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東征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2-18 00:08      字數:2785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東征

  一夜過去之後。伊王以忠國公石亨的女婿的身份,大明親王的雙重身份終於整合起了大軍。

  雖然大軍之中內部矛盾還是有的。

  但是在這種危急關頭,大明在西域最大的重兵集團,終於有了行動能力。

  伊王的決斷也是非常之簡單。

  他看著眼前所有的將領,說道:“留朱將軍鎮守伊犁,其他各部隨我大軍東征毛裏孩部。”

  此言一出,朱儀先出列說道:“殿下三思,而今瓦刺動向不明。一旦我軍出伊犁,瓦刺大軍東征,伊犁的局麵就不可想了。”

  伊王朱見治說道:“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絲毫時間都不能耽擱。東西兩麵的敵人,總是要消滅一個的。”

  “瓦刺能速定嗎?”

  此言一出,所有的人都暗暗搖頭。

  石亨所部是與瓦刺交戰最多勝績最多的一部,他們大多數都參與了燕然之戰,是大明最好的騎兵。

  如果不是石亨的個人原因,這一支騎兵本來要留在京營之中,坐鎮中樞,威震四方。而今卻隻能鎮守西域了。

  但是正是因為與瓦刺交手最多。他們是最了解瓦刺了。

  瓦刺從來不敢小窺。

  從脫歡到也先,再到而今的阿失帖木兒,可以稱得上三代英豪。朝廷動用多少次打擊,都沒有滅了瓦刺。最後不得不與瓦刺議和。

  如果能滅了瓦刺,早就滅了,哪裏等到現在。

  更不要說,僅僅靠伊犁城中數萬騎兵,能做什麽事情?

  伊王說道:“如此之能定毛裏孩部,毛裏孩所部雖然都是蒙古人,毛裏孩也是孛兒隻斤家族,但是他們卻是敗軍之將,為朝廷所用,這才有了尺寸之地,毛裏孩未必能夠統合軍心。”

  “所以,速戰速決,斬殺毛裏孩,安撫各部,解決毛裏孩所部之後,解除了後顧之憂,再回來守伊犁,即便瓦刺介入,也不會出什麽問題了。”

  伊王的聲音微微一頓,說道:“難道而今諸位連一戰定毛裏孩的勇氣都沒有了?”

  什麽樣的將領,帶著什麽樣的兵。

  石亨雖然死了,但是他精神氣質卻留在這一支軍中,伊王如此一句話,這些將領就好像是踩著尾巴的貓,紛紛跳了出來。

  向伊王行禮道:“末將請戰,無須大軍出動,隻需末將本部,足以斬殺毛裏孩。”

  “--------”

  伊王一擺手,說道:“那就這麽定了,除卻朱將軍之外,全軍出動,先破毛裏孩。”

  “越快越好。”

  伊王令朱儀留守,但是他也知道,他統兵之能,是相當差勁的,令老將金凡察,金董山為左右手。

  統領五萬大軍,大軍東征,毫不掩飾的直插毛裏孩所部。

  而這個時候,瓦刺新首都,那黑沙不。各方人士對於西域的局麵,議論紛紛。

  大部分都主張東征。

  原因很簡單。

  對於原來的瓦刺貴族來說,在西征之中有多少勝利,都不足以稱道,唯一東征打回西域,打回漠北。這才是他們魂牽夢繞的事情。

  因為那裏是故鄉所在。

  另外主持東征的一方,就是以回回教的新貴所支持的。

  瓦刺為了在中亞立足,阿次帖木兒主動皈依回回教,並帶動很多瓦刺貴族投入回回教的懷抱,於是得到了很多回回教的支持。

  有了這些回回教的支持,瓦刺在中亞的統治,就穩固了不少。

  如此一來,自然有不少回回教的人士進入了瓦刺的高層。

  他們之所以支持東征,卻是主張聖戰。

  無他,南疆變亂。自然有人來聯係中亞回回。

  這一切一切的決斷都聚集到了阿次帖木兒的手上。

  阿次帖木兒此刻心中也是猶豫非常。

  他與朱祁鎮的年紀差不多,而今同樣是四十多歲了。但是與朱祁鎮卻不一樣。

  朱祁鎮從小就開始鍛煉身體,雖然不求長生不老,但是追求養生之道,就是為了長久的執掌大明江山。

  所以他比看上去年輕多了。

  但是阿次帖木兒卻是在各種風風雨雨之中走到了今日,多少次出現在戰場最關鍵的時候,身先士卒,奠定了瓦刺大勝的基礎。

  但是這一切都透支了阿次帖木兒的身體。

  再加上中亞的醫術,是遠遠比不上中原的,所以阿次帖木兒身體已經每況日下了。

  英雄難見白頭,這也是常理。

  如果阿次帖木兒身體很好,他或許做別的選擇,但是而今他卻不一樣了。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上多久。

  此刻他卻心動了。

  他未必想打下西域,但是如果能將西域打爛,也是一個好辦法。

  如此一來,瓦刺就有了幾十年的太平時間。可以在西麵開拓更多的土地。

  什麽?

  至於大明與瓦刺之間來之不易的和議?

  自然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當初的瓦刺,不過是龜縮在哈薩克斯坦東部狹長的地帶,回旋餘地很小,軍隊不過十幾萬,但是而今瓦刺,卻全有整個中亞,兵鋒出入於阿富汗,伊朗等地,甚至就要繞過裏海向西發展。

  這些年憑借瓦刺火器與戰術,取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早已磨礪出來了。

  而且距離當初讓瓦刺戰死數萬精銳的燕然之戰,已經有十年了。

  瓦刺的元氣雖然沒有恢複到當初的地步,但是再加上各種亂七八糟的附從軍,國力也是相當可觀的。

  所以可以試一試東進了。

  阿次帖木兒想了兩日,下令兵分兩路,分別進軍南北兩疆,一路從伊犁河穀東進,伊犁。

  另外一路卻是翻越蔥嶺,攻南疆四鎮。

  蔥嶺天險自然是關卡重重,重兵把守。但是而今,南疆大亂,正是趁亂取之的大好時機。

  就這樣,幾乎兩場東征同時進行。

  當伊王帶著數萬大軍,進入準葛爾盆地之中,大軍四合,與毛裏孩大軍接近的時候,伊王就接到了瓦刺大軍出動的消息。

  伊王一時間冷汗直流。深吸一口氣,將自己心中的驚慌失措,給壓了下去。隨即將這一封書信,放在燭火之上,一把火給燒了。

  火舌舔在書信之上,同樣也燒在伊王的心中。這種焦灼之感,簡直讓人難以忍受。

  伊王努力平息自己的內心的焦慮。

  下令召集諸將。

  建州侯金凡察為首,紛紛進帳。

  伊王說道:“諸位將軍,而今毛裏孩似乎不想與我軍交戰,而此戰卻拖不得,不知道諸位有什麽辦法。”

  金凡察說道:“辦法卻有一個,隻是太缺德了一點。”

  伊王說道:“建州侯請講。”

  金凡察說道:“放火燒荒。”

  金凡察此言一出,不知道誰說了一句道:“防秋。”

  對這個辦法就是當初邊塞之上,每年秋天必做的事情,也就是防秋,將秋天的草原給點燃了,全部給燒了。

  如此一來,蒙古人就不會輕易南下。

  最多的時候,這一片燒過的地帶有一兩百裏之寬。

  但是地方與地方不一樣,這樣的燒荒放在長城內外,卻不是什麽問題,因為那裏的雨水是要比這裏多的。

  而西域這裏的生態環境,要比長城附近薄弱不知道多少。

  這裏一把火燒過去最好的後果,是這裏的土地要好些年才能恢複過來,更有可能,在沒有草木的保護,就會被風吃成了沙漠。

  如此一來,這裏就不能放牧了。

  所以金凡察才說這一個辦法,太過缺德了一點。

  伊王沉吟片刻,說道:“大軍過來抓了不少俘虜吧。”

  “是。”

  伊王說道:“將大軍要放火燒荒的消息告訴他們,放他們走,讓他們告訴毛裏孩,有本事就繼續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