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1-14 00:05      字數:2738
  第四十五章孔府案

  在曲阜外麵一處淩亂的坡地。

  徐有貞到了之後,一聲令下,將這裏給扒開了。

  十幾具女子的屍體給扒了出來。

  有些已經腐爛的不成樣子了,但是有幾具還保持人體的摸樣,看上去死亡才沒有幾天。

  每一個女子死的樣子都是全身,用草席包裹著。

  慘不忍睹。

  徐有貞看著孔弘緒。卻見孔弘緒哪裏承受過這個味道,早就在一邊吐得稀裏嘩啦。

  徐有貞說道“衍聖公,而今你有什麽話說?”

  有些事情都是公開的秘密,根本不用細細的勘察,無非是敢不敢揭發而已。

  徐有貞此刻也怒氣勃發,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是他查出的事實。這位孔弘緒,這位衍聖公,一點孔夫子的仁恕之道都沒有學到。

  反而荒淫無道。

  如果單單是荒淫無道也就罷了。

  反正以孔府的家業,天下之間能勝過他們的也沒有幾家,就是幾個國公之中,資格最老的魏國公一家,也就是中山王之後,也未必能與孔家相比。

  不是想怎麽玩就怎麽玩?

  隻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位少年衍聖公根本不滿足於常規的手段,這才弄出這樣的場麵,第一個被他弄死的侍女,是什麽時候,已經不可考了。

  但是孔弘緒已經很多次完這樣的事情了,埋在這裏的女子都是孔弘緒所為。

  孔弘緒此刻心中生出一絲懼意,但也說道“區區幾個仆役而已,又當得了什麽事情。”

  徐有貞說道“好。好,好。來人,帶衍聖公去休息。”

  隨即徐有貞正式接管曲阜一切權利,並將孔家上上下下都控製在手,還沒有怎麽做,就翻出了不少案子。

  比如孔家為了搶占別人土地弄出人命的案子,比如用私刑催租,致死之事,更是家常便飯,一抓一大把。

  孔門內部也不是太幹淨的。

  為什麽?

  是因為孔家這一個大家族傳承方式與民間一般的家族傳承方式不同。

  民間大家族傳承方式,自然是諸子析產。

  而孔家的家族傳承卻有一點皇家,因為孔家大部分財產都與衍聖公這個爵位直接掛鉤的,衍聖公這個爵位是不可分割的。

  隻有嫡長子繼承孔府的所有,而其他兒子都隻能成為旁支,與嫡長子一比,有天壤之別。地位落差不可以道計。

  如此一來,關於爵位爭奪上的事情,必然激烈無比。

  隻是都關在深宅大院之內

  ,外人都不知道而已。

  而今徐有貞打開之後,才發現孔家內部爵位爭奪已經慘烈之極了。孔弘緒的父親三十一死亡,他的死亡恐怕不是自然死亡。

  不過,徐有貞還是為尊者諱,沒有將孔門裏麵的齷齪事抖了出來,隻是密奏皇帝,其他能說出來的才明發上奏。

  即便如此,消息傳到北京城之中,北京城上上下下一時間失聲。

  他們之所以失聲,一來是因為他們也萬萬沒有想到,孔子之後,居然做出如此事情,駭人聽聞之極。

  二來也是震動於朱祁鎮動作。

  徐有貞是什麽樣的人,誰不知道。

  徐有貞敢向孔家下手,自然有皇帝的支持。皇帝這種果決的態度,背後隱藏著什麽,容不得他們不深思。

  很快,讓他們更加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皇帝乾綱獨斷,下旨衍聖公奪爵下有斯論罪,令孔府南宗繼承衍聖公之位。令有司尋孔子南宗家主來京師。

  這更是軒然大波。

  天理報之中,吳與弼受到了不知道多少人來催款。

  天理報總體上,一直是在賠錢的,不管是天理報,還是其他報紙。但是總體上來,天理報是京師所有報紙之外,經營最好的報紙。

  但是即便如此,天理報也是不能自給自足的。

  此刻朱祁鎮果決態度,一下子嚇住了很多人。

  他們可沒有一個當聖人的老祖宗。一旦皇帝有意興大獄,他們有一個是一個都跑不了。

  之前他們也沒有想到局麵會演化成這個地步。

  這些商人被人打秋風,已經是很習慣的事情了。隻是而今吳與弼有將生死置於度外之心。但是這背後的商人,都是拖家帶口的,如何肯與朝廷硬抗。

  君子可欺之以方,吳與弼就是這樣的人。

  吳與弼這樣的人,被債主催到門前了,即便當初借錢的時候,這些人都說是捐贈,但是吳與弼也說不出來一個不還。

  “好了。”吳與弼說道“你們去告訴你們的主家,欠你們的錢,一文都少不了。不放需要時間,如果信得過我吳某人,十日之後,一文不少都交還給你們。”

  這些人立即說道“我等自然是信的過吳先生的。”

  這才一哄而散。

  吳與弼跌坐好久,出來多天理報之中一些人說道“整理一下,能賣的賣了吧,剩下的我先找人墊上,等回家之後,將書院的田地給賣了,來填這個窟窿。”

  此言一出,天理報社之中,一片哭聲。

  無他,這些人大部分是吳與弼的學生

  ,小部分是京城之中仰慕吳與弼的讀書人。

  對於吳與弼的學生來說,書院是他們的家,書院的學田數量雖然不多,但是都是他們親自躬耕的土地,甚至吳與弼也下過地。

  這些土地是書院的根基,將這些地給賣了,書院的經費就沒有著落了。

  吳與弼說道“哭什麽哭,這些不管是身外之物而已。就這樣定了。”

  於是天理報社停刊的消息頓時傳了出來,似乎其餘報紙都受到了影響,有些報紙也是如吳與弼一般,資金出了問題。有些是擔心政治壓力,不敢刊登了。

  京城之中,百花齊放的報刊,似乎受到了寒風一吹,所有花朵都凍僵了。除卻明報之外,似乎沒有報紙正常發行了。

  而這個情況,很快反應到了朱祁鎮這邊。

  朱祁鎮每天早上下朝之後,首先要看的是情報簡報,乃是錦衣衛與東廠聯合編的,而後就是京城十幾份報紙。都會瀏覽一下。

  而今的報紙,並不大。一份不過一兩頁而已,哪怕是十幾份,朱祁鎮瀏覽一下,也不需要什麽時間。

  而今,朱祁鎮這一天一看,發現隻有空蕩蕩一分明報,至於天理報,乃至於其他報紙,都沒有了。

  立即問懷恩道“出了什麽事情?”

  懷恩將情況一五一十說了。

  朱祁鎮沉吟一會兒,說道“今天推掉所有一切,我出宮一趟。不用準備儀仗。”

  懷恩說道“陛下,這不好吧。”

  朱祁鎮輕輕瞄了懷恩一眼。懷恩立即低頭說道“是。”

  他終於發現一件事情,士大夫集團是比較強大,但是他們在麵對一個政治強人的時候,先天膝蓋軟。

  無他,這是儒家先天缺陷,儒家從來是因人成事的。

  先天擁護政治權威,是儒家深入骨髓的根基。

  所以在朱祁鎮真正決定拿起屠刀的時候,或許有一些大儒有以身殉道的想法,但是真正願意這樣做的人,在所有反對浪潮之中,占據多少?

  朱祁鎮不用去統計,就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少的數字。

  不過,這一下子將剛剛有了起色的北京報業也打了下去,卻不是朱祁鎮所想要的。畢竟朱祁鎮對報紙是寄予很大的希望的。

  這是朱祁鎮了解下情的一個窗口,明報是官辦的,有些事情決計不會說的。而且報紙出現也將輿論,學術討論,出現了新的模式。

  這都是利好。

  朱祁鎮決計不容忍報紙這個行業給倒下來,所以他準備與吳與弼談上一談。也向天下展示一下他廣闊的胸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