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徐春申之死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2-18 00:08      字數:2743
  第三十章徐春申之死

  王恕聽了,心中暗道“好果斷。”

  他想過陸麟來了之後,會說些什麽,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如此幹脆利落。將徐春申當成了犧牲品。

  說實話,徐春申的家財,也真是一塊大肥肉。

  如果朝廷能一口吞下去,可以頂好幾個省的賦稅。可以緩一時之急。

  隻是比起長久的商稅,徐家的家財也不算什麽了。

  再說了,朝廷也不可能一直抄家啊。

  王恕說道“徐賊有今日,乃是朝廷教化,四海升平,方有此賊起家之資,此賊非但不感恩戴德,與朝廷共度時艱,反而貪汙尺寸之利,鼠目寸光,方才有今日之禍,非但數代家業,委於人手,連項上人頭,都不能保全,豈不可歎可惜?陸先生,覺得是也不是?”

  陸麟深吸一口氣,嘴唇有些發白,說道“是。”

  陸麟用腳後跟也能聽出來王恕的指桑罵槐,將“徐賊”這兩個字,換“陸賊,”或者其他某某賊,也是完全合適的。

  甚至徐賊本身卻有一些不合適。

  徐家固然是數代經商,徐春申父親也是鹽商。

  但是徐家父祖一輩,不過是尋常商人而已。是大明最普通的商人之中一員,也是徐春申才一躍成為大商家。

  哪裏來得數代?

  但是這些話對江南士紳來說,卻是無有不中。

  江南士紳之中,但凡有一點底蘊的,大多是靖康之難後,在蘇杭地區紮下身家的。豈止是數代,如果陸家這些江南土著,根本是從漢代就有,數十代都有了。

  其中裸的威脅之意,再明顯不過了。

  而陸麟更明白,蘇州城之中三營士卒,更是磨刀霍霍,讓這一件事情,不僅僅停留在威脅之上。

  陸麟其實內心深處,一直覺得王恕大概是不敢殺戮士紳,但是,他卻不敢冒險。

  祖宗數十代之基業,豈能亡於今日,賭贏了倒也好說,但是如果賭輸了該怎麽辦?

  他賭不起。

  陸麟心中,萬般委屈,還是說道“大人所言極是。”

  “我等世受皇恩,而今朝廷有用我等的時候,自然要竭力以赴。”

  王恕說道“那商稅的事情?”

  陸麟說道“一切聽大人吩咐。”

  王恕心中鬆了一口氣,說道“陸先生,果然是深明大義。”

  隨即下麵的談話之中,劍拔弩張的氣氛,就少了許多。

  王恕將陸麟打發走之後,等張禮送來徐春申的口供。

  王恕一看,有數

  指之高。細細看去,卻是徐春申事無巨細,將不知道多少人給拉下水了。什麽該說的,什麽不該說的,全部說了出來。

  上至北京,下到鬆江,不管是官場的,還是地方士紳的黑材料,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在錦衣衛的刑罰之下,徐春申又能保守住什麽秘密?

  王恕看了,也是義憤填膺,特別是對陳鉞的很多黑材料,心中暗道“這江南四府,簡直爛透了。”

  王恕也是用了好大力氣,才壓製住王恕要清理江南官場的想法。

  這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江南之富饒,以這些官吏的權力,隻需稍稍動動手,就能有源源不斷的錢財流入囊中,能堅守本性的人,又有多少個?

  隻是王恕很明白,他是來做什麽的?

  他是來推進商稅的。

  商稅的征收才是當務之急。這些事情,是要放放的。

  但是放放不代表不追究。

  他召來錦衣衛,將這些東西全部封存,送往京師。事情可以不處理,但不能讓陛下不知道。

  隨後他以欽差的名義,判徐春申,傷害人命,令人發指,處以極刑。並且,不申報刑部,不等秋後,擇日棄市。

  這也是給江南士紳一個定心丸,為這一件事情畫一個句號。

  徐春申還是很有人脈的。

  所以,還沒有到行刑的那一日,就有人將消息夾在米飯之中,送了進來。

  徐春申此刻遍體鱗傷,看上去奄奄一息,但是卻沒有傷筋動骨。如果他能出去,隻需將養數日,就能好起來。

  隻是看上去有些淒慘而已。徐春申卻沒有出去修養的機會了。

  他當日在錦衣衛的刑罰之下,一一招供,其實也已經知道,他沒有活著出去的可能了,這個結局無非早晚。

  甚至他當初起家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

  比起,那些被他用種種手段消滅的競爭對手,他的報應來的並不是太早的。

  他叫了獄卒,說道“有勞,送來一些筆墨紙硯。”

  而今的獄卒已經是國家編製的吏員,但是依然擋不住徐家的銀彈攻勢,雖然放他走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其他方麵稍稍放一下手,卻是可以的。

  片刻之後,徐春申接過文房四寶,一個人往硯台之中倒了一點清水,一隻手捏著墨柱,一隻手撩著衣袖。

  緩慢的一下接著一下的磨著。

  一時間,無數畫麵從他腦海之中略過,是他如何從父親手中,接管不過千餘兩家產的家業,如何豪賭鬆江的食鹽專賣權,如何用各種手段,喂飽大大小小的官員。

  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名滿天下,他自覺比之沈萬三,也不差不少。

  隻是卻落得如此下場。

  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他捫心自問,後悔嗎?

  大多數事情是不後悔的,他不後悔用陰狠手段,對待競爭對手,不管少找人截殺,還是買通官員陷害。

  因為大家商場之中廝混的,真正能坐大的,誰又比誰幹淨?

  假如,他不幸失敗。而今關在這裏的,也不過是一個李某,王某,或者沈某而已。不會有任何改變。

  一模一樣的罪行,就能掛上去。

  但是有一件事情,現在想來卻是後悔的。

  就是後悔不讀書。

  後悔覺得四書五經是迂腐之言,沒有心思下力氣讀書,隻覺得自己見識超群,看不起朱熹的陳腔濫調。更喜歡商海搏殺,賺錢的機會。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他才真正明白。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這個國家真正的統治者,就是讀書人。而不是商人。

  他縱然有千萬兩的家產,也不過死的更快一點而已。而汪嶽當初如果不投入少府門下,而今汪嶽在商場之上的成就,身家千萬未必不可能。

  但是而今汪嶽家族不過是之前留下的底蘊,幾十萬兩而已,但是而今的汪家不比徐家強上太多。

  徐春申輕輕一歎,隻覺得手上一濕。

  卻見不知道什麽時候,墨已經滿了。

  徐春申捏筆片刻,給妻兒留下一封遺書。

  他遇見到他或許會被抄沒家產,但是決計不會讓妻兒一並牽連,王恕雖然難講人情,但是還是有原則的人。

  他隻有妻子知道暗語,將他專門留下的幾處錢財,告訴了她。

  並不多,大概十萬兩上下,隻要不大手大腳,足夠子孫數代生活了。

  在最後,徐春申叮囑他們,不要為他收屍,立即離開鬆江,不要管鬆江的家業,去河北落戶。隱姓埋名。

  從今往後,不要經商,不許經商,後世子孫有經商的人,逐出家族。

  一定要讀書,一定要讀書考功名。

  徐春申越寫越激動,最後留下一行字,這一行字寫悲憤之意,躍出紙麵,似乎是徐春申一輩子經曆的凝結。

  那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十個字,看似尋常,但是真正了解的人,才知道,這是用血寫成的。

  知者知其血淚,不知者,不過說其學究而已。

  遺書寫完,送出監獄之後,徐春申終日閉目呆坐,不言不語不行,身未死,心中卻早已如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