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2-18 00:07      字數:2716
  第一百三十二章紛紛南洋策

  劉大夏聽了太子對於冕的安排,心中微微有一絲嫉妒。

  如果於冕與太孫搞好關係。能保於家三代富貴。

  隻是很快,劉大夏就將這個心思就收回來了。畢竟這都是將來的事情,他如果能確保太子登基之後,一任首輔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天下好處,也不能讓給賺完了。

  劉大夏繼續說道“再有就是要有實力,殿下純孝之心,自然無暇,但是一旦天下有變,殿下也要有撥亂反正的力量。”

  “這種力量,一曰兵,二曰財。”

  “交趾一省,連同清化藩一十三萬大軍,為太子所有,但與京營六十萬,卻是雲泥之別。”

  “如果擅自擴軍,卻會引得朝野側目。”

  “唯一的辦法,就是征南。”

  “如此引天下大兵於太子之手,縱然是陛下也不可換太子了。”

  張懋淡淡的說道“劉大人,此事休提了。陛下得軍中之心,想以軍中的力量反抗陛下是絕對不可能的,而今交趾一十三萬大軍,真是太子之兵?還是朝廷經製之兵,還是要說清楚的。”

  他轉過頭來對太子說道“殿下,陛下雖然令殿下出外,但是殿下專權一方,是任何外臣所沒有的。這正是陛下對殿下的看重。”

  太子立即說道“劉先生這樣的話,就不用說了。”

  劉大夏立即說道“臣失言,不過,殿下要做事,卻少不了錢袋子,這佛山鐵廠卻是上好的錢袋子,而冼景又送上門來,殿下可有意乎?”

  太子沉吟片刻,說道“此事乃是違法亂紀之事,我如果做了,如何向陛下交代?”

  張懋一聽,就知道。太子是聽進去劉大夏的話了。

  或者說,太子在外時間長了,他心中有些著急擔心了。

  畢竟在曆史上,很多時候,太子長期在外,就是一個廢立的信號。

  雖然朱祁鎮有自己的理由。甚至說給太子聽過,就是要鍛煉太子的,但是有時候真話,反而沒有人相信,更多人的願意去相信真相下麵的真相。

  太子心中這種疑惑一生,自然是各種心思都有了。

  這才有了劉大夏這一番話可乘之機。

  劉大夏微微一笑,說道“這一點,可以讓英國公為殿下解答?”

  張懋說道“劉大人的意思是?”

  劉大夏說道“國公,陛下是不是有經營南洋之心?”

  張懋說道“那是自然。”

  這一

  點是毋庸置疑的。

  當今陛下對南洋的心思,在他剛剛登基的時候就有了。

  劉大夏說道“陛下既然有意於南洋,而今之所以不動,不過是因為內事紛雜,並沒有了結而已,殿下可以用陛下之這個心思,先在南洋布局。”

  “大兵不可輕動,但是其他手段,未必不行,比如賣給誰武器,不賣給誰武器,這其中也是大有講究的。”

  張懋雖然聽出來,劉大夏骨子裏還是剛剛的意見,掌控大軍,以自固。讓皇帝即便想廢除太子,都不能輕易下手。

  張懋並不覺得這有什麽用處。

  因為文臣出身的人劉大夏,根本不能理解大明軍中還有勳貴對皇帝的效忠之心,太子即便是掌控了大軍,也未必能領著這些大軍來對抗自己的父親。

  畢竟大明軍隊幾乎是朱祁鎮在貓兒莊之戰後重建的。

  另外劉大夏想順便將佛山鐵廠納入太子的勢力範圍之內。

  不得不說,很多時候,都是很費錢的。太子的俸祿不少,每年好幾萬石,但是真要說起,這些錢根本不夠。

  張懋對後者並不是太反對的。

  誰也不會嫌錢多,甚至這一件事情,皇帝即便是知道了,也不會有什麽想法,畢竟太子有一兩錢袋子,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張懋更是想起了一件事情,心中就更不反對了。

  那就是占城國的問題。

  占城國在對抗安南的時候,出了大力,雖然這個力量並不是他們想要出的,是不得不出的,但是不管怎麽說,總是要論功行賞的。

  於是占城得了頭彩,很多安南的國土都劃入占城了。有了大明的支持,占城再次強盛起來了。

  隻是這樣的強盛,也給占城帶來不少的問題。

  內部的問題就不用說了。

  外部就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滿者伯夷國王向占城國王求救了。

  前文說過,占城國乃是一個印度教國家,同樣滿者伯夷也是一個印度教國家,雖然而今滿者伯夷很快就不是了。

  因為回回教在爪哇的傳播,回回教徒在上層與下層迅速蔓延開來,並且開始反抗滿者伯夷。

  而滿者伯夷這一代國王,與占城國有聯姻,滿者伯夷王後乃是占城國的公主。

  之前占城被安南打的淒淒慘慘戚戚的。

  滿者伯夷也無心求救,而今占城居然雄起了,滿者伯夷自然將占城當成了救命稻草了。

  隻是而今占城國內部還在議論之中。

  一方麵,乃是占城國一些明白人,自然知道

  占城國的軍隊爛到了什麽地步。打敗安南的戰績,完全是明軍打出來的,占城不過是打下手而已。

  另外一方麵,卻是宗教方麵的。

  很多印度教的人對回回教的淡目王國,很是義憤填膺。一定要讓占城國出兵支援滿者伯夷,介入爪哇戰爭。

  張懋為什麽關注這一件事情。

  因為英國公家族對南洋一直是關注的,包括了英國公張輔,張忠,有父兄之遺誌,張懋豈能不在意。

  而且爪哇戰爭的結果,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如果滿者伯夷沒有外援的話,淡目王國就能霸占爪哇,滅了滿者伯夷。

  這對大明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舊港宣慰司,南洋衛,乃至南洋漢商,最大的對手是誰?就是回回教與回回商人,兩者之間,雖然還沒有撕破臉,但私下的交手,從來不少的。

  張懋自然想要插手其間。

  但是大明不是西洋國家,搶劫就行了,要講大義名分,要講出師有名,很多時候這個名聲都是要給大明內部的人聽的。

  否則就占城而今的國力,隻需出兵一兩萬,就能為大明再多一省,但是交趾十三萬駐軍,卻不能動。

  對於淡目國與滿者伯夷的戰爭,大明插手師出無名。

  無他,滿者伯夷不敢向大明求援。在正統初年威脅大明在南洋統治的是滿者伯夷,隻是風水輪流轉,而今滿者伯夷不行了,他們更擔心,大明來了之後,就不走了。

  要知道滿者伯夷就是當初打敗蒙古軍隊的爪哇貴族建立,從基因之中,就有對大陸國家的警惕。

  不過,他們既然向占城求援了。

  大明就可以接著占城介入。未必希望誰贏,甚至可以說,打得越久越好。

  直接出兵不大可能。

  畢竟這需要北京樞密院的命令,買賣武器,有需要少府的招呼,這都是很不方便,如果佛山武器在南洋的買賣權力,可以掌握在手中。張懋就有了不少活動的自主權力。

  張懋想到這一點,也就不在乎劉大夏是怎麽想的了。他說道“殿下,而今的南洋局勢,大軍南下,有些不合適,但是複製朝廷在日本所做所為卻是可以的,臣以為劉大人所言是可行的。”

  “臣願意上書陛下,請陛下恩準此事。”

  太子說道“好,就這樣辦了。”

  張懋微微一頓,說道“那冼駙馬?”

  太子冷笑一聲,說道“這個人有幾分才能,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讓他先在牢房之中,多待上幾天,好讓他,好好的冷靜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