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見汪嶽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2-26 00:05      字數:2679
  第六十一章見汪嶽

  汪嶽見到朱祁鎮的時候,卻是夜裏朱祁鎮在船上休息的時候。

  之所以朱祁鎮白天不能見汪嶽,是因為汪嶽的資格不夠。

  雖然以朱祁鎮的意思,汪嶽在江南這一些事情結束之後,就會升任少府丞,也算是與九卿一個序列的重臣了。

  但是汪嶽不是科舉出身。自然飽受歧視。

  這種禮儀上的事情,朱祁鎮不在乎,但是很多大臣都非常在乎,視為禮儀之大節,朱祁鎮也就沒有在這些事情上多做糾纏。

  於是在朱祁鎮入睡之前,接見了汪嶽。

  朱祁鎮劈頭就問汪嶽道“從南京挪用八百萬兩,出了什麽事情沒有?”

  汪嶽說道“啟稟陛下,一點問題都沒有。”

  說實話,汪嶽敢一下子從南京這裏挪用八百萬兩,著實將朱祁鎮給嚇了一大跳。

  朱祁鎮豈能不知道,在少府銀行上躺著太多的資金了。

  少府銀行而今主要經營還是異地存取,金銀銅錢兌換。至於放貸金額並不多。這還是汪嶽以他在徽商之中的身份,才放出去的貸款。

  並不是說這個時代就沒有人貸款了。

  前麵也都說了,這個時代利息是非常高的。即便是有朝廷的三令五申,利息不能超過本金,等法條,但很多時候都限製不過下麵的瘋狂的高利貸。

  不過,即便如此,地主放貸給佃戶,士紳放貸給百姓,倒是很多,但是如果經商的話,一下子貸款不少,卻很少。

  即便有的話,也是在相互圈子裏麵。

  因為即便是後世,放出錢的,還有大量的壞賬的,而在這個時代,又是走南闖北的商人,以這個時代交通條件,隻要一跑,誰還能找到不成?

  唯有在自己小圈子裏麵,知根知底才肯放貸。

  既然大量放貸不大可能,那麽同樣的事情,利息也很少,甚至沒有。一筆錢從南京北京,要在賬上待一段時間。還要交手續費。

  甚至有些人發現大筆交易代著錢並不方便。幹脆讓這些錢在少府帳上待著,等用的時候,再來取。甚至有些人幹脆在少府銀行交易。

  這也方便存取。

  當然了,後者而今還不是主流。

  而這些錢,就是沉澱在少府帳上的錢。

  而南京作為大明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個南方僅次於蘇州的大城市,賬麵上自然沉澱了大筆銀兩,甚至比北京還要多一點。

  畢竟從地理上來說,北京還是太北方了一點。

  而南京卻是坐長江,望運河。四通八達。幾乎在大明水路中心地帶,南京賬麵上沉澱資金,幾乎是全國最多的。

  朱祁鎮並非不知道,這裏的錢能夠暫時挪用。但是因為大明寶鈔破產的原因,這種金融上的事情,朱祁鎮自然是慎重之極。

  隻是萬萬沒有想到,汪嶽就已經先斬後奏了。

  朱祁鎮還是不放心,讓汪嶽拿來賬目,他令懷恩與他細細對了帳,這才放心下來,他隨即對汪嶽說道“汪卿,朕對銀行是寄以厚望的。冒險的事情,就盡量少做。”朱祁鎮隨即話語一轉,說道“不過,也不能因噎廢食,大筆銀錢落在少府帳上也不是一個浪費,你也擬定一個章程,看看少府這筆錢應該怎麽用,才沒有風險。”

  “記住,最重要的是風險,卿不要做南宋賈似道,前朝阿合馬。”

  汪嶽聽了之後,心中頓時激動起來,立即行禮說道“臣定然謹記陛下之言。”

  汪嶽從來是以儒生自居的,經史自然是讀過的。

  自然也知道賈似道與阿合馬是什麽人物。更不要說,大明距離前朝也不過百餘年而已。說起來,這些人物,就好像我們這個時代談論曾國藩左宗棠一般。很多事情還有流傳,甚至比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了解的更多。

  賈似道乃是南宋最後一位宰相,被人稱為奸相,但雖然不能挽救南宋之衰亡,其實也很有能力的。

  但是賈似道乃至南宋的失敗,卻源於財政製度的破產。賈似道讓南宋盡失人心的舉措就是公田法,就是發現紙幣賣土地,然後以土地為本然後再發現紙幣,其實就是一個空手套白狼的事情。

  而宋代對武將向來是在地位上壓製,在財富上卻優容。但是賈似道這樣做,卻一下子將大量武將給得罪了。

  但是賈似道這樣做,卻也是因為南宋麵對元朝的強大的軍事壓力,不得不出此下策。

  隻是最後,賈似道最後的努力帶著十三萬大軍,戰敗長江之上,賈似道在流放中被殺。

  而阿合馬卻是忽必烈的財臣。

  他同樣是發行紙幣,大量收刮錢財為元朝的軍費。弄得怨聲載道,讓太子真金聯合大臣在半路刺殺,最後忽必烈也不得不定罪。

  這兩人說起來都沒有什麽好下場。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兩人都是當時第一流之人物。

  汪嶽內心之中有深刻的自卑。

  就是

  科名之上的自卑。就好像是一個三流大學的畢業生,進入世界最頂尖的企業,麵對大量哈弗,劍橋的畢業生,他內心之中定然有一種證明自己的想法,證明自己並不比他們差。

  而今朱祁鎮這一番話,其實在暗示汪嶽,他有重新發起寶鈔的想法。而將來承擔這個事情的人就是他。

  這樣主持大明財政大權的機會,即便是有風險,也是汪嶽一直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

  朱祁鎮點點頭,就將這一件事情掠過去了。

  雖然朱祁鎮已經將大明的錢製,確定為銀幣與銅錢的複合體係,但是朱祁鎮始終相信,大明經濟發展之下,未來的大明一定會需要紙幣。

  但是,朱祁鎮對重啟大明寶鈔卻沒有什麽想法,畢竟大明寶鈔的信用破產,而今還讓很多人心有餘悸。

  朱祁鎮現在推行,自然是事倍功半。

  這不過是一個閑手而已。如果遇到財政危機,或許能拿來用,如果一切順利,這一件事情就放放也無妨,或許汪嶽製定的章程,隻能留給子孫來用了。

  現在能夠推行的僅僅是銀票而已,距離真正的貨幣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朱祁鎮將話題轉移到江南的情況之上,說道“你在江南也有一年了,江南的底細摸清楚了嗎?”

  汪嶽說道“已經摸清楚了。江南富甲天下,底子很厚,自從陛下馳廠禁之後,江南各府縣都有興建,大小有數千家之多。雇工在一百萬人到兩百萬人上下。具體數量臣還沒有查清楚。隻是臣擴建江南織造,吃下徐家大半產業,而今江南織造局下轄的工人,已經有十萬上下了。其中大半都是女工。”

  “江南四個府衣被天下,絕對沒有問題。甚至江南這幾年銀價大漲,有銀荒的苗頭。”

  朱祁鎮說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好一個江南。”

  朱祁鎮為了解決銀荒問題,有很多舉措,比如從日本大量引進白銀,每年最少有二三百萬兩,最多的時候有五百萬兩,而在大明內部開放礦禁之後,也有很多銀礦得到了挖掘。這個一部分的產量,卻不大好統計,因為有大量的偷稅漏稅,如果按官方的去統計,那才是有問題了,更不要說,還有源源不斷的銀兩從海外而來。

  而今雖然沒有與西方人貿易,美洲銀礦並沒有發掘,但是並不意味著,海外就沒有白銀流入大明,同樣雖然與瓦刺打打停停的,但是與瓦刺貿易也有大量的白銀流入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