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餘聲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1-01-18 23:30      字數:2729
  第一百一十章餘聲

  寧王屍體已經成為一具焦屍。根本不能確定身份。

  也就是說寧王很有可能假死脫身。

  反正範廣也不敢大大咧咧的承認寧王已死。

  其實大明就鬧出過這種烏龍。某個匪首在某次剿匪之中,已經死了。首級都報功了,結果在幾年之後,再次出現了。

  這不過奪回當年的賞賜而已。

  但是寧王的身份,可非同一般。這個報錯了,將來是可能會殺頭的。

  不過,朱祁鎮對這一個消息並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寧王不是建文,建文生死不明,是一個讓太宗皇帝寢食難安的消息,但是寧王即便是假死脫身,朱祁鎮也不過是付之一笑。

  怎麽,有寧王身份的時候,尚且不行,一個逃脫在外,就有辦法了。

  他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隱姓埋名到死。

  所以,他親手在奏折上劃了一道紅線,將不能確定寧王生死的字句,給抹去了,對懷恩說道“將這奏疏通過錦衣衛渠道,讓範廣看看。”

  懷恩立即點頭不說。

  朱祁鎮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事情到此為止。

  朱祁鎮也不想為區區一寧王耗費精力,他死了也好,沒有死也好。都不去管了。反正朱祁鎮朱筆一勾大明寧王已經死了。

  將來即便再抓住一個寧王,也會以假冒宗室論死。

  這就是假做真時真亦假。

  朱祁鎮之所以如此快的要將寧王的首尾了結,卻也是不想在造成更大的影響了。

  畢竟,宗室造反對朱祁鎮英明神武的形象,還是有一定的損傷的。

  朱祁鎮剛剛將這一件事情處理了,就聽懷恩說“內閣首輔韓雍與威國公王越求見。”

  朱祁鎮立即知道,他們兩個人也是為這一件事情而來的。寧王之亂,前後三個月上下被鎮壓下去,可謂神速。

  但是即便是再神速,也有很多首尾需要了結,必須讓朱祁鎮決斷的事情。

  朱祁鎮說道“宣。”

  韓雍的相貌明顯見老。

  這幾個月對韓雍來說,根本就是煎熬。他在處理藩王之前,是想到藩王會反抗的,隻是萬萬沒有想到藩王會造反。

  滿朝文武也對朱祁鎮的政策頗有微詞。

  在很多人看來,這根本就是流放。

  韓雍承受了內外夾攻的壓力。他之前對內閣首輔的位置還多有眷戀,但是此刻,根本是如坐針氈。

  這種心理狀態,自然讓韓雍衰老加速。

  韓

  雍一進來,說道“臣為陛下賀,江西亂定,乃是陛下天威所致。”

  王越立即附和說道“臣為陛下賀。”

  朱祁鎮揮揮手說道“區區小事,無須多言,坐吧。”

  兩人坐定之後,就開始說正事了。

  韓雍說道“江西巡撫,布政使等大小十幾位官員都罹難,南昌府為之一空,而今南昌亂定,卻不知道派誰去撫定江西?”

  朱祁鎮說道“卿有什麽人選?”

  韓雍說道“西寧侯範廣舉薦九江知府韓文暫代江西巡撫一職,隻是韓文雖然有功,但是資曆有些淺薄了。”

  朱祁鎮看了懷恩一眼,懷恩立即會意,幾步就從後麵長長的書架之中,抽出了一疊文書。不是別的,就是韓文的履曆。

  朱祁鎮的乾清宮,越發好像是一個圖書館了。這裏放的不是什麽經史子集,而是各方地方資料匯總,還有各個問題的來龍去脈。

  人事資料自然是其中一種。

  朱祁鎮看了韓文的資料,看上去履曆還行,笑道“資曆算什麽?他在湖口的戰功,足以重賞,朕用人,可曾排資論輩?如果論資曆,先生也不會在內閣秉政十年之久。”

  韓雍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成為大明首輔,並非韓雍的資曆如何,而是韓王在江西賑災之功。平定大藤峽之功,隨軍撫定交趾之功,等等戰功在一起,才有韓雍在內閣的迅速崛起。

  朱祁鎮其實也明白,韓雍其實也傾向於韓文。不過官場慣例,恩出於上。

  韓雍即便欣賞韓文,也不能做好人,這個好人必須留給朱祁鎮來做。

  王越說道“陛下英明,以韓文之能,江西善後之事,應該沒有問題了,戰後封賞之事,還請陛下裁定。”

  朱祁鎮說道“威國公以為如何?”

  王越說道“範廣天下大將,此事非臣等可以置喙。”

  朱祁鎮也明白王越的擔心,王越已經是身處嫌疑之地了。

  大明而今已經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武臣如果要進入內閣,一般來說都必須是國公爵。而且是必須有戰功的國公爵。

  如果世襲的,沒有什麽軍事能力的國公也是不行的。

  而範廣而今的戰功,讓他到了國公爵位的線上。

  範廣以拉薩一戰成名,封伯。之後到此轉戰,雖然沒有大功勞的,但是小功勞不少,幾十年辛苦,這才晉升為侯爵。

  這就看出來戰爭對於一個將領有多重要了。

  範廣一戰成名,就是伯爵,但是後麵卻要熬上好些年才堪堪到了侯爵。

  這其實也是範

  廣身後沒有勢力支撐的緣故。如果不是寧王之亂太過迫切,範廣距離最近,這一次主戰,也未必能輪到他。

  畢竟寧王之亂這一戰,並不難以平定。

  大明可以平定這一戰的將領車載鬥量。

  也正因為寧王之亂太過兒戲了,才讓王越有些犯難,如果封範廣為國公,範廣的戰功有些弱,但是如果不封範廣為國公,則範廣不管怎麽說,也是平定了一個藩王作亂。

  而範廣封國公之後,就有能力威脅到王越在軍事上的話語權。畢竟比資曆,王越是遠遠不如範廣的。

  朱祁鎮沉吟片刻,說道“追封範廣三代,蔭子,並撥勳田千畝。另,將等江西戰事平息之後,讓範廣去南洋助戰。”

  朱祁鎮也覺得範廣的戰功比起國公還差了許多。所以隻能再其他方麵封賞一二,但是國公卻要等等了。

  不過,朱祁鎮對範廣一個出路。那就是南洋之戰,如果範廣在南洋立下大功,那麽封國公也是理所應當了。

  韓雍又提出一個問題,說道“寧逆家眷該如此處置?”

  朱祁鎮有些答非所問,問韓雍道“各地藩王可曾赴京?”

  韓雍說道“沒有。隻有襄王已經赴京,隻是路途遙遠,算算時間,本月大概就能到了。”

  朱祁鎮心中冷笑,他自然明白,各地藩王都不願意去南洋,去遠封。他們都在觀望寧王之成敗。

  倒不是覺得寧王能成了氣候,他們是想用寧王之亂倒逼朝廷改變政策。

  這就是為什麽很多藩王都暗搓搓鼓動寧王的原因。

  但是而今都塵埃落定了。朱祁鎮自然不慣著這些藩王了。甚至在朱祁鎮看來,寧王之亂,反而是一件好事。

  所謂殺雞儆猴,說實話,藩王是不可能直接殺的,寧王之亂,反而是給了朱祁鎮一個很好的借口。

  朱祁鎮說道“將寧逆一脈壓入京師,等藩王都到了,在做處置不遲,首輔也催一下各地藩王,說朕等著他們的。”

  韓雍說道“臣明白。”

  朱祁鎮說道“威國公。”

  王越說道“臣在。”

  朱祁鎮說道“傳令給太子,讓他一切按照計劃來。還有各地對南洋的輜重運輸,都要恢複過來。”

  寧王之亂對南洋的備戰,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後勤物資運輸上麵,兩廣福建很多物資都停運了,擔心寧王之亂擴大化。需要用這些軍用物資去填補窟窿。

  此刻總算是塵埃落定了。

  王越說道“是。臣立即去安排。決計不會影響南洋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