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9-23 00:03      字數:2734
  第三十五章廣西內部的分歧

  “什麽?”王豫將安南的內情告訴廣西方麵,這些文武大臣齊齊皺眉。

  而今已經是正統二十五年正月了。

  地點也是廣西太平府。

  文武大員有兩廣總督項忠,廣西巡撫葉盛,征南將軍毛勝,征南軍總斷事王越,自然還有太子朱見濬。

  同樣是皺眉,其中意味卻不大一樣。

  兩廣總督項忠雖然皺眉,但是眉目之間卻一絲鬆快之意。他與葉盛一般,不大想與安南大戰一場。

  一方麵大部分文官的想法都是一樣,都是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而不大想打仗,如果說打瓦刺還有解除北京戰略威脅的必然性。

  打安南就是多事了。

  很多文官都擔心,皇帝因為破瓦刺之功,走上了窮兵黷武的道路上。所以項忠在這個位置上,收到了不知道多少友人送來的書信。

  讓他想辦法和睦兩國,讓陛下回心轉意。

  但是項忠肚子裏卻是一陣罵娘,卻無可奈何。

  畢竟這些友人大多都是站在道德製高點上,指指點點的,卻完全沒有想到,項忠是如何上位的,項忠就是軍事上的能力才一步步走到了兩廣總督位置上的。

  而且兩廣總督雖然是一方大員,說起來,也是整個大明文官之中排名前十幾名了。

  不要小看著前十幾名,已經大明文官核心層了,如果項忠擔任一任兩廣總督之後入京,擔任一部尚書,就有資格被當做文官大佬了。

  但是即便如此又如何?

  是內閣之中的人不是文官大佬,還是六部尚書沒有權位,他們都擋不住陛下,他區區一個地方官又能有什麽辦法?

  安南的情況傳來,項忠心中是鬆了一口氣。

  如果安南無懈可擊,那麽就可以將這一次軍事行動解除了。

  當然了,大軍聚集,幾乎箭在弦上了,想要解除,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總是也很麻煩。

  但是這麻煩,總比打安南的麻煩小而已。

  不過毛勝的心中實實在在有十萬個曹尼瑪

  他都準備好打仗了,而今一句話,安南內部沒有可乘之機就不打了?

  毛勝在這一件事情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些要誰來賠?

  毛勝是萬萬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局麵的。

  是以他眉頭緊皺,是想破局之策。

  “咳咳。”王越說道:“你先下去吧。修整一下,就帶著安南使臣回京吧。”

  王越心中也有一絲遺憾。

  王越不想建功立業那是假的。

  說起來,王越也參與了好幾次戰事了,但是總體上來說,他都是以斷事官的身份,擔任監軍。

  如此一來。他的職務倒是上來了,但是總體上來卻沒有一個爵位。

  看著身邊的將領,一個個都有爵位在身,王越心中並不是沒有羨慕的。封妻蔭子,王越心中未必沒有想過。

  所以,如果說王越對打安南一點想法都沒有,那也是不對的。

  但是王越也知道輕重緩急。

  畢竟他來之前,皇帝,首輔,大學士,兵部尚書叮囑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吩咐。

  王越還是拎得輕重的。

  而今宜山王一去,黎朝內部強烈的君臣矛盾,就被消弭了。

  當然了,並不是說,黎朝就沒有君臣矛盾了,但是這種矛盾已經壓製到不會兵戎相見的地步了。

  更不要說,宜山王弑君篡位,得位不正,而今這個嘉王,從程序到手腕,都強過他哥哥,不過一兩月之間,就得到了君臣衷心擁戴。

  既然沒有機會,自然就不可進軍了。

  王越自然要發揮出自己的作用來。

  王越將王豫打發出去之後,說道:“項總督,毛將軍而今的局麵,兩位怎麽看?”

  項忠歎息一聲說道:“機會稍縱即逝,可惜了,而今安南不可用兵了,辜負了陛下之心,我隻能想陛下請罪了。”

  “不可,那嘉王小兒,不過剛剛登基一月有餘,就能讓下下信服,根本不可能,定然是王豫為之蒙騙了,真假虛實之計。”毛勝信誓旦旦的說道。

  其實毛勝豈能不知道,錦衣衛與東廠在安南境內的情報組織,此刻都已經啟動了,直接與太子朱見濬對接。

  朱見濬也將很多情報給他們看過。

  總體上來,東廠錦衣衛雖然搞不到上層的一些機密情報的,但是民間的情報還是能搞到的,從宜山王登基到他被廢,這一百多天之內,升龍城之中的氣氛一日緊過一日,每日大臣被刑殺的,決計不少。

  但是從黎思誠登基之後,這種氣氛就一掃而空。

  也能印證出王豫所言的正確性。

  王越說道:“將軍,陛下要得是一場勝利,而今如果我們輕易對安南動兵的話,一旦有失,京師那邊也不好說話。”

  毛勝聽了,一陣子沉默。

  打仗兵危戰急,一旦勝利了,故而獎勵豐厚,但是打敗了卻是一個什麽下場,毛勝也知道,要知道成國公家族當初多顯赫,而今成國公家族當家的朱儀,卻在龍城遠戍,與當初簡直不能相比。

  說起來,這還是成國公自殺,再加上成國公畢竟是靖難勳臣,皇帝不給成國公麵子,也要給太宗皇帝一點麵子。

  鎮遠侯顧家的下場,才更讓他驚懼。

  鎮遠侯一脈在開國勳臣之中,也是相當有聲勢的,畢竟開國勳臣留下來的並不是太多,但是又如何,大功於朝廷的鎮遠侯顧成顧老爺子,居然絕後了

  毛勝一時間也冷靜下來了。

  征安南如果能如英國公張輔那般順利,七月滅一國,他毛勝一躍為國公都沒有問題。但是他如果敗了。卻沒有一個東平郡王這樣的祖宗。

  毛勝長歎一聲,說道:“王將軍,這一件事情,朝廷讓你說了算,你總要說說看,你什麽意見?”

  王越有意直接否定,但是他不想得罪毛銳,說道:“此事不若請聖裁。”

  王越根本就是拿皇帝當幌子。

  誰都知道,從這裏到北京,數千裏之遙,請示皇帝,皇帝的批示到了之間,最少也要一個月。

  而今黎思誠剛剛上位,尚且有一些機會,如果皇帝的命令到了,更是沒有一點機會了。

  想想就知道,皇帝的命令是什麽。

  毛勝豈能看不穿王越的伎倆,他轉過頭,對太子朱見濬說道:“殿下,此事您怎麽看?”

  朱見濬最近變得沉默起來。

  真是皇帝當初訓斥一番。他發現了自己有很多不足,一直參與處理大藤峽善後之事,將十幾萬瑤民安置在附近平地之上,或為軍戶,或為編戶。

  又在大藤峽山中,建立了四個土司,由大藤峽瑤民之中四大姓掌控。

  這些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最為艱劇,很多事情都牽扯到升鬥小民的利益,而在這一件事情上,不管是瑤民還是百姓都是寸步不讓的。

  朱見濬雖然沒有直接處理,但也被弄得頭昏腦漲。其中更是有人不服想重新起事,有人想借官府之力鏟除自己的敵人。等等等。

  朱見濬更是見到了不知道多少戰爭留下滿目瘡痍。對征安南這一件事情,有些了心的體會。

  此刻被人問起來,他下意思想說些什麽?忽然身後被張懋輕輕一動。

  他忽然驚醒,暗道:“王越已經說了要請聖裁,毛勝要問我是什麽意思?難道我的意思,能代替父親的意思。”

  他一驚醒,回答隻有一個了,說道:“王斷事說的極好,既然我們不能說出一個所以然,那就請聖裁吧。”

  朱見濬這樣說了,那就是一錘定音,其他人還能說些什麽?尤其是毛勝失望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