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1-02 00:01      字數:2770
  第四章都掌蠻之滅

  麵對一個久攻不下的城池,一般人都會選擇圍困。

  但是這九絲城,這一座不是城池的城池是不可能圍困的,糧食不缺,他們有耕地,水源不缺,上麵不僅僅有溪流,還有幾個大池塘。

  足夠數萬人馬飲用,甚至還能灌溉。

  而明軍的人馬少了,是圍困不住的,多了糧食輜重就成了問題。

  雖然都掌蠻的主力退守九絲城,但是並不是說,所有都掌蠻都在九絲城之中。大軍所需要的糧草,需要通過幾百裏曲曲折折的山路,而這山路卻沒有人比都掌蠻更熟悉了。

  都掌蠻定然會騷擾糧道。

  雖然如果單單算直線距離,這裏距離敘州府最近的一個縣,也就百裏上下,甚至淩霄城距離附近最近的縣城,不過二十多裏,但是走山路的話,卻要走上數百裏了。

  這樣的城池,豈止是可怕。

  在曆史上成化之役,成化帝抱有滅都掌蠻之決心,最後還是沒有滅掉,雖然重創了都掌蠻,讓他們百年之後,才恢複元氣。

  但是這並不是明軍的本意。

  而是當時明軍對九絲城沒有辦法的辦法。

  劉福向前微微傾身,不知道從什麽地方掏出一瓶酒來,恭敬的送到劉長身前,說道“劉兄,快說快說。”

  這些內容在邸報之上,都是看不見的。

  唯有親曆者才能說清楚。

  雖然這些詳情,或許一兩年之內,就會出現在武學的教材之中。

  這已經是朱祁鎮給各級將領的一個任務,不管打了什麽樣的仗,敗也好,勝也好,都要詳細的寫出來,一式兩份,一份進入大內,一份進入武學。

  而且要很詳細的寫,決計不可能如文人所寫的那樣,根本不可能還原戰場的局麵,甚至還要求畫下彼此的陣圖變化。

  劉長說道“伯爺也在九絲城下頓兵不下,伯爺決定用大量火藥,將這九絲城炸出一個缺口來。”

  “隻是歎何容易。”

  “幾十萬斤火藥,立即被都掌蠻知道了。”

  “都掌蠻剛剛決定九絲城是不可能被炸開的,卻不想幾十萬斤火藥的威力,簡直地動山搖,石頭都崩到好幾裏外麵去了。”

  “不管是九絲城中,還是我軍營地之中,都感到明顯的震動之感。”

  “結果是將九絲城的一麵懸崖上炸出一個大洞,並且有好幾道貫穿的裂縫,似乎整個山壁,很容易就倒下一般。”

  “你們猜,這個時候我軍還有多少火藥?”

  湯胤聽了,立即心領神會說道“我明

  白了,這幾十萬斤火藥,決計是軍中大半火藥了。想要再炸一次,卻是沒有了。”

  劉長說道“其實軍中哪裏有那麽多的火藥,真以為火藥不要錢啊?”

  朱祁鎮確定的軍用火藥,也是非常精細的,每百斤的價格在幾錢銀子,也就是說一兩銀子也不過能買幾百斤糧食。

  說起來,這個價格比糧食都貴。

  幾十萬斤火藥,就等於幾千上萬兩銀子,而且炸山的效果也看出來了,不能說沒有效果,但是真想炸出一個通道,估計再來好幾次,甚至十幾次才行。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王越哪裏有那麽多錢往裏麵砸。

  劉長說道“隻是當時軍中誰都不知道,都以為就這樣一此次炸下去,而都掌蠻就更不知道了。”

  “於是乎都掌蠻故意放棄了上山的通道。”

  “這一條上山的通道,也不是什麽坦途。一路彎彎曲曲的,一次能上去的人並不多。而都掌蠻在裏麵早就有了準備,等我軍上去。”

  “都掌蠻們再一湧而上,將我們給打下去。”

  “他們就是想放一個香餌,讓我們放棄炸山。”

  “卻不想中了伯爺的計了。”

  “這一次,火銃手立了大功,五百火銃手,先上去依靠山崖與都掌蠻對射,結果都掌蠻那麽多人根本吃不小五百火銃手。”

  “為大軍上山爭取了時間。”

  “剩下的就不用說了。”

  其實按照王越的意思,並不是想用火銃手的,而是想發揮出火器的實力。畢竟都掌蠻這一圈山溝裏麵的人。

  他們的遠程攻擊武器,無非是標槍,弓箭。

  在火器麵前都差遠了。

  甚至都掌蠻人在弓箭上也是玩不過大明的,他們的弓箭在大明軍方看來,僅僅算是獵弓,也就打了獵能用而已。

  以他們這些破爛的武備,想要剿滅五百裝備精良的老火銃手,是需要時間的。

  隻是他們沒有時間而已。

  但是即便這樣,都掌蠻這一戰,王越打得都是很憋屈的。

  地利在軍事上的利用太重要了。

  王越打得這麽憋屈,並不是都掌蠻的實力要超過了瓦刺餘部,而是他們所在山勢,真是得天獨厚了。

  之後的內容,在朝廷的明報之中,都有介紹。

  無非是改土歸流,將當地的地名一一更改了。然後重新設一個衛所在九絲城之上,無他,就是因為這裏的地勢太過得天獨厚了。

  自己不掌控住,被匪類掌控了,將來剿匪都是一個麻煩事。

  這也不是杞人憂天。

  劉長作為下層軍官,很多事情並不是太了解的。

  比如都掌蠻能鬧出這麽大的聲勢,固然是都掌蠻本身的實力,還有大量的漢人盜賊投奔。比如說,其中有一個叫方三的,這個名字一聽就是化名,但是他卻是老蠻王的義子,是與官軍戰鬥的各路蠻軍之中,最為難纏的一支。

  更有意思的是,都掌蠻們都知道大明軍隊是按著有沒有鑿牙,來判斷這個人是蠻人還是漢人,卻不想都掌蠻們自己不再鑿牙,反而將俘獲劫掠過來的漢人鑿牙,讓他們充當先鋒。

  甚至在這一戰之後事後打掃之中,還發現白蓮教的蹤跡。

  總之,這其後的內情並不簡單。

  而且從錦衣衛總體趨勢來看,白蓮教的活動從正統以來,是越來密集的趨勢。這也成為朱祁鎮一個想不明白的點。

  朱祁鎮想不明白的,不是白蓮教造反,而是白蓮教哪裏有實力造反?

  造反不是過家家。

  是需要人力物力支持的,白蓮教也不會真的神通,不可能餐風飲露,不管是白蓮教剛剛被效忠平定下去那一次造反,還是之前陸陸續續的小亂子,還是錦衣衛在暗中,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白蓮教的追殺。

  而朱祁鎮登基以來,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多少,朱祁鎮不敢肯定,但是他敢肯定一點,那就是生活成本下降了。

  鹽,鐵等必要的生活成本都在下降,民生不敢說多好,但是決計不壞。

  但是白蓮教哪裏來得實力,一次又一次的造反,他哪裏有那麽多財力人力的補充,總不能說,真有天兵天將相助吧。

  劉長與這些武學學生們,並不知道這其中的內情,已經當今皇帝是怎麽想的,而今彼此之間也說開了。

  關係就更加親密起來。

  甚至喝起酒來,不過一時間也沒有什麽下酒菜,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一疊鹹菜,幾個人就喝了起來。

  越說越投機,特別是劉長幾年征戰,其中驚險之處,比如在諒山之戰的雨中激戰,說得他們一愣一愣。

  幾乎恨不得燒黃紙,斬雞頭,結為異性兄弟了。

  劉長無疑之中,說道了北門外的馬市。

  孫錯就拍拍胸脯說道“大哥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孫某在北京城中還是吃的開的,明日就帶大哥去看馬,保證大哥能選一匹好馬。”

  會昌伯家的爵位不管是怎麽來的,爵位總是真的,再加上會昌伯家畢竟是太後的娘家,這麽多年來朱祁鎮雖然在爵位上壓製他們。但是其他方麵並沒有虧待。

  孫錯這番話倒也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