新完成統一緬甸的壯舉。<r />

  <r />

  雖然在蒲甘王朝滅亡之後,阿瓦與白古兩國稱雄,但並不是隻有這個兩個王國的,東籲<r />

  <r />

  就是其中一個比較大的一個。<r />

  <r />

  如果可以,阿瓦其實不想先打大明,畢竟大明太大了,如果能先拿下白古王朝,統一緬甸的話,他也有對抗的大明的底氣。<r />

  <r />

  隻是襄王對南疆插手太深了,前後兩任襄王都野心勃勃,幾乎無日不想南下。不拿下麓川,阿瓦就要麵對兩麵夾擊。<r />

  <r />

  其次,阿瓦王朝也發現了一個機會。<r />

  <r />

  那就是現任襄王在北京擔任宗正,負責宗人府,主持封藩一事。<r />

  <r />

  而今在麓川主政的是襄王世子。<r />

  <r />

  襄王世子不能說是無能之輩,但是不管對內,還是對外,都不如他的父親那麽令人放心。<r />

  <r />

  自然被人當成了軟柿子。<r />

  <r />

  這個計劃讓阿瓦國王上下都滿意。<r />

  <r />

  在蒲甘王國滅亡之後,整個緬甸範圍之內,抱有重新統一緬甸的想法的國家,也隻有阿瓦了。<r />

  <r />

  並非白古國沒有這個想法。<r />

  <r />

  而是白古國沒有這個實力。<r />

  <r />

  當年四十年戰爭,就是阿瓦為了統一緬甸發起的。<r />

  <r />

  而今距離四十年戰爭,已經有好些年了。<r />

  <r />

  雖然這些年阿瓦也沒有完全修養生息,但是國力也恢複過來了,即便是按照原本的曆史上,阿瓦末期也是一段窮兵黷武的日子。<r />

  <r />

  最後因為戰爭失敗而亡國。<r />

  <r />

  而今他不過轉變了戰爭的戰略,隻是開戰是一定的。<r />

  <r />

  阿瓦很快開始準備起來。此刻汪直還不知道,他來到了印度東部重要的港口,吉大港。<r />

  <r />

  不過,這印度乃是地理上的印度。<r />

  <r />

  因為吉大港在現在不屬於印度,他是屬於阿拉幹王國的。這個阿拉幹王國是占據後世緬甸西南一部分領土再加上孟加拉一部分領土。<r />

  <r />

  吉大港在未來也不屬於印度,他是屬於孟加拉國的。<r />

  <r />

  吉大港是一個相當繁華的港口,不僅僅是一個海港,還通航恒河,這裏就是大名鼎鼎的恒河入海口。<r />

  <r />

  似乎是在白古王朝遇到的善待,讓他有一些大意了。他並沒有做什麽準備,就直接進入了吉大港之中。<r />

  <r />

  想要在吉大港進行貿易。<r />

  <r />

  派人交接貨物,找人賣出這些雜事,自然有人處置,汪直不會怎麽管,他隻是帶了幾個人找了通譯,在港口邊一個熱鬧的地方,打聽各方麵的消息。<r />

  <r />

  汪直聽著聽著,忽然有一個讓他熟悉的名字,傳入了他的耳朵之中,一開始他還以為是聽錯了。<r />

  <r />

  他再三確認之後,終於明白,他並沒有聽錯。<r />

  <r />

  他聽見的的確確就是和碩特汗國,與範廣決戰於拉薩城下的和碩特汗國。<r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