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1-14 00:05      字數:2702
  第四十九章科學之種

  懷恩對孔希路點到為止,並沒有多說。

  他在皇帝麵前是有司職的,他可不願意離開皇帝太久,否則被其他太監搶了位置,可就不好了。

  這些年,在朱祁鎮的強力壓製之下,大明宮中的太監,有一小部分進入少府體係,為皇帝辦差之外,其餘的太監們都要終老宮中。

  有永樂時期的太監做為榜樣,他們自然是不甘心的。

  所以,看上宮中風平浪靜,但是私下之間太監們的爭鬥,從來沒有停止過。

  而是更加陰毒了。

  朱祁鎮見懷恩回來之後,問道“這位衍聖公怎麽樣?”

  懷恩將他與衍聖公的所有話語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隨即說道“以奴婢看,這個衍聖公是一個明白人,不會做什麽不明白的事情的。”

  朱祁鎮歎息一聲,說道“但願如此。”

  前任衍聖公孔弘緒所做所為,可是給朱祁鎮上了一課,他與朝廷之中,這麽多人精鬥了這麽長的時間,一時間根本沒有想到,孔弘緒為人出頭,參與這麽大的事情之中,僅僅為幾萬兩銀子。

  幾萬兩銀子雖然不少,但是對於孔家來說,並不能說多,就不說孔家控製的數十萬畝土地,單單說曲阜內外所有商業行為,都有孔家插手。

  幾萬兩與孔家的家業相比,根本不可以道計。

  這種蠢貨是怎麽在朝廷之上占據一席之地的,這就是朱祁鎮當時的想法。

  雖然孔家給了朱祁鎮破局的方向,但是他並不喜歡這樣,他寧可與同樣是明白人互相交手,也不願意,花費心思想了很多原因,揣測了多次想法之後,發現雙方的思路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之上。

  隻是他也沒有想到,這位衍聖公給了朱祁鎮一個極大的驚喜。

  衍聖公出了皇宮陷入沉思之中。

  懷恩的一番話,還在衍聖公的耳朵之中回蕩。

  到底該怎麽做,才能符合皇帝的心思。這個難題卻讓他有些不從何下手。出宮之際,卻聽見幾個官員一邊往外走,一邊高談闊論,顯然是宮中的常客。

  畢竟不是宮中的常客,第一次進宮都有一種拘謹的感覺,決計不會如此之放鬆。

  他默默等在後麵,隻是聽了幾耳朵,卻是貝琳與幾個年輕人一起。卻是說得昨天的月食事件。

  一時間興高采烈。

  這位新任衍聖公在後麵不遠處,他本無心正傾聽,但是一不留心聽到了“陛下”兩字,立即豎

  起了耳朵。

  知道前麵的老者乃至貝琳,剛剛被陛下召見之後,又去見了太子。

  而其他幾個年輕子弟都是貝琳的學生,有的是甚至是貝家子弟,還有一些是學習天文的,也有一些學習數學。

  這些專門來學習數學的其中,就要陸家,蒯家等大匠的子弟。

  因為朱祁鎮對他們要求越深越高,而且提倡他們學習數學。

  其實,這些能成為一行魁首的大匠本身的四書五經的或許知道的不多,但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學問差。

  其實即便是在古代,在某一件事情,即便是一件小事,做到極致的人,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特別是修建協調一個大工程,如果這個大匠本身不讀書,不識字,簡直是不可以想象的。

  隻是這個時代的技術,對於數學需要還不是太多,最基本的勾股定理什麽的,早就會了。但是為了研究朱祁鎮寄以厚望的蒸汽機,自然是要拜在當時第一流的數學家名下學習。

  而當世第一流的數學家在什麽地方?

  自然是在欽天監。

  就這樣他們都拜在貝琳的門下。真正大匠技術之前並不是世代相傳的,如蒯祥之前,就是讓子弟讀書,考科舉,走所謂的正途。

  而今卻被朱祁鎮多番恩寵。特別是每一個待詔官,每年各種賞賜加起來就有數千兩,不要為數千兩不多。

  不足百餘待詔,加起來,就是很大一筆錢了。

  畢竟朱祁鎮一直想將宮廷花費壓製在二百萬兩以下,而他們整個待詔群體花費都每年幾十萬兩,甚至有些待詔,身上還有差事。又是一分俸祿。

  這才讓很多大匠心中生起了,子承父業之念。

  衍聖公孔希路在後麵默默聽著,等出了宮門之後,他才上前打招呼,說道“諸位,在下新任衍聖公南孔孔希路,可否榮幸請諸位一頓水酒。”

  說實話,即便孔家出了這樣的醜事,但是孔家的牌子還是夠硬的,一聽是衍聖公,包括貝琳在內,都變的拘謹起來,貝琳說道“衍聖公有請,我等又豈能推辭?”

  而今這些人的聖眷,乃至手中實權,都在這位剛剛上任的衍聖公之上。隻是這些工匠之流的政治地位素來低下,即便貝琳的身份在儒家社會體係之中,也高不到哪裏去。所以又怎麽敢拒絕衍聖公的邀請了。

  於是乎這位衍聖公幾乎將自己所有的錢財拿了出來,畢竟他還沒有到禮部走程序,也沒有接管孔家,以南孔的家底,其實也沒有多少兩銀子。

  一行人在皇宮外麵的酒樓之中,擺了一座酒席,足足將孔希路帶的銀子花了將近一半。但是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孔希路這個老夫子的目的達到了。

  一番暢飲之後,孔希路的兒子孔議來接他了。

  昏昏沉沉的孔希路回到驛站之後,用冷水衝臉,隻覺得臉上通紅發燙。隨即帶了幾分清醒。

  孔議說道“父親,你去與誰吃酒了?”

  孔希路說道“與欽天監監正,還有幾個待詔官。總共花了一百兩。”

  孔議聽了大吃一驚,說道“百兩,這是吃了金子嗎?”

  不要以為百兩白銀很少,對於國家來說很少,但是對普通百姓來說,每年能收入百兩上下,都能比一個縣太爺收入差不多了。

  定然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物。

  孔希路說道“這不重要了,我從他們口中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陛下對少府各項研究特別是舍得花錢,每年開支在一百萬兩上,特別是什麽蒸汽機,研究了好些年了,如果都將開支折損進去,也有數百萬兩了。”

  其實,他聽錯了,這數百萬兩並不是單單消費在蒸汽機研究之上的,而是圍繞在蒸汽機研究的一切一切的。

  朱祁鎮對科研,並沒有什麽研究。

  他所能指導的不過是,猜想,實驗,然後實行。特別要加入數學工具。但是具體該怎麽做,就不是朱祁鎮所知道了。

  他上輩子,也沒有進過實驗室。

  但是他而今有一個專項氪金技能,那就是砸錢。

  為了蒸汽機這一件事情,換了數個大匠負責了,甚至為了蒸汽機所用的鐵,建立好幾座實驗的高爐。

  一次次改進鋼鐵質量。

  這種改進,反應在軍隊的兵器,盔甲,與火炮上麵。從正統十四年以來,大明的武器越來越好。

  甚至而今全麵裝備的武器,已經是是落後的了。

  隻是全麵換裝太費錢了,即便是朱祁鎮有錢也不能這樣燒,再加上周圍也沒有什麽敵人,隻是小規模裝備一個營而已。五千人,並不多裝備了。

  再加上並沒有合格的密封的材料,而今蒸汽機的原型機已經有了,但是想要能夠達到朱祁鎮想要的,在鐵軌上前行,卻力有不逮。

  所以還在一遍遍實驗之中。

  孔希路知道的並不是太多,他也不了解什麽蒸汽機。但是他這麽多年米也不是白吃的,他看得出來,這是當今陛下非常重視的事情。

  而且他還聽到另外一個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