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都掌蠻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1-02 00:01      字數:2716
  第三章都掌蠻

  劉長笑了,說道“我得到的消息,伯爺很快就會因平都掌蠻之功,變成侯爺了。不過這都掌蠻沒有什麽好說的。一群山中野人而已。”

  湯胤說道“雖然說是山中野人,卻未必好對付,就好像是藏地,窮山惡水之處,卻也讓廣寧伯範將軍吃足了苦頭,而今之前,不是還折了五千人馬?”

  “想來也是不好對付的。”

  劉長冷笑說道“這是那位汪禦史在找死。”

  隨即將都掌蠻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都掌蠻這個部落,在山中也算源遠流長了,是秦漢時期獠人之後。但是入明之後,剛剛開始還是比較老實的,但是在之後,就有一點叛伏不定了。

  屢屢騷擾四川敘州府各地,雖然大明也做了很多辦法,用衛所壓製都掌蠻。

  但是隨即大明衛所製度的敗壞,都掌蠻慢慢的變得肆無忌憚起來。地方百姓怨聲載道。在朝中形成了圍剿與招撫兩個不同的意見。

  這個時候安南戰爭勝負未分,朱祁鎮就下令招撫,也當是先禮後兵了。

  隻是安南之戰,很快就抵定了。

  經過諒山,升龍,清化三次大戰,將黎家幾乎斬盡殺絕,雖然安南本地依舊有抵抗,但是都是零星的抵抗了,超過千人的隊伍是一支也沒有了。

  這個情況之下,負責招撫都掌蠻的禦史汪浩心中有了別的注意。

  這也是朱祁鎮一直強調改土歸流的影響。

  因為在安南之戰之中,出了近十個伯爵,這些伯爵之中,很多都是廣西世襲土司,朱祁鎮用爵位買斷了他們世襲的土地。

  而今岑家,黃家,田家,龍家,好幾家都在北京安家了。

  甚至在武學之中,也有這幾家的子弟。

  所以,汪浩起了別的心思,想要效仿一二。

  於是他開出優惠的條件,誘降都掌蠻各部首領二百七十人,然後全部殺了。他隨即緊急召集了五千衛所兵,進軍都掌蠻。

  隻是汪浩幾乎是好心做了壞事。

  朱祁鎮容忍都掌蠻的原因之一,就是都掌蠻內部其實並不團結,他們劫掠,更是一種生活習慣,而不是有意與朝廷作對。

  窮山惡水之間,有時候為了活下去,也是很沒有道德底線的。

  隻是汪浩這一殺,將都掌蠻頭目都斬盡殺絕了。

  都掌蠻群龍無首是真,但也清除了都掌蠻統一的最大障礙,讓蠻王阿苟,迅速的掌控了所有人。

  而且這位汪禦史也不通兵事

  ,迅速進山之後,被都掌蠻伏擊,五千人逃回來的不過幾十個人,至於汪禦史本人,也死於亂軍之中。

  汪禦史這個結局,對他自己也是一個好事。

  否則他如何逃回來了,等待他的決計是國法嚴懲,說不定牽連家小。不是處死,就是遠流。

  朱祁鎮登基以來打過的敗仗,屈指可數,最慘的有貓兒莊之戰,其次有白藤江之戰。但是怎麽說,瓦刺與安南,都是大國。

  與大國交戰,其中有所反複,也是正常的。

  但是區區都掌蠻是什麽東西,居然還打了這麽大的敗仗。

  一時間北京震動。

  朱祁鎮立即下令正在從安南撤軍的軍隊抽調三萬精銳,由王越統領,統率雲,貴,川三省軍民,圍剿都掌蠻。

  之所以如此,並不是這都掌蠻規模之大,需要動用三省人馬。而是都掌蠻在雲貴川三省交接地帶。

  不三省合力圍剿,就會出現以鄰為壑的情況出現。

  而都掌蠻從開國以來,一直叛伏不定,卻沒有得到處置,未必沒有這個原因。

  劉長雖然口中說都掌蠻是一群山中野人,但是回想之前今年上半年才剛剛結束的戰事,心中卻還有餘悸。

  說道“都掌蠻都是鑿齒斷發,喜歡用銅鑼作為號角用,在山中如履平地,更奇怪的他們居然將棺木葬在懸崖峭壁之上,真是奇怪。”

  這是劉長所部能理解的東西。

  但也是都掌蠻唯一留給世界的東西。

  曆史上的都掌蠻就是因為叛伏不定,有明一世,三次圍剿。終於斬盡殺絕,讓都掌蠻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唯一留下來的,就是很多獵奇人士,所津津樂道的絕壁懸棺這一奇景了。

  劉長歎息一聲說道“都掌蠻不難打的,如果放在平地上,那幾萬人,隻有給我數千,就能破了。但是難就難在地勢上。”

  曆史上大明成化之役,動員了比麓川之戰更多的人力物力,一舉蕩平都掌蠻,讓都掌蠻恢複元氣就是百年之後的事情了。

  但是而今大明比曆史上大明強大太多了。

  雖然沒有完全進入火器時代,但是最少有一隻腳已經踩進去了。

  明軍對都掌蠻的軍隊,不管是從什麽方向來看,都是有壓倒性的優勢,戰鬥力之差距,就劉長所言。

  “蠻人有兩座城池,一曰淩霄,一曰九絲。淩霄乃是入山之口。淩霄城就在淩霄山頂,其城三麵懸崖,高不可攀,唯有一麵,山路卻有四十八拐,可以說在淩霄城上居高臨下,

  我們所有人都在他們的視線下麵。”

  “敵人可以用弓弩下射,但是我們即便是火炮也難以攻擊,仰角太大了。”

  劉長說到這裏,重重歎息一口氣,隨即拎出一個小酒壺,重重的喝了一杯。

  “如此,威南侯是怎麽應對的?”孫錯立即問道。

  劉長說道“伯爺選了三百死士,趁著夜色,從一側峭壁上攀登上去,其中就有我,每一個人都咬著木條,發誓即便是摔死也不許出聲。”

  “結果在絕壁之上,摔死了一半人,也就是我帶著幾個兄弟,殺入淩霄城之中,為大軍爭取了一刻鍾的時間。”

  “這淩霄城雖然險要非常,但是山上的麵積也不大,隻有一千多人,大軍登上之後,與之肉搏,賊人自然不能抵擋。”

  “這才拔了淩霄城。”

  “隻是這淩霄城雖然險峻,但是比起九絲城,也不算什麽了。”

  張傑說道“這九絲城,是一個怎麽樣的險要法?”

  劉長歎息一聲,說道“這九絲城,並不是座城池,而勝過一座城池。”

  “九絲城是一座山,三麵絕壁,一麵可以攀登,這還不說,山頂之上,方圓二十多裏,有數道溪流,中間都是平地,可以耕種。”

  “即便是數萬人在山上生活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哪裏是人能建出來的城池,根本就是老天爺從天山扔下來的雄城。”

  幾個人雖然沒有領兵打仗過,但是畢竟在武學之中,基本的常識還是有的,這細細一聽,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之前淩霄城,險則險矣,不過是一座小城而已。隻要破其一點,就轟然破碎了。

  但是而今的九絲城卻不一樣了。

  九絲城地方足夠大,看上去似乎可以重複之前的做法,讓人攀爬懸崖上去,但是實際上是絕對不能的。

  無他,因為小城,隻有打來一個缺口之後,就支撐不住大軍衝擊。甚至長時間鏖戰,小城裏麵的軍隊是少數的。

  但是九絲城之中人馬不少,對四周懸崖都要監視,且不說能不能爬上去,即便能爬上去,一次能爬上去多少人?

  人數是決計多不了的。

  所以即便爬上去一兩百人,這已經算多了。麵對都掌蠻聚集數千人馬,是一點勝算都沒有的。不過徒徒送死而已。

  這可以看成,一種另類的擊敵於半渡。

  而老老實實的強攻,定然傷亡慘重,而且恐怕難以寸進。就好像是乾隆攻大小金山一般,很可能徒勞無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