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京衛改革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8-13 09:52      字數:2724
  第五章京衛改革

  軍隊的戰鬥力,是軍製改革的體現,而不是相反。

  如果後麵有一套有力的製度去支撐,縱然能將這麽多人聚集到一起,也不可能有戰鬥力的。

  而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漸進,而不是想三下五除二做好,越是這樣想的,越是出問題。

  而今的朱祁鎮,已經不是當初剛剛登基時候幼稚淺薄衝動的孩子,也不是剛剛登基的時候,迫切想掌握權力,證明自己是對的少年天子。

  而是孩子都有六個,長子已經十一歲的成年天子,前世今後的曆練已經讓他成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

  此刻他的絕無一絲的天真與幼稚,也沒有一絲衝動與急迫。反而進入自己的狀態之中,將各種事務的推進都納入自己的節奏之中。

  對各種難題,對各種事務,大明王朝麵對各個方麵的挑戰。財政上的,軍事上的,外敵入侵,內部造反,大臣專權,內監橫行,乃至與下麵三心二意,皮裏陽秋。

  什麽樣的事情,他沒有見過。

  此刻他的才真正成為大明這一艘大船合格的船長。

  甚至下麵大臣私下裏說當今,對任何大小臣工,都是笑語盈盈,卻讓感到一種不怒而威,戰戰兢兢,汗不敢出的感覺。

  所以在軍製改革這一個大命題上,朱祁鎮小心謹慎步步為營,從正統十四年到正統十八年之間。

  雖然朝廷多事,但是朱祁鎮更多是將權力下放到內閣,賑災的事情,雖然有些困難,但是這麽多年,這樣的事情也都是輕車熟路了。

  隻有有足夠的糧食,對大明的文官係統來說,完成這一件事情,並不困難。

  事實也正如朱祁鎮所想,雖然大災連連,下麵各巡撫大臣,大多都足夠勝任,還湧現出韓雍,王宏這樣的有力大臣。

  而在中樞周忱的掌舵之下,雖然朝廷的財政崩得很緊,但是也沒有出現,正統十四年的狀況,最少戶部太倉銀時多時少,但內承運庫之中,卻有千萬元之數。

  就足夠朱祁鎮鬆了一口氣。

  這四年的時間,朱祁鎮一心一意放在軍製改革之上。

  首先是從人事調整上著手。

  雖然貓兒莊一戰,以成國公為首的近十名領兵的勳臣,乃至大批京營的中堅力量損失掉了,也給朱祁鎮清理出一片權力真空。

  讓朱祁鎮可以放開手腳做事。

  但是在京營中下層之中,還有不少利益相關的將領。

  這些將領官並不大,但是人數卻不少。

  對於這些人,朱祁鎮用了兩手,一方麵是升官。

  能打的有本事的人,全部升官,特別是宣大在正統十四年的戰鬥之中,損失慘重,好幾個衛所,都到了撤編的邊緣了。

  正要這些有能力的將領去重整旗鼓。

  為首的就是孫鏜。

  孫鏜這個人,錦衣衛報過來的貪汙受賄的事情,一兩本子記錄不下來,但是打仗之上,的確能打。

  就讓他遷到西北去了。這樣京營將領有好大一批,反正朱祁鎮在調整的時候,將遼東軍,大同軍,宣府軍,乃至福建軍,各地班軍,等等都編入京營之中了。

  有足夠的人手替代。

  至於剩下的,既不能打,有會貪汙,不殺你留著過年嗎?

  成國公為首當年權勢滔天的人已經不在了。

  成國公舊部之中,能打的也調走了,邊軍很多軍隊也調進來了。

  這些人如果真有造反的能力,朱祁鎮早就送他的升官發財了。

  所以清理這些人,朱祁鎮根本不會遇見什麽抵抗,這個時候就是錦衣衛出馬的時候了。錦衣衛幾乎一古腦將京軍各衛所之中,做的過分的將領都拿下來。

  朱祁鎮倒是沒有下狠手,隻是讓他們以錢贖刑,然後發配海西。

  畢竟海西的黑土地,正缺人的。

  這一場的清洗之後,朱祁鎮才開始進行下一步計劃。

  比起地方上天高皇帝遠的衛所,北京七十二京衛,卻是朝廷掌控最深,也是皇家掌控最深的。

  而此刻又因為貓兒莊之戰,京衛各階級最虛弱的時候,朱祁鎮下手,自然是毫無阻力。

  其次,將衛所的屯田清理了一遍。

  當然這種清理僅僅是確認一下現實,之前那些莫名其妙消失的土地,莫名其妙從衛所賬冊上長腿跑的土地。

  朱祁鎮並不追究了。

  畢竟很多事情時間太長了,翻起舊賬來努力太大了,能幹出這樣的事情,都是大明勳貴或者是外戚。

  找到誰都不好辦。

  但是並不是沒有收獲的。

  如果說衛所土地是一塊大蛋糕的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吃飯,手眼通天的,自然是切下來帶回去吃,但是其次的不過是上下其手,中飽私囊。

  田地還在衛所帳上,但是每年的收成,就是能做到入不敷出。

  這樣的手段,自然被清理一空。

  再次就是兵源上了。

  大明京營四十萬,其中有相當多的充數之輩。

  貓兒莊一戰,戰死十萬餘,黑山之戰也損失一兩萬左右,再加上雜七雜八的傷亡,總共少了將近十五萬上下,當然也不全部都是死的,也有傷殘的,不能再上陣了。

  至於剩下二十五萬兵馬,朱祁鎮毫不留情的壓縮水分,堪稱精銳的大抵不過十萬上下,也就是跟隨孟瑛打黑山之戰的那些人。

  大量軍隊的缺額,需要補充,在這一家事情上,朱祁鎮首先廢除了清軍製度。

  倒不是清軍製度不對,而是清軍製度不行。

  什麽是清軍製度,就是洪宣以來因為衛所逃亡眾多,朝廷派人清軍禦史去清查衛所,一清點缺額,二就是勾軍。

  大明的軍戶製度,乃是父子相承,世世代代繼承下去,父死子繼,兄死弟續,嫡係沒有了,旁支要上。

  當軍隊有缺額的時候,這人逃了,就去家找他們家出人頂替。

  清軍禦史就做這樣的事情。

  這個官相當難做。

  畢竟一去衛所就要一輩子,從此天涯一方,屍骨都不得還鄉,至於軍中種種黑暗之處,更是讓人生不如死。

  如果軍中生活都很好的話,誰又肯拚著拖累家中老少,拚著從此都不見天日,隻能做賊,或者給人家當下人,不僅僅自己,連子孫後代都是黑戶,至於科舉什麽的,更是與之無緣。麵對這樣的後果,卻仍舊要逃。

  清軍禦史做事鬆不得,畢竟如果朝廷不加以製止的話,恐怕大明衛所的缺額就不隻是三成了,但是如果太嚴苛了。

  卻也於心不忍。

  比如這一次京營陣亡這麽多,暗道慣例,是要補上這麽多的,怎麽補,就是按照名冊去勾軍。

  朱祁鎮正式將募兵代替勾軍,又將福建,遼東的軍隊留下來一部分,再加上京營剩下的軍隊,依舊襲承的軍餘,重組了京營四十萬的軍額。

  隻是其中一個很大的變化是。京營七十二衛之外,除卻皇帝的親軍衛之外,再也沒有一處掌握軍隊了。

  連屯兵也沒有了。

  而今各衛隻留一名守備千戶。

  做什麽事情,就是負責衛所土地的屯墾。換一句話說,他就是一個國營農場的廠長了。

  如果不是朱祁鎮想求穩留有餘地,連這個守備都不想留,直接將這些衛所的土地劃給各府縣。

  畢竟京衛都是非實土衛所。

  所謂的實土衛所,就是衛所有管轄區域,與府縣並列,就好像是遼東,遼東各衛指揮使是軍事民政一把抓的。

  而非實土衛所,就是與府縣犬牙參差,他們的所屯墾的土地都是府縣劃撥出來的,衛所屯墾而已,並沒有當地行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