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8-24 23:49      字數:2692
  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

  比如說貓兒莊之戰,乃是皇帝要清除成國公一係,所以做了手腳,否則看看大明與瓦刺諸戰,為什麽唯獨貓兒莊大敗,而且敗的極慘,而後皇帝就掌控了京營的權力。

  所以你品,你細品。

  在京師這些傳言是沒有市場的。

  畢竟貓兒莊之戰才過去幾年,有太多的經曆者了。當然知道貓兒莊之戰後全局有多被動,皇帝即便是一個傻子,也不會為了政治目的做這樣的事情。

  但是越距離北京遠的地方,這謠言就越有市場。

  當然了,普通人也不敢傳這謠言。

  真正有消息知道這謠言的,都是大家族,比如李家就是。

  李家未必相信,但決計不相信皇帝在掌控京營之中,是一朵一塵不染白蓮花。所以對朱祁鎮的手腕,雖然看不清楚,卻是有幾分驚懼的。

  畢竟比起成國公家族,武進侯家族,等等在貓兒莊喪師的家族,要比李家厲害了不知道多少倍。

  都在一場場風暴之中站不住腳,而且三楊當初多厲害,但是沒有過幾年,他們選中的繼承人在雲南當巡撫,這幾年才調回來。

  所以李文一聽到擋了皇帝的道了,心中不甘似乎湧入舌唇之間,無限的苦澀,猶如痛飲黃連。但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李文說道“奶奶的意思是答應於謙?”

  老夫人點點頭,又搖搖頭說道“是也不是。既然我家不在西寧,不如一古腦將家中那一點產業給了朝廷,朝廷不是要改土歸流嗎?我們家的這個土官不做了。”

  李文聽了,大吃一驚說道“奶奶你之前不說,這裏是我家萬世之基業,而今怎麽要放棄了。”

  老夫人雖然還在,但是他並不是李英的親生母親,再者他年歲長,將三個兒子,不管是親生的還是不是親生的,都熬死了。

  於是三房之間早就定下協議分家了。

  二房三房留在西寧,而大房遷居在北京。

  土司一知落到了二房手中,就是老夫人費勁心機為二房弄的,當初老夫人就是李家土司乃是李家萬世不拔之基業。

  老夫人看得很對,在曆史上青海的土司一直世代相傳到了民國時期。

  如果沒有變故,自然是萬世不拔之基業。

  而今卻有變故了。

  老夫人咳嗽兩聲,說道“孫兒,我們都走了,又如何能守的住,與其將來不明不白的給了別人,倒不是用他再這位於大人那邊賣

  一個好價錢。”

  “你爺爺生平做過最大的事情,就是將西寧州賣了一個好價錢。麵對這樣局麵,要善於舍,既然都保不住了,就要下本錢。而且你如果搭上於謙的線,豈不是搭上皇帝的線,其中好處自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成敗如何?就看你本事了。”

  李文聽了緩緩的點頭,說道“孫兒知道該怎麽辦了。”

  老夫人心中歎息,其實她並不想如此。

  人越老見識越多,越是想求穩。

  在老夫人看來,就算你進了內閣又怎麽樣,你去之後,家族自然也不行了,但是土司這個官職不一樣,世襲罔顧。西南很多土司,都是唐宋時期封的。

  如果可能,老夫人自然不願意放棄這番基業

  隻是事已如此,她又有什麽辦法,隻能勸孫子別鑽牛角尖,在各種辦法之中,選擇一個不怎麽壞的辦法去做了。

  李文知道該怎麽做了,就當機立斷。他立即與張文一並去見於謙,張文見了於謙當即跪下,說道“李某乃大明之臣子,陛下所命,無敢不從,既然大人有此以,下官又怎麽不從。隻是我家世居西寧,搬遷需要一點時間。”

  於謙也知道李家多半要妥協的。但是也萬萬沒有想到李文如此識趣。說道“好。李大人不虧忠肝義膽。有什麽不便的地方,隻管說,我能幫忙的自然會幫忙的。”

  言下之意,就是你有什麽條件也提出來吧。

  李文說道“下官一家子都要去京師,這土官留之無用,而且朝廷不是說要改土歸流嗎?下官願意響應朝廷,將我李家田地專為西寧州治下。”

  於謙聽了,心中一動,暗道“李文真是好手段。”

  朱祁鎮確立了改土歸流的原則,但是真正改土歸流的也沒有幾家,畢竟而今朝廷主要精力都放在北方,對西南,西北地區,都是能不出事就不出事為好。

  如果不是因為茶馬之事,李家在西寧橫霸一方的情況,朝廷也不會多管的。

  也就是王驥在雲貴總督任上,平了貴州好幾處土司,建立好幾個縣,也不至於堂堂貴州布政使隻有一個縣。

  並與土司並處一城。

  除此之外,就沒有了。

  但是並不是說改土歸流這四個字在朝廷就不存在的。

  並非如此,朱祁鎮在處理西南事務的時候,一直秉承著這個態度,如果有土司造反,一般情況下,都是改土歸流,當然了,特別艱險的地方,也會保存土司,但也會將大土司拆分成小土司。

  其實李家並不清白,如果翻舊賬的話,李家走私茶葉的數量,足夠李家一家砍頭。隻是參與的人太多了,於謙也不敢輕舉妄動。

  而今李家願意去北京,並願意以身作則獻土歸流,也給西寧州的建立開了一個好頭。

  如此一來,於謙不得不賞,不能不安排好。

  不然讓各地土司見李家下場極慘,誰還會主動獻土歸流啊?

  而且還要從朝廷整頓衛所方麵想,各地衛所官員橫行霸道,不下於土官,朝廷如果嚴苛處置李文,後麵的衛所整頓就要難了。

  畢竟李文不幹淨,各地衛所中的軍官有幾個可以說自己的幹淨的。

  所以,李文真真正正將這好處發揮到了極致。

  但是怎麽賞賜,於謙心中卻在默默思索,忽然想到了什麽?說道“你家有人會養馬嗎?”

  李文說道“自然是有的。”

  “好。”於謙說道“我保舉你東勝總兵官,鎮守河套,為朝廷養馬,如果你做的好,將領封爵之日,指日可待。”

  “李家一門兩爵,從此之後也要修身養性,秉公守法才是。”

  於謙話語之中,有淡淡的警告之意。李文自然聽得明白。

  於謙隻是礙於局勢而已,不是真不知道李家都做過什麽事情。李文說道“請大人放心,今後我李家定然實心為朝廷效力,再無他念。”

  於謙說道“既然如此,就請李大人離開之前,再立一功如何?”

  李文此刻已經決定緊抱於謙的大腿,一副既然打不過,就加入其中的打算,自然要在於謙麵前好好的表現一番。

  故而於謙話音剛落,李文立即說道“請大人吩咐。”

  於謙說道“各地土司這幾日就會來西寧了,他們的馬匹我自然是放心的,但是西番情形如何,朝廷就不大清楚了。李家久在西寧,可知道西番各衛,乃至烏思藏,西域等地的情況如何?”

  於謙始終記得自己的使命,他可不是單單的來處理茶馬事務的,他作為三邊總督要管理很多事情。

  而且朝廷現在財政緊缺,受海關的影響,如果西寧能大量販賣商品到西番,西域,乃至烏思藏,也是一件大好事。

  最少這裏關稅就能收更多了。

  但是大明匆匆來是老德行,他們很少派人去其他地方,都是通過其他地方來的朝貢使臣了解情況。於謙對這些地方雖然談不上兩眼一抹黑,但也差不多。

  李文聽了,說道“大人,算是問對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