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滿俊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2-18 00:08      字數:2722
  第一百四十九章滿俊

  就在整個南北疆烽火連天,大明在西域的勢力龜縮在伊犁,輪台,高昌,伊州,四城還有一些附屬大小城池的時候。

  滿俊的好日子也過到頭了。

  在二個月之內,西域局勢變化萬千。而吳瑾帶著大軍,也輕裝前行,一日千裏,不過數日,就來到了居延城下。

  隻是居延城雖然不大,但是堅固非常。

  畢竟這裏也是大明對西蒙古控製的戰略據點。就好像是東勝衛一般。而且吳瑾行軍神速,也沒有攜帶火炮。

  麵對堅城,隻能用原始的辦法進攻。

  這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而此刻滿俊卻在長城以南了。

  從居延南下,破長城,直撲甘州府城之下,雖然甘肅鎮而今隻有額兵一萬多員,在甘肅總兵官任壽管理之下。

  任壽乃是正統前期大將任禮之子。

  總體上來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也是難免的,不是說任壽一無是處,但是與他父親相比,卻有些傷任禮將軍之名。

  雖然事發突然,任壽手中兵力並不多,他所做的隻是一件事情,那就是下令各城避城自守。如此一來。

  固然避免滿俊攻克,甘肅這些大城都沒有被滿俊攻下來。

  畢竟,甘肅的城垣還是很堅固的,還有大量火器,吳瑾並沒有多少攻城火器,滿俊同樣也沒有。

  但是如此一來,卻給了滿俊自有活動的範圍。

  要知道,而今的西北可不是當初西北。

  當時的甘肅鎮,其實也就是一些衛所,除卻衛所之外,並沒有太多百姓,即便有百姓也是依附這些衛所生活。

  但是而今的甘肅卻不一樣,作為通西域的最重要的道路。

  有無數商人經過這個,將西北的元氣一點點的恢複過來。還甘州與肅州兩地重新設立的官府。甚至朱祁鎮已經在朝廷上提議,將甘肅從陝西之中分出來,分甘肅省,治所就在蘭州。

  這是一個軍管向民管轉化的過程之中。

  數年太平,甘肅百姓早就沒有當地身為邊地的警醒,麵對這樣的情況,滿俊即便沒有攻下大城,就已經得到了不少物資,還裹挾了大量的民眾。

  滿俊的實力進一步擴大。

  故而在吳瑾攻居延城的時候,滿俊雖然心中擔心,但是卻已經信心滿滿的對左右部落首領說道:“諸位也都知道,這些年朝廷一直從西北往外邊調兵。而且西域大戰不絕,我們隻需卡死河西走廊,受不了的就是朝廷,到了那個時候,就能去與朝廷談條件了。”

  “至於居延那個破地方,我再也不去了,你們誰想回去嗎?”

  滿俊的目光掃過所有人,眼睛之中頗有味道,這些將領,紛紛會意,說道:“我等沒有意義?”

  “好,大丈夫何患無妻。營中的女子錢帛,都歸你們,我分文不取。”

  對於很多亡命徒來說,妻子根本不算什麽,甚至可以說是財產的一部分,甚至很多人要做大事之前,要換-妻子殺之。

  就是為了絕後路,一心一意做大事。

  人的無情,有時候難以用言語說明。

  居延城之中一些老弱之眾,就這樣被滿俊輕而易舉的放棄了。

  安撫了下麵各部之後,滿俊就將馬鞭砸在蘭州左右,說道:“我們就去這裏。”

  於謙在的時候,就是駐節蘭州,一係列水利建設的重心,都向蘭州附近傾斜,這固然是蘭州的自然資源,畢竟經過蘭州的黃河,可不是下遊的樣子。另外就是政治影響力了。

  所以於謙在蘭州的數年,是蘭州崛起的數年。

  這數年以來,新建立的蘭州府,已經是西北第一府,糧食產糧,僅次於關中地區了。甚至甘南一些地方,比蘭州府都差了不少。

  正是因為蘭州富庶,滿俊才將目的選在這裏。

  滿俊大軍東進之後,不過數日。

  吳瑾帶著四萬騎兵,從居延而來。任壽立即出來迎接。

  吳瑾問他道:“賊人在何處?”

  任壽說道:“滿俊賊子,已經往東去了。”

  吳瑾說道:“他東進的時候,你在什麽地方?”

  任壽臉色蒼白,說道:“末將無能無力,實在是兵力不足,一旦輕出。則甘州城恐怕不能保了。”

  吳瑾聽了任壽的說辭,那是半點也不信。隻是心中暗歎一句:“豎子不足與謀。”

  敢打仗的將領,縱然手中有數千人該打還能打的,再加上甘肅並不是別的地方。不客氣的說,九邊地區經過了近百年的磨礪,幾乎每一個壯丁,都可以說是合格的兵源。

  在這樣的緊急情況之下,很多將領都是可以拉出來遠超額兵的兵源的。

  就好像是貓兒莊之戰後,瓦刺大軍南下宣大,真按照兵力來算,很多縣城之中根本沒有額兵,但還不是守住了嗎?

  吳瑾也懶得與任壽說話,他知道任壽完了。這一戰之後,最好的結果,是回北京閑居,傳承任禮的爵位。

  從此不過是一個閑散伯爵。期望今後子孫之中能出一個將才。能夠重振任家的門庭。如果朝廷震怒,任禮一輩子熬資曆打拚出來的伯爵,就要奪爵了。

  吳瑾說道:“你部能抽出多少騎兵?”

  任壽說道:“五千。”

  吳瑾說道:“讓他們跟隨大軍,一並行動。”

  任壽還想說什麽,吳瑾已經揚鞭而去了。從開始到結束,吳瑾都沒有下馬,身後的騎兵更是滾滾向動不斷,一人數馬,不管是吃喝拉撒都在馬上。

  這些人雖然風塵仆仆,麵色全部堅毅如鐵。

  吳瑾與新加入的五千騎兵,已經滾滾向東。

  吳瑾正是知道而今的局勢何等之危機,所以他的打的就是一個快字,今日五百,明日一千。一定要抓住滿俊的尾巴。

  此刻滿俊也遇見了堅強的抵抗。

  不在蘭州,就在蘭州以北的鬆山堡附近。

  鬆山堡顧名思義,就是在鬆山之中的城堡,而這一帶的山脈就被稱為大小鬆山。這裏距離太子所修建的灌溉渠距離並不是太遠。

  隻是滿俊並沒有想到,在這裏地方會遇見抵抗。

  因為蘭州駐軍並不是太多的。蘭州數衛不過二萬多人,但是被調出不少人馬,而今不過萬餘出頭。

  他覺得這些人大概也會與任壽一般出戰的想法。

  隻是阻擋他的卻是寧夏總兵官蔣琬。

  蔣琬乃是第二代定西伯,也就是蔣貴之孫,蔣貴之子死的太早,所以這位置就傳給了孫子,而在正統十四年蔣貴死的時候,蔣琬才十幾歲,先被恩蔭入大本堂,算是太子的學長。

  雖然他並沒有與太子有太多的聯係,在學習之中,並沒有表現出什麽超出常人的地方。故而太子也沒有太看重這個學長。

  但是在之後的提拔之中,太子還是施加了一些影響力。蔣琬資曆夠了,才有寧夏總兵這個官職。

  雖然比不上在京營帶兵,但是在明軍之中,也算是中層將領了。

  不過,蔣琬是一個老實人。

  他沒有太多別的心思,在滿俊之亂消息傳來之後,蔣琬驚召集各部,得兵一萬五千邊軍,聽聞滿俊東來,就帶著本部人馬越境而擊之。

  不錯,往這裏往東一兩百裏左右,才是寧夏鎮的轄區。

  正是蔣琬這種越境出擊,才大出乎滿俊預料之外。

  畢竟,大多數時候,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才是官場常態,滿俊也是在大明官場之中混過的。

  這是違背常理的。

  當然了,不管滿俊心中是怎麽想的,而今蔣琬都給他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讓他頓兵鬆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