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7-21 00:08      字數:2730
  第一百八十七章兵疲將驕

  “大將軍。”楊洪說道:“末將以為有些不妥。”

  成國公看著楊洪說道:“如何不妥?”

  楊洪說道:“大軍奔襲而來,而今僅僅休息了一日,就要繼續北上,末將覺得下麵的將士未必承受的住。”

  “瓦刺一時半會逃不了,末將以為也先也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所以,大將軍不妨在大同稍稍休息兩日,再出擊不遲。”

  楊洪這番話,說的有些委婉。

  騎兵交戰,戰馬的馬力,騎兵的體力都是相當之重要。

  出北京到現在,大隊騎兵一直在趕路之中,雖然路途並不算太遠,但是體力已經消耗不少。

  畢竟這個年代騎兵長途跋涉,苦難不是後世能夠想象的。

  一日根本修整不過來。

  更不要說,在馬力上,其實大明騎兵也不如瓦刺。

  因為瓦刺大軍有備馬。

  是的,雖然瓦刺這一次出動了幾十萬軍隊,但是動用的馬匹,絕對是百萬匹級別的。當初忽蘭忽失溫一戰大勝,太宗皇帝就俘獲了幾十萬馬匹,當時馬哈木動用的瓦刺鐵騎不過三萬而已。

  其他馬匹固然有相當一部分是輔兵的,還有一大部分都是瓦刺騎兵的備馬。

  蒙古騎兵能夠千裏,乃至數千裏奔襲,就是建立在他們有數量眾多的備馬之上。但是大明並沒有足夠的馬匹。

  即便號稱精銳的騎兵,也很少有備馬。

  所以,他們數百裏跋涉之後,消耗大量馬力之後,與瓦刺生力軍對決。

  這其中有太多凶險難測的地方。

  楊洪作為一直與瓦刺打交代將領,他對瓦刺很是了解,他麾下大同精騎,未必比京營騎兵差,甚至楊洪覺得還要好一點。

  雖然邊境大體太平。大戰沒有,小戰卻是常常有的。所以邊軍騎兵可是見過血,殺過人,打過仗的。

  但是京營之中是什麽樣子?

  不是說京營之中,沒有打過仗嗎,殺過人的將士,但是總體來說,太少了一些。

  因為而今距離太宗皇帝最後一次北伐,有近三十年了,距離宣宗皇帝最後一次出塞也有十五年了。

  歲月是最為無情的,當初太宗皇帝的老臣,要麽都是將領,要麽都已經讓子孫接替軍職了。更多都卻是被黃土埋了。

  絕大多京營騎兵,實戰經驗上,其實並不如邊軍騎兵。

  在楊洪衡量兩者勝負的時候,覺得有些危險。

  當然了,打仗沒有不危險的,不能因為覺得有危險,就放棄出塞,隻是要慎重一些。

  不過,成國公不這麽想,連下麵的將領都不這樣想。

  成國公哈哈大笑說道:“楊將軍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瓦刺早已成為驚弓之鳥,而今我們稍稍停留,說不定,就要追他到天涯海角。楊將軍是不知道草原上的追擊戰,是多辛苦。”

  成國公說到這裏,想起了當初追擊兀良哈部落,一連追擊了數百裏,最後還是被兀良哈跑了。

  成國公就知道,在對付塞外遊牧部落的時候,大明馬匹數量差距,導致了大明騎兵續航能力不行。

  最少不能很少能追上數匹馬互換的騎兵。

  所以,當初那一戰,才聲勢浩大收獲卻不多,惹出了很多非議。

  所以,成國公決計不想重蹈覆轍。

  成國公如此大笑,下麵將領自然陪著笑,隻是有兩個笑容並不是太好,這兩個人就是吳克忠,與吳克勤。

  成國公散去軍議,讓下麵去準備。

  兩兄弟安排好各部人馬,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傷兵營之中。

  整個傷兵營之中,有不少傷員,但是京營出身的並不多,蓋因京營一路追過來,其實並沒有與瓦刺主力真個碰撞。

  對付一些遊兵散勇,更是手到擒來。

  大軍斬首也有一兩千級了。

  但是真正瓦刺主力,卻是大同軍碰過。

  他們兄弟兩人卻是一個目的,來見吳瑾的。

  此刻的吳瑾不用與一般傷員住一個房間,而今單獨一個房間,采光還相當不錯的。畢竟吳瑾履曆戰功先不說,單單父親,叔父都在顯赫要職,下麵的人也不敢怠慢了這位吳公子。

  吳瑾見父親,叔父過來,立即起身說道:“爹,二叔。”

  此刻的吳瑾渾身上下包裹這一層層的紗布,看上去好像一個木乃伊一般,他身上多處刀傷遍布全身各地,還好他的鎧甲給力。

  雖然外麵的鐵甲已經崩碎不能再用了,但是裏麵金絲甲,也就是鎖子甲,還有很好抵禦能力,讓吳瑾傷口都比較淺。

  雖然失血過多,但是並沒有大出血。

  昏迷了兩日才算是熬過來了,此刻他隻覺得渾身比之前重了何止千百斤。簡直是動彈一下,比在戰陣上殺一個人還難。

  “安生點吧。”吳克忠說道。他將兒子按回去病床之上,看著兒子身上渾身紗布,有些好奇的說道:“這樣子,倒是怪稀奇,打了半輩子仗,都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

  尋常傷兵營,汙水橫流,臭氣熏天,慘叫連連,很多人不過等死而已,這樣的情況,吳克忠見多了,但是而今一路走過來,卻大出意料之外。

  最少幹淨整潔,每一個房間都打掃的很幹淨,不知道燒了什麽驅蚊的藥草,連蒼蠅蚊子都不是太多的。

  吳瑾說道:“這是太醫院樓院令的規定,這位樓院令是江南神醫,為陛下禮聘才願意擔任太醫院令,在宣府,大同建立分院。”

  看官大體猜出來了。

  不錯,這套改革自然是朱祁鎮拿出框架出來,樓元負責執行下去的。

  在寧波瘟疫之後,朱祁鎮痛定思痛,覺得大明公共衛生事業,必須加強治理,別的不說,寧波瘟疫鬧了一年。第二年,浙江還有個別縣有複發。

  所以,在朱祁鎮看來,這瘟疫根本不是治好了,而是熬過去而已。指不定什麽時候,什麽地點再複發一批。

  如此反複,朱祁鎮還做不做別的事情了。

  隻是他加強過的太醫院,卻在去年與瓦刺關係徹底破裂之後,朱祁鎮加強到了宣府,與大同兩地,建立了太醫院大同分院,與太醫院宣府分院。

  這兩個分院直接隸屬於北京太醫院管轄。

  在這一戰之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特別是朱祁鎮與樓元討論,並匯集名醫搞出一整套外傷處理辦法。更是效果顯著。極大的降低了傷員的死亡率。

  如果沒有這個情況,吳瑾未必能撿一條小命。

  單單從外表來看,與後世外傷處置已經很相似了。但是實際上,隻是徒具其形而已。不過,隻是幹淨衛生的環境,就能讓不少傷員頑強的活下來。

  吳克忠說道:“回京之後,我倒要拜訪一下這位樓老太醫。不過,我與你二叔今年兩看你,卻是想說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大軍明天就有出動了。要追擊也先去了。”

  吳瑾聽了,忍不住想坐起來,卻牽動了傷口“嘶”的一聲呻吟一下。吳克忠趕緊將他按住,說道:“好好休息亂動什麽的?”

  吳瑾歎息一聲說道:“如此大戰,我卻趕不上,實在可惜。”

  吳克忠說道:“你好好養傷,將來日子還長,不愁沒有仗打。何必著急?”

  吳瑾說道:“不急不行啊?北方也隻有瓦刺算是勁敵,都被父親與二叔打光了,我將來能夠執掌一軍了,我去打誰去?”

  “聽陛下有開拓南海的意思,但是我是騎將,總不能上船吧?”

  “真後悔,上一戰受傷太重了。”

  吳瑾所言是真心話,也是大部分低層士卒的心理話。他們很多人都沒有想過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