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11-02 00:01      字數:2743
  第一百二十三章皇家異類朱祁鎮

  安南的局勢在韓雍到任之後,變得穩定起來。

  郭登坐鎮諒山把握全局。

  王越與毛銳以及從紅河上遊突破的柳溥,分別列陣在紅河以北。而韓雍將總督行轅放在太原。

  而此太原非彼太原也。

  安南很多地名都與中國同名,比如廣寧,大明遼東也有廣寧,而這太原也是如此。

  韓雍已經上奏,請朱祁鎮賜嘉名。

  隻是而朱祁鎮那有時間來管這裏的事情。

  韓雍在安南做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安撫百姓,勸農重本。

  隻是兩國之間的仇恨,哪裏有那麽容易解除,縱然大明已經占領了紅河以北,但是民間積怨從來不少。

  縱然韓雍一到就招募了不少當地人士作為臂膀,但是在朝廷管理不到的地方,依然有不知道多少殺官事件。

  甚至可以說,除卻幾座有大明駐兵的城池之外,其他地方,安南人與大明的對立情緒非常大。

  如果安南人的組織能力真得夠的話,還能讓大明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但是,在這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的組織能力。

  故而,這不過是毫無意義的,一盤散沙的,發泄式的對抗,毫無意義可言。

  韓雍毫不手軟,拉一派打一派,滅了幾個村子,才讓他們安分下來。

  但是韓雍也明白,依靠這些人鞏固大明的統治卻不行了。於是乎他上奏朝廷,遷徙百姓入安南。

  從兩廣以及雲貴等地遷徙百姓,在安南屯種。既可以為安撫地方,也可以為大明提供糧食。

  更重要的是,為安南帶來男人。

  古代戰場就是這麽殘酷。

  一場諒山之戰,被明軍斬首的就在三十萬上下,很多傷病而亡,或者因為種種原因不在斬首之列的壯丁死亡人數,估計要近百萬。

  這是一個什麽概念。

  安南一國雖然號稱大國,但是全國上下也不過幾百萬之多,當然了,古代沒有那麽多老人,在人口結構上更趨於青壯居多。

  這也是將安南整整一代人的男丁給斬盡殺絕了。

  讓安南一下子變成了女兒國。

  或許有些人不知道這種情況的嚴重性,似乎覺得婦女能當半天,但是在古代是決計不可能的。

  男丁尤其是壯年男丁,都是生產的主力軍。

  沒有男丁,單單是女人是無法完成田地之中,繁重的勞動的。

  引南方大量男丁來安南,與安南女人相結合,這種仇恨的情緒,又能延續幾代?

  對生存來說,情緒都是奢侈品。

  不管是喜歡,愛戀,還是仇恨。

  雖然大量移民遷入,在安南當地成家,安南北方的反抗也一點一點的減弱。

  雖然雨季還在持續,但是明軍的元氣都在一點點的恢複,等下一次旱季開始之後,就是發動下一次戰爭的時候了。

  安南方麵一切順利,但是皇太後的病情在夏季之中,還能勉強維持,但是入秋之後,雖然天氣還是很炎熱。

  但是好像天下陽氣消弱,反應在皇太後身上了。

  皇太後的身子,就再也維持不住了。

  縱然有樓元日夜看護。但也每況日下。

  朱祁鎮開始綴朝了。

  並命人張貼告示,尋訪天下名醫。並令各地地方官,祭祀藥王廟,還有藥師菩薩。

  朱祁鎮知道這未必有用。

  金元四大家下傳的流派各家掌門,朱祁鎮都請到京師交流過,幾乎每一家掌門都有待詔之名。

  而且中醫是一門經驗科學,很多時候都講師承的,如果有一個人從石頭中崩出來,不聽有什麽厲害的師友,隻是自己看了幾本醫書,就非常厲害。

  不排除是天才,但是更多是騙子。

  在太醫院建立的時候,這些人朱祁鎮都請了一遍,皇太後病了這麽天,凡是醫待詔都被招到了京師。與樓元一切成為了專家組,為皇太後診治。

  民間哪裏還有什麽不出世的名醫。

  隻是這些名醫都紛紛搖頭了。

  朱祁鎮也是病急亂投醫了,連鬼神之事都要嚐試一二。

  這也是朱祁鎮第一次為在京師建立藥師菩薩廟,隻希望為皇太後續命。

  隻是這些情況,與朱祁鎮預料一樣,不能改變一個人生老病死。

  皇太後已經昏昏沉沉好幾日了。

  這一日,不知道怎麽的,忽然感到精神微微好了一點,她睜開眼睛,眼睛四處尋覓,卻見太子就趴在床榻邊上。

  雖然皇太後病重,身邊一刻越離不開人了。

  但是國家大事,朱祁鎮也是不可能完全放手的,畢竟雖然內閣諸位大臣,值得信賴,但是有一個萬一,就不好了。

  更多是太子,太子妃,與皇後在這裏操持。

  至於朱祁鎮其他兒子,一來年紀小,二來也未必夠資格。

  不是朱祁鎮對庶子有歧視,而是有些時候某一個舉動,都能被外人解讀出不知道多少種理解。

  而且皇太後對太子感情最深。或者說,皇太後對其他皇子固然也很關愛,但是對太子的偏心,卻是每一個人都能看得出來的。

  皇太後此刻見了太子如此,枯瘦的手掌之上裹著一層鬆皮,輕輕撫摸太子的臉。

  太子猛地清醒過來,立即握著皇太後的手,放在自己的臉上,說道:“娘娘,你醒了。”

  皇太後慈祥的一笑,臉上似乎能放出光來。說道:“這些天苦了你了。”

  太子說道:“娘娘,孫兒不苦,隻要娘娘身子骨能好起來,孫兒怎麽樣都行。”

  皇太後說道:“你爹是一個冷心冷肺的人,或許是一個好皇帝,但決計不是一個好兒子,也不是一個好丈夫,更不是一個好父親,我在的時候,我不擔心,我還是能管得住你爹的,但是我走了,就看不見了。”

  “生為太子最難,你切記,你雖然自稱兒臣,卻是臣在先,兒在後,知子莫如母,你這父親,你將來對他不親,他也不會做什麽。但是你要壞了他的大政,就是兒子,也不會手軟的。”

  “乖孫,這就苦了你了。”

  皇太後心中感歎。

  她本來與皇後鬥得相當厲害,覺得這個媳婦搶了自己的兒子。但是後來發現,其實不然,除卻錢皇後剛剛嫁入宮中那一段時間之外。朱祁鎮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朝政,他從來沒有長期與那一個女人纏綿過去。

  什麽對某個女人動情,就好像是宣宗皇帝對她一樣。

  根本沒有。

  其實大明皇帝都還是比較多情的。

  就好像太祖皇帝與馬皇後,太宗皇帝與大小徐後,仁宗皇帝與太皇太後,宣宗皇帝對皇太後。

  但是到了皇帝這一代,反而生出一個絕情的胚子來。即便是太子對汪氏的感情,也不是假的。

  朱祁鎮真真是一個異類了。

  所以,這才與皇後和解了。

  因為再鬥下去,也沒有什麽意思了。

  如果按曆史上走,憲宗皇帝與萬妃,孝宗皇帝與張皇後,神宗皇帝與鄭貴妃等等。

  這僅僅是皇太後一時感慨,畢竟皇太後一輩子更多是在後宮小圈子裏麵打轉,作為宮鬥小能手,她的目光看不到一些大的層麵,就好像他知道朱祁鎮做皇帝很好,但是說他具體好在什麽地方,就說不清楚了。

  但是宮鬥畢竟是一種權力鬥爭。皇太後看得很明白,有這位父親在,太子的未來定然是不好過的。

  自古明君的太子都不是好當的。翻開曆史書,能看出來不知道多少,秦始皇與太子扶蘇,漢武帝與戾太子,唐太宗與李承乾。如此種種。

  故而皇太後感到自己的時間不多了,這才叮囑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