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1-20 23:55      字數:2748
  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

  足利義政召開了浩大的儀式,來宣告他重返京都。

  各地大名不管想與不想都來到了這裏,向重登大位的幕府將軍慶祝。

  足利義政一時間似乎忘記了,大明的軍隊還在京都之內駐紮。一時間留戀於不斷的政治活動之中。

  此刻他對大明的軍隊有一種又愛又恨的心思。

  愛吧,如果沒有這一支強大的軍隊,各地大名哪裏有這麽服服帖帖的。要知道足利義政在登上大位之後,就與各大名勾心鬥角。

  這或許是足利幕府先天缺陷,足利幕府一開始,就是足利家為尊的一個家族聯盟。足利家並不能完全掌控一切。

  從一開始就這樣,後麵的將軍們,隻能麵對權力一點點從手中漏出的結局。

  恨吧,足利義政作為日本實際上的控製者,其實也不願意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在京都附近駐紮。

  但是而今足利義政無能為力。

  隻能將這一件事情壓在心理。

  京都的雪似乎來得早了一些。

  足利義政踩著薄雪,來到一處房間之中。

  足利義視就在這裏軟禁。

  在軟禁期間,足利義視並沒有做出什麽過激的舉動,而是安安分分的在房間裏麵讀佛經。

  足利義政見了足利義視,兄弟兩人相視很久。

  如果說足利義政對足利義視沒有感情,那也是假的,否則足利義政在自己無嗣的情況之下,為什麽要選足利義視作為繼承人。

  足利義政並沒有沒有其他選擇。

  隻是事情一步步走到今天,有時候隻能說世事弄人。

  足利義政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而足利義視也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

  好一陣子,足利義視才說道“兄長是來送我走的嗎?”

  足利義政長歎一聲,說道“我想過讓你出家,但是並不行。”

  足利義政還真的思考過這一件事情。

  隻是足利義政很清楚,雖然他重返京都之後,但是戰爭並沒有結束,雖然細川家受到了重創,並且讓出了不少領地,得到了削弱的。

  但是如此此刻問誰是日本第一個家族,依然是細川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而足利義政也知道,他不可能一直依靠大明打仗,他也要重建自己的禦家人,也就是直屬於幕府的武裝力量,不想再看見,幕府將軍手中的力量還不如下麵大名的情況。

  這也是足利義政有意將明軍留一段時間的原因。

  在明軍撤出日本之後,不管是不服氣的細川家,還是重新振作的幕府

  旗本,還有各家的矛盾。

  沒有了明軍的鎮壓。

  各種戰事總是要發生的。

  這個局麵之下,足利義政決計不能寬容足利義視,否則足利家內部的不團結,很容易被人趁虛而入。

  足利義視必須為自己所做所為付出代價。

  足利義視對自己要麵對的局麵,早就有所預料,淡然一笑,笑容之中,似乎有幾分禪意,說道“我一直等待這一天,但是臨終之前,有兩件事情。”

  足利義政說道“說吧。”

  足利義視說道“我的家小。”

  足利義政說道“你放心,我會照顧好的。”

  在原本的曆史上,足利義政將足利義視流放,並將他的女兒當成為猶子。

  在中國古代猶子,就是侄子的一種別稱,而在日本卻是類似於義子,有繼承權利,不必改姓,被當成兒子看的親屬。

  對足利義視的家屬可以算相當好了。

  足利義視說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兄長依靠的大明轉敗為勝,但是大明也是老虎,是老虎就是要吃人的。”

  足利義政說道“你放心,我會注意的。”

  足利義視說道“如此請兄長為切錯吧。”

  足利義政看著足利義視的眼睛,忽然有一絲回避,對身邊的伊勢貞親說道“你來吧。”

  隨即足利義政走了出去,將白色的紙門關。

  卻聽見裏麵抽刀之聲,沉重的呼吸之聲,隨即足利義視一聲呐喊,長刀入肉之聲,隨即一陣長刀出鞘之聲。一股鮮血噴射在白色的紙門之上,渲染出大片的血跡,就好像是一團火焰。

  片刻之後,伊勢貞親從裏麵走了出來。

  足利義政看見伊勢貞親身上的星星點點的血跡,歎息一聲,想要說什麽,卻沒有說出來,隻是迎著初雪歎息一聲。

  這個時候,一個小姓踩著初雪過來,跪在雪地之中,說道“將軍,明軍有變。”

  足利義政猛然一驚,說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明軍占據了禦所。”

  “什麽?”足利義政大吃一驚。

  禦所就是日本天皇的宮殿。

  足利義政不知道,王英這樣做到底是什麽為了什麽?但是他卻知道,他必須對這一件事情做出反應。

  足利義政立即說道“傳令各部各部立即出動,去禦所。記住不許與明軍發生衝突。”

  隨即足利義政匆匆而去,想禦所方向而去了。

  此刻,雪似乎下的更大了一些。

  王英站在禦所之前,微微皺眉。

  足利義政

  自然是知道天皇是犯了大明的忌諱。所以對天皇的存在,就含糊其詞,王英也是當做不知道。

  他僅僅知道天皇在什麽地方,但是並沒有來過。

  王英作為大明的將軍,也不可能來拜見日本天皇的。

  此刻見了大失所望。

  本以為日本天皇這個好大的名頭。所住的地方,即便不如大明一個藩王府,也要像點話吧。

  卻不想這是什麽地方?

  如果有這麽人信誓旦旦的說,這裏就是禦所,在王英看來,幾乎就是一座荒宅了。

  各種殘垣斷壁,連警戒的侍衛都沒有。空蕩蕩的幾乎不設防。

  王英並不知道,說起來日本天皇,而今這位日本後土禦門天皇,可以說倒黴蛋之中的倒黴蛋。

  這位日本天皇,而今也不過二十多歲的樣子。

  他登基才數年,他生長的環境還算不錯。最少幕府還有相當的權力,天皇的生活還能得到保證。

  但是曆史上,應仁之亂之後,幕府失去了權力,更何況天皇了。

  這位後土禦門天皇,一生五次想要退位,顛沛流離。在將軍府邸寄住了好長一段時間,更讓人可憐的是,死後因為沒有錢,停靈四十三年都沒有下葬。

  如果說後土禦門天皇,一開始就出生在這種窮困潦倒的環境之中,倒也罷了。他並不是。他的一生是一道永不見底的下跌線。

  據說的骨灰也葬在兩個地方。

  連死亡都不能讓他的境遇止跌。

  而今他就麵臨人生大轉折。

  在京都之戰中,大半個京都都被燒了。包括了禦所。

  他不得不去住在將軍府之中。曆史上他要在那裏住上十年。

  但是因為明軍的入城,足利義政自然不能讓他住在將軍府,而是給了一筆錢,讓他回到禦所之中。

  隻是而今足利義政都沒有錢。又有多少錢給天皇。

  那一點錢怎麽夠修房子。

  於是這一位天皇,隻夠將他與皇後居住的地方修繕了一些,至於其他地方,隻能放棄。

  於是才有被王英看見了,都懷疑是荒宅的禦所。

  不過,王英雖然有所懷疑,但是毫不猶豫帶隊進入所謂“禦所”之中。很快就見到了日本天皇。

  一個看上去三十歲的人,一身衣服,看上去料子不錯,但是上麵已經已經有修補的痕跡了。努力裝作鄭重的樣子,但是身上不住的發抖,卻證明了一切。

  王英說道“你是日本天皇?”

  “大膽。”一個侍從咬著牙,瑟瑟發抖的說道“豈敢對天皇無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