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1-02 00:01      字數:2724
  第一百四十七章二十萬騎

  其實這本應該是第一個議題。

  出兵總數,就是將領手中有多少張牌。隻有確定了有多少張牌之後,才能確定該用什麽打法。

  隻是石亨主動請纓。

  打亂秩序。

  這一場會議之上李賢的存在感一直很低。

  自從朱祁鎮上次力斥劉球之後,君臣之間就有了不小的隔閡了。

  對於西征這一件事情,李賢內心之中態度一直是沒有什麽變化的。隻是他更清楚木已成舟,他即便是再抗辯也不能有什麽改變。

  他第一時間感到了朱祁鎮的變化。

  但是這個變化,到底是怎樣的變化,李賢一直在觀察之中,隻有將朱祁鎮的心思摸清楚之後,才能對症下藥。

  但是此刻他卻不得不站出來了。

  他必須對身上的責任負責,他出列朗聲說道:“雖然安南有升龍大捷,或有餘寇不勞聖心,然範廣以區區萬餘之眾征藏地,勝負之數,臣不敢妄求之。故而兩位將軍之意,也是老臣之意,西北有於公坐鎮,西北兵馬不可輕動,可動者,京營,宣大,遼東,海西,漠南漠北之精騎,臣已經與劉定之商議過了。”

  “朝廷的糧草用度,最多能供應十五萬騎兵,不可能再多了。”

  “陛下如果不信,臣請陛下令擇名臣,擔當此任。以釋陛下之疑。”

  朱祁鎮隻能說道:“先生此話怎講,朕如何會不信先生。”

  其實,朱祁鎮也知道李賢沒有說實話。因為他給戶部留下了一筆壓倉的銀子與糧草,如果將這一筆錢拿出來,不要說二十萬,就是二十五萬,就是三十萬騎兵,也未必不能供應的起。

  李賢生生的打了一個半折。

  而李賢這個態度,讓朱祁鎮也有一些無可奈何的。

  君臣之間從來是彼此進退,朱祁鎮之前進了一步,敲定西征之事,並將劉球給拿下來了。可以說大大給了李賢一下。

  如果尋常臣子,估計隻會更加服軟,以求祿位之終。隻是李賢卻不是,他雖然一麵顧全大局,不讓西征之事出什麽紕漏,更加禍國殃民,另外他也對自己沒有勸阻皇帝做出這樣的事情,而感到慚愧。

  畢竟,甚至群臣之首,李賢深感自己不能匡扶陛下,就是失職。

  可以一退,不可再退。

  十五騎兵的用度,已經是李賢能給出最大的支持了,不是他不願意配合,實在是大明這樣的帝國,看上去四海升平,今年年景也不算錯,一時間有海晏河

  清之感。

  但是李賢太明白其中危險之處。

  別的不說,萬一黃河不高興翻一下身,就不知道要用多少用度砸進去。

  作為整個帝國的掌舵人,李賢決計不可能空國而出,不留任何儲備的,如果朱祁鎮硬要增加,李賢還真敢掛官而去。

  朱祁鎮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雖然他讚同李賢的觀念,但是對李賢留下的數目,覺得有一點多。但是也是細節上的一些出入而已。與大局並沒有是關隘。

  朱祁鎮不願意為了錢再觸李賢的黴頭,畢竟而今朱祁鎮還沒有考慮好用誰換掉李賢。即便想清楚了,而今也不是李賢下台的時候,李賢下台最少要在西征之後。

  而今朱祁鎮避免於李賢衝突,這種四方有事的情況下,中樞還是要有一員得力的大臣。

  朱祁鎮說道:“除卻這十五萬騎之外,朕已經問過蒙古各部,蒙古各部都願意報效朝廷,各部皆出勇士,共有十萬騎,自帶馬匹從征,放心,蒙古人的賞賜,朕皆出內庫出,想來不會耽擱朝廷所用。”

  朱祁鎮心中微微有一些鬱悶。

  無他,朱祁鎮內庫之中雖然隨著遵化鐵廠,已經兩江織坊,還有東北與日本的金銀礦藏,一直處於淨流入之中。

  但是賞賜蒙古十萬騎的金銀,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估計朱祁鎮的小金庫就要小了一大半了。

  不過,朱祁鎮的鬱悶僅僅是一會兒的事情。

  畢竟,朱祁鎮也不是一個貪財的人。

  他一直積攢內庫錢財,一是備不時之需,二是為了在朝廷上的話語權。

  畢竟有時候皇帝沒有錢,在朝廷之上說話都硬不起腰杆子。

  而今固然大出一筆血,但是也算是示恩於蒙古各部了。不是沒有收獲的,而且雖然這幾年蒙古人休養生息,人丁繁衍,但是十萬大軍,也是蒙古人相當大一部分壯年勞動力。

  抽調了這麽多人之後,蒙古人隻能更加依附於大明的保護之下了。

  石亨反而皺眉了說道:“陛下蒙古人不堪為用,臣以為莫不將蒙古人留下來,將賞賜蒙古人的金銀用於軍中,再抽調五萬兵馬,即便騎兵不夠,步卒也是可以的,凡是朝廷而今馬多。”

  石亨不會想太多。他是裸的鄙視蒙古各部的戰鬥力。

  這也是很多大明將領的固有印象。

  畢竟入正統之後,真正的大戰惡戰,都是瓦刺與大明之間打出來的。

  至於蒙古各部不過是在一邊當當炮灰,敲敲邊鼓而已。

  更不要說,明

  軍騎兵的戰鬥力在與瓦刺的交鋒之中,一點點的磨礪出鋒芒出來。再加上武器裝備的進步,比當初強了不知道多少。對之前的手下敗將,就更看不起了。

  隻是,這裏有朱祁鎮複雜的政治目的,哪裏有石亨不用就不用了。

  朱祁鎮說道:“我意已決,勿需在意,隻需規劃進軍路線吧。”

  楊洪與石亨立即行禮說道:“是。”

  兩人商議過後,最後決定兩路進發,石亨帶精騎十萬其中,有三萬蒙古附從騎兵。從漠北直入天山以北。

  而南路正是一路從草原上過去,從亦集乃直入哈密。這一路卻是方瑾為主將,楊信石彪為副將,已經各部精兵強將都在。

  八萬明騎,七萬蒙古騎兵,一共十五萬騎,似乎是全軍主力。

  其實這裏麵還有一個利益交換。

  那就是楊洪等郭登回來之後,就退出內閣,執掌樞密院,而將軍中第一人的位置,讓給郭登。

  雖然朱祁鎮編練的樞密院,與兵部分掌天下軍政大權。但是楊洪分明是想半退下來了。

  畢竟石亨,楊洪可是太識時務了。

  朱祁鎮對此,也是無可無不可的。

  有一點朱祁鎮不得不承認,這些老將本事是有的,但是資格也老,比如楊洪在永樂末就鎮守獨石口了。

  對皇帝雖然畢恭畢敬,但是朱祁鎮對他們的掌控力,還是有些不足。

  而這些老將退下來之後,出頭的將領都是三四十歲當打之年不說,大部隊都是從武學出來的,算得是天子門生。朱祁鎮對他們的影響力,是全方位的。

  掌控力更加強大。

  不得不承認,自從朱祁鎮登基之後,軍方已經從英國公時代,過度到滕國公時代,而今正統勳貴時代,接下來就是武學的時代了。

  時光就是如此匆匆且無情,一代新人換舊人了。

  又是一場過度的開始。

  這一場會議敲定之後,各部都開始向正式準備起來了。

  石亨也帶著部分騎兵匆匆回到了龍城,帶著他的龍城舊部,準備西征之事,另外,就是朱祁鎮有意無意之間,朱祁鎮安排給石亨的副將,是朱儀。

  怎麽說,朱儀這個人在軍事上死板之極,當一個守城將領還算合格,但是在政治上卻是可靠的。有他在石亨身邊,石亨就是恨的牙癢癢,也必須有所收斂。

  畢竟朱儀身份背景,還有他本身的期望,都是注定不會背叛大明的,也萬萬不可能容忍石亨背叛的。

  人各有所長,隻看如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