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會師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1-01-02 22:30      字數:2741
  第九十三章 會師

  渤泥國的主力,已經煙消雲散了。

  在打掃戰場之後,英國公張懋就去了黃家鎮與黃通會麵。

  黃通一見英國公就立即行禮道“下官渤泥衛指揮使黃通見過國公。”

  黃通一舉一動,都符合禮儀,看上去沒有一點點的差錯,似乎眼前不是一個常年在南洋的人,而是在福建長大的人。

  嗯,這是因為黃通雖然一舉一動,都符合禮儀,但是一口福建味的官話,的確讓張懋感到有一些不舒服。

  這個時候英國公張懋自然不會說什麽。而是將黃通一把給扶起來,說道“黃大人乃是此戰第一功臣,我定然會在太子麵前為你請功。”

  黃通連忙謙虛道“國公繆讚,此戰末將隻是盡了綿薄之力,實在不敢當此。”

  黃通很明白,他而今最重要的問題,絕對不是爭功,而是將自己融入大明官僚體係之中。而且他也知道這一次他固然有功,但是功勞絕對不是第一。

  自然不敢惹人討厭。

  一陣寒暄落座之後,張懋直接問道“黃指揮使,你久在南洋,對渤泥情況了解,而今該如何處置為好?”

  黃通也明白昨日的戰況,說道“怎樣為好,卻要看國公想要什麽了?”

  張懋說道“此言怎講?”

  黃通說道“當今這位渤泥蘇丹,也是一個實務的人,大敗而回,自然會改弦易轍,不敢觸怒天朝。”

  “如果他回到渤泥,估計想辦法正要向國公卑辭求和。”

  “如果國公要滅渤泥,卻有些難了。”

  張懋還沒有說話,卻聽汪直輕輕“哼”了一聲,對此不以為然。

  黃通連忙說道“諸位不要小看南洋各國,南洋各國比起朝廷,根本不足為道,一旅之師足以鎮壓。”

  “隻是要滅之,卻有些困難。”

  “渤泥王,五傳至於搏爾基亞,民心早已歸附,渤泥國都臨水,可以稱之為水鄉,河流密布穿過城市,水師臨之,破之不難,隻是之後卻難了。”

  “大明之滅安南,永樂年間三十年不定,而今也是太子出鎮,方才安穩。”

  “渤泥一國之根基,勝於安南,但朝廷對比渤泥的精力,卻遜色於安南,末將不是為渤泥說情,而是即便滅了渤泥,想要列為郡縣,非要陳設數萬大軍不可。”

  張懋聽了,忍不住皺眉。

  他之所以皺眉,並不是為了渤泥,而是為了南洋。

  因為他對南洋的了解,其實很多南洋國家都是類似的。

  說他們弱吧。

  他們的確不強,但是南洋各國大多都是單民族國家,算算國家的曆史或許不久,但也有幾百年了,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文化。

  武力攻破不難,但是如果想納入大明的統治之下,卻是一件難事。

  他直覺的感受,這裏或許會是一個泥澤。

  太子來了之後,想脫身卻是難了。

  不過,這都是後話。

  眼前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解舊港之圍。

  他也沒有滅渤泥的心思,隻能渤泥王識相服軟。並為大軍南征出人出力,張懋自然會放過渤泥蘇丹。

  他說道“黃指揮所言甚是,而今大局為重。其他的事情先放放,隻要渤泥認罪服軟,我也不為己甚。”

  “隻是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平江伯。”張懋立即說道。

  “末將在。”平江伯陳銳立即說道。

  張懋說道“你整頓水師,數日之後,逼近渤泥,讓渤泥王知道什麽事情,該做,什麽事情不該做。”

  雖然黃通認為渤泥蘇丹,這個時候就該想辦法求和了。但張懋也不能全部聽黃通的。如果這個渤泥王有了別的心思怎麽辦?

  還有,他們要是一直拖延怎麽辦?

  所以張懋要打消他所有的僥幸心理。幹脆給他一個城下之盟。

  隻是事情的發展,總是讓人啼笑皆非的。

  雖然渤泥蘇丹並沒有落到了英國公手中,但並不是說明。他就逃出生天了。

  他逃出了英國公的圍剿,卻一頭撞上了,另外一支船隊。

  這一支船隊並不是別人,就是航海侯王英所部。

  卻說航海侯王英,前番已經到了蘇祿。

  蘇祿也算是一個比較強盛的國家,隻是這麽些年不大行了,而渤泥也是在打敗蘇祿的基礎之上,才能算得上強盛。

  不過蘇祿王卻是很有眼色的。

  雖然王英到了蘇祿的時候,已經準備一場廝殺。的確是有一場廝殺,不是蘇祿,卻是蘇祿王向大明求援,請大明出兵平叛。

  在蘇祿蘇丹的幫助之下,王英將激進的回回教勢力一掃而空。

  有蘇祿提供糧草,根本不用多擔心。故而王英以兵貴神速,在血跡未幹的情況之下,就大軍南征,並且令蘇祿世子帶領蘇祿數艘船一並南下。

  自然是有人質的意思。

  隻是王英也沒有想到,他會與渤泥蘇丹一頭撞上去。

  開始的時候,王英並不知道這船隊是什麽人。但渤泥的蘇丹卻看出了乃是大明的船隻,二話不是就跑。

  他一跑,王英

  自然分出人去追了。

  在大海之上很多追逐戰,都是無疾而終的。隻是不知道是他們慌忙一夜,此刻士卒疲憊,還是渤泥蘇丹的運氣用盡了。

  居然被追上了,然後被大明水師在跳幫戰之中獲勝。

  這才知道,居然是渤泥蘇丹所在,也明白之前發生了什麽事情。隻是唯一遺憾的是,渤泥蘇丹死了。

  在亂戰之中,不知道從什麽地方飛來的一顆流彈給打死了。

  王英有了張懋的蹤跡之後,立即來與張懋匯合。順便將渤泥王的人頭帶上了。

  張懋這邊剛剛議定,聽外麵人來報,航海伯王英所部到了,也是大喜過望。

  畢竟張懋而今可以說是萬般小心,畢竟,他也算是孤懸於南洋,距離他最近的朝廷人馬,就是被圍得死死的舊港城中。

  方圓數百裏之內,茫茫海域之中,幾乎都是敵人。

  而今王英來了,這種清軍就得到了緩解。

  隻是好消息與壞消息一並來了,不過一會兒,張懋就看到了渤泥蘇丹的人頭。一下子高興的氣氛變法凝固起來。

  張懋苦笑說道“黃通,你對渤泥有些了解。你看而今有什麽辦法嗎?”

  黃通愣神片刻,嘴巴張合幾次,最後才重重一歎,說道“國公,而今我們陛下攻破渤泥了。”

  “渤泥一國,行封建之製,將國內土地分給各個大臣。渤泥王室已經五代為王,根基穩固,雖然之前一戰,渤泥王室精銳喪盡,但是隻要渤泥王還在,就足夠穩定渤泥。”

  “隻是渤泥蘇丹一死,人心紛亂,恐怕要亂上好一陣子。朝廷想招徠,也不知道該招徠誰了。”

  一戰之後,渤泥王室本來就成為一個空架子,但是雖然是一個空架子,但是名望還在。但是渤泥王一死,連名望都不在了。

  別的不說,單單是渤泥王的後宮之中,都是各大家族的女子,她們說所生的兒子到底誰登位就不好說了。

  都要打一仗。

  至於其他各大臣對渤泥王位有了野心,更是有各種異動,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

  或許有人說了,他們這不是要亂一陣子。

  朝廷自然可以直接去舊港。

  但是有幾點必須要考慮的。

  首先,渤泥王一死,朝廷與渤泥一國的仇就結深了。其次,渤泥的局勢如果沒有外部力量幹預,或許會亂上一陣子。

  但是如果有外部力量介入?

  前文已經說過,渤泥王室是與滿刺加王室之間聯姻的,以滿刺加的影響力介入渤泥,估計局麵很快就會平定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