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南洋第一戰 : 舊港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1-01-02 22:30      字數:2732
  第八十三章南洋第一戰舊港

  施長安畢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這一件事情雖然有些出乎預料之外,但是不至於讓施長安亂了陣腳。

  施長安說道“現在什麽也不用說了,準備打仗吧。”

  他對打仗這一件事情,還是有些信心的。

  舊港城池堅固,本來建立在一處高地之上,外圍都是護城河並外大河相連,平日裏這就是物資主要通道,但是而今卻成為最堅固的防禦措施。

  更讓施長安放心的乃是城頭的三十六門重炮。

  雖然朱祁鎮對舊港有很多的支持,但是重型火炮,這樣的軍國重器,從來是不會輕易出境。

  這三十六門重炮,花了施長安幾十萬兩銀子,不僅僅是買炮的錢,還有打通關節的錢。

  這三十六門火炮分布在四麵城牆之上,是在施長安心中的定海神針。

  有這三十六門大炮在,在加上舊港堅固的城牆,不管敵人來多少,施長安也能守的住。

  隻是,他卻擔心,長期圍困。

  舊港畢竟隻是一座城池,缺乏有力的支撐,至於城外的大部分村莊都是土人的,漢人居住在城外。

  當舊港被包圍的時候,外麵的村落,怎麽可能為漢人賣命?

  他能指望的援軍,隻有大明官軍了。

  所以,他心中很明白,這一戰的關鍵並不是舊港,而是大明什麽時候南下。

  立即求援,才是頭等大事。

  所以他當今立斷安排下來各種事情,征發施家子弟,並將漢人船隻與人手一並征召了。

  畢竟施長安在海商之中,也算是老前輩了,他們紛紛凜然聽命。

  不多時,施長安已經整頓出五萬壯丁了,並大開武庫,分發武器,大量火器都被安置在城頭之上。

  在平時的時候,整個舊港隻有數千常備軍,但是幾乎在舊港的每一個漢人男丁都要訓練打仗。

  所以才有施長安一聲令下,裝備了五萬大軍。

  當然了,這種情況,並非施長安有什麽遠見卓識,而是舊港在南洋的尷尬地位造成了。

  而且施長安經曆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舊港曾經被圍城好幾次,不過更多是海盜。那個時候還能以大明的名義向南洋各國求援,但是而今卻是數次來援的滿刺加來攻。

  卻是最危險的一次。

  施長安將所有人打發下去準備開戰的時候,獨獨留下了一個不起眼的人。

  這個人一身綠袍,就知道是一個小官,當時很多人也沒有在意他。但是這個不被所有人在乎的人,不是別人,就是新科進士楊廷和。

  楊廷和乃是新科進士之中最小的一個人,登科的時候才十九歲。

  朱祁鎮當時就注意到這個名字,就將新科進士之中抽調一批到太子名下聽用。其中就有楊廷和。

  畢竟朱祁鎮已經老了,五十多歲的人了。

  等楊廷和成為獨擋一麵大臣的時候,他也用不了,還不如給太子用。

  太子到沒有重用楊廷和,而是覺得楊廷和年紀太小了,才二十出頭。所以就讓楊廷和在他手下打雜。

  隻是這一次出使南洋,其中出使舊港更是重中之重,其餘宣旨的不過是傳達命令而已。而去舊港傳旨的,還要肩負特殊使命。

  這個使命就是確保施家發揮作用。

  所以,這個任務還是比較重的,此刻的楊廷和還不是後世老奸巨猾的大臣,不過是一個壯懷激烈的年輕人。

  他見自己在太子門下嗎,得不到重要,就請命出使舊港。

  太子門下其他人重要的幕僚紛紛不願意去,於是太子也就點了楊廷和。

  施長安重重向楊廷和行了一禮,楊廷和見狀,立即上前一步攙扶起施長安,說道“老大人,何須如此?”

  施長安說道“舊港城防堅固,一時間老朽並不擔心,但是滿刺加勢大,一旦長期圍城,舊港卻是吃不消的。畢竟這一件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舊港根本沒有準備。”

  “舊港生死存亡,就寄托在朝廷援兵什麽時候到了,老朽還請楊大人,為了舊港百姓,速速回國,向太子請兵。”

  楊廷和說道“這個自然。不過我不會回去的,太子派本官來,自然是為了曉諭舊港百姓,讓知道舊港雖在海外,但是太子與朝廷從來沒有忘記他們。”

  “越是危機關頭,本官就越不能走。”

  “請大人放心,我的隨從之中有很多精通航海的人,定然能將消息送到的,而且即便我們送不出消息,南洋衛也會將消息送出去的。”

  楊廷和被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充斥著,而且他也知道,這是一個立功的好機會,別的不說,隻要舊港解圍之後,楊廷和絕對能從七品提到六品。

  他並不是完全為了這個,更是為了少年人的意氣,絕對不做臨陣脫逃的人。

  施長安又勸了幾次,楊廷和不為所動。

  施長安隻能派了楊廷和的從人回去報信,又從舊港漢人海商之中,挑出幾個赫赫有名的人派出去報信。

  隻是慢了一步。

  隻有兩艘船回來,卻是半路之上遇見了滿刺加船隊的攔截,衝不過去,隻能回來了。舊港出海,正對的就是邦加海峽,乃是邦加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海峽兩端被滿刺加的船隻擋住了。

  想要衝出去非常難。

  施長安也微微吃驚。

  他萬萬沒有想到,滿刺加人來的這麽快。

  很快,舊港施家與滿刺加第一戰就河口展開了。

  舊港本來是臨海的,但是隨著河流攜帶泥沙不斷的衝擊之下,海岸線滾滾向外。舊港也就不臨海了。

  不過,這個時代這種形式不僅僅不是劣勢,甚至還是某種優勢。

  畢竟這個時代的船隻都很小,吃水並不深。

  而在河道之中,能夠有效的降低海浪,還有海中某些生物對船隻的腐蝕。一般來說木船隔上幾個月都要在淡水之中泡泡才好。

  至於海上大風暴更是能有效的抵擋。

  等滿刺加船隊到了,自然要順著河流而上。

  施長安雖然對舊港城池與火炮充滿了信心。但是不可能完全的放棄舊港外圍,於是乎,南洋第一戰,就在舊港外麵的河道響了。

  舊港的船隊先是在河口,與滿刺加船隊大戰數日,屢挫滿刺加軍隊。

  但是戰到第三日,舊港的船隊卻抵擋不住了。

  舊港船隊之所以能支撐住,卻是因為舊港的船隊不僅僅是舊港的戰船,或者說除卻大明,以及少數幾個國家之外,很少有專門的戰船。

  大多數戰鬥都是商船改造成為戰船的。

  所以舊港船隊除卻少數幾艘戰船之外,全部是商船臨時改造的戰船,同樣,滿刺加也是如此。

  這一戰不僅僅是大明與滿刺加,淡目的戰爭,還是漢人海商與回回海商的終極對決。

  不要覺得回回海商很弱,他們的弱,是要看與誰比的,與大明一個王朝相比,自然是弱的,但是真正的說起了,這些海商聯合起來,足夠在南洋滅一個小國了。

  否則回回教是怎麽一一個覆滅印度教國家,成為南洋的主流?

  漢人的根基比起回回商人還是太淺了,連續三日鏖戰,雖然沒有大的敗績,但是舊港已經吃不消了。

  無他,舊港城中的漢人壯丁數量是有數的。死在海戰上麵多了,守城的就少了。

  雖然舊港船隊之中大多都裝備火炮,在火炮裝備數量上是超過滿刺加船隊,但是雙方形成不了代差。

  不過漢人海商船上有炮,回回海商船上就沒有了?

  造炮,隻要不是幾千斤的大炮,其實並不是什麽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