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工部經費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2-18 00:08      字數:2694
  第一百五十七章工部經費

  而且這兩百萬兩,相當一部分是用糧食發放的,特別是百官俸祿之上,朝廷以及是用銀糧並行。

  如此一來,戶部更多可以用糧食了支出了,節省了銀子。

  畢竟糧食運輸到外地還是有很多耗損的。

  別的不說,縱然有馳道,但是從北京運輸糧食到洛陽,也要消耗不少,最少馳道修繕,維修,乃至於馬匹的消耗,也是要折算在內的。

  作為老戶部劉定之,在他麵前誰也不想玩貓膩,三下兩下,原本各部門的常規用度都敲定的七七八八了。

  百官俸祿再加上一些封爵的俸祿。總共在三百萬石糧食,二百萬元上下。

  當然了,在這個時候,朱祁鎮也大肚的免去了朝廷本應該送進內庫的金花銀在兩百萬兩上下,一百萬兩出自江南,一百萬兩是出自海關稅。

  剩下就是大頭了。

  朝廷本來養兵的費用就不低。

  因為甲胄,營房,等投入都是一次性的,不用每年都要增加,除非武器上更新換代,但是朱祁鎮也沒有那麽多錢,而今的京營的武器,雖然每年有折損,但是依舊是當初打瓦刺的武器。

  故而,有所壓縮。

  每年八百萬兩。

  劉定之為了節約,還是以錢糧各半的費用發放,四百萬兩再加上一千二百萬石糧食。

  而今的糧價持續走低,雖然不能到了每一元四石糧食的地步,但是三石卻是足夠的。如果不是因為西域用兵的消息,糧食價格上漲,而今糧價也不會到一元三石的地步。

  如此一來,朝廷所支出維護費用,也就有六百萬元,一千五百萬石糧食。

  如果不是大明以京師為中心,再加上天津聚集了太多的工業,這樣的出糧食,會引起糧價大跌的。

  這也是不得已。

  如果平日一般來說銀糧發放的比例是可以調整的。

  但是而今用錢的大頭是在西域,從這裏運輸糧食到西域,消耗太大了。隻能盡可運上前方是銀元。

  當然了,這或許造成前線糧價騰高。如此一來有足夠的差價,自然有人願意運輸糧食到前線去。

  至於其餘的副作用,也就不管了。

  這也是西域用兵的最大的難處,後勤問題。

  大明從來不擔心打不過瓦刺,唯一擔心的是在西域維持大兵,實在太艱難了。二十萬精銳在西域就能橫掃一切,但是維持二十萬精銳士卒的後勤,就足夠讓大明西北百姓喘不上氣來了。

  如果僅僅看這個,似乎朝廷是遊刃有餘的。

  朝廷常規開支,不過支出了六百萬元,加一千五百萬石糧食。還有一千四百萬元,再加上一千萬石糧食,足夠支持大軍征伐了。

  但問題是,工部開支。

  李永和說道:“工部正在進行的工程有三大工程,第一就是西北馳道工程,而今已經修建好了,北京到徐州,徐州到洛陽的馳道。正修建洛陽到西安段,這一段估計在今年能夠修建好,隻是下半年修建西安到蘭州段卻不大好辦了。”

  朱祁鎮也知道,從洛陽到西安,雖然有種種問題,但是大體上還是平地,但是從西安到蘭州段,就要翻山越嶺了。

  這是一個非常費錢的事情。

  朝廷之前在草原之上修建馳道,總體上來說,翻過燕山的段的費用乃是平地的三倍,甚至更多。且不說繞道的事情,即便是修建好之後,這裏的車站密度要比尋常多上不少。而在山區之中維持這些車站,耗費更是不少。

  當然了,這種種費用再多,也比推著馬車直接翻山要好太多了。

  這個工程是不能砍的。

  無他,這個工程是支撐西域之戰的關鍵,甚至如果這一條馳道修建好了。很有可能西域之戰的經費就能直接折半了。

  李永和見朱祁鎮沒有說話,就繼續說道:“第二個工程,就是長江沿岸的大堤。特別是荊州大堤。”

  “這是工部都水司統計天下洪水易發之地,所做出的統計,淮河工程太大,臣不敢輕舉妄動,但是長江沿岸險要之處,卻可以一一修繕。長江荊州大堤,僅僅是其一。”

  朱祁鎮也知道,雖然這個時代,長江發洪水的時候並不是太多的,但是荊州這個地方卻是一個例外。

  一旦發洪水,荊州一代就是千裏澤國,這一點也不得不注意。

  李永和說道:“再有就是寧波,鬆江等府縣的海堤工程,這幾年,各地屢屢有報,海潮侵蛀地麵,淹死人獸雲雲。工部都水司派人丈量,共計需修建海堤九萬丈,寬兩丈,高七尺,全有石製。足夠防範海浪內侵。”

  “此三項,大體需要六百萬兩有奇,其中馳道需要三百萬兩有奇,荊州大堤需要一百二十萬兩有奇,海堤工程需要一百八十萬兩有堤。”

  朱祁鎮問道:“江浙海堤工程,是不是還沒有開始?”

  李永和心中已經明白,朱祁鎮要說什麽了,說道:“正是。”

  朱祁鎮說道:“事有輕重,這一件事情暫且擱置吧。”

  如此朱祁鎮一筆砍下來,一百八十萬兩的款子。

  隻是即便如此,工部工程款也是需要四百四十萬兩之多。

  朝廷那一點錢已經不夠了。

  朱祁鎮心中是有數的。雖然戶部沒有錢了,但是內庫是有錢的。

  此刻少府令石璟,與懷恩兩個人就在角落之中悄悄的落座,但是即便在角落之中,誰也不能忽視了他們。

  無他,內庫到底有多少錢,其實外麵是不的清楚的。

  但是這些大臣們都有一個估計。

  那就是少府之中,最少有一千萬元。

  特別是端木瑞在日本做的事情,連劉定之都稱一聲幹吏。絕非浪得虛名的。

  端木瑞來到了日本之後,日本連續爆發了好幾場戰爭,比如大內氏與細川家的戰爭,畠山家的內戰,還有一些地頭反叛大名的戰爭。

  日本在應仁之亂之後,進入戰國時代,這是所有日本曆史學家的共識,而在這個時代爆發的尤其猛烈。

  在曆史上足利家還想過重振。但這一次他們出賣天皇的所做所為,一下子打碎了所謂大義名分,足利家如果不是有足夠的明軍在京都駐紮保護。

  足利家能不能維係下去,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在很多人眼中足利的光環再也沒有神聖可言,足利家就成為擁有了京都平原地帶的尋常大名而已,甚至他們當初所有的尾張等地,也不為足利家所有了。

  斯波家內部也紛亂頻頻。

  而這些戰爭之中,就有一個總承包商,那就是端木瑞。

  端木瑞雖然不喜歡這樣的事情,但是他從少府出身,來之前朱祁鎮也囑咐過了。這與他想做不想做,都沒有多少關係了。

  如此一來,源源不斷的金銀從各個礦場出來,各地大名還沒有焐熱,就轉到了少府手中。甚至少府還提供了大量采礦技術,比如吹灰法。

  從而讓日本的采礦技術迅速發展,已經達到了曆史上一百年後的水平。這才有源源不斷的白銀黃金流入內庫之中。

  最多的一年,少府單單從日本就獲取白銀達到了四百萬兩之多。

  朱祁鎮為什麽可以大手大腳的花錢的原因之一。

  這邊剛剛敲定了四百四十萬兩之後。又轉到了戶部上麵。朱祁鎮說道:“戶部為什麽要這麽大的款項?”朱祁鎮指著手中匯總賬單,在戶部的名下,有一筆高達一千萬石糧食的賬單。這讓朱祁鎮有些奇怪,這數字有些太奇怪了。太多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