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7-16 00:02      字數:2752
  第一百八十二章吳瑾揚名

  其實也先得到的消息,有些晚了。

  最先接觸到三千營的,並不是瓦刺本部的哨探,而是大量其他部落的遊兵散勇。

  這就是瓦刺政權結構性問題了。

  瓦刺政權本質上是,一個大部落聯盟體製。也先最厲害是因為他綽羅斯家族,是瓦刺之中最大一個部落。

  所以,對很多部落,也先對他們的掌控能力,並沒有那麽強。

  特別是,很多附庸的附庸。

  就算是在大明體製之中,縣官還不如現管。更不要說瓦刺體製之中,所有很多小部落,跟隨瓦刺南下之後,因為瓦刺將明軍逼著隻能退守城池,將大同附近廣闊的地域給讓給他們。

  他們就有了自由活動的權力。

  這些小部落,都是一等一的窮逼。見一個鐵鍋都稀罕的不成樣子。

  雖然大同在大明屬於邊地,是屬於不富裕的地方,但是在他們看來,已經是非常富裕的地方。

  而且雖然楊洪已經下令堅壁清野,所有人都撤到城堡之中。

  但是瓦刺來得太快,出乎很多人預料,誰也沒有想到,瓦刺在這個時候,就來了。

  而且從永樂年間到現在,多少年了,邊關一直是畢竟太平的,即便有些亂子,也進入不了邊牆,更進入不了大同城以南的區域。

  連續數十年的和平時光,讓很多百姓都忘記了,韃子南下是如何的慘劇。麥收時分,這種命令更是被抵製了。

  所以,作為先鋒的吳克勤,吳克忠兄弟,帶領三千營還沒有來到大同城下,就是看見如此人間慘劇。

  無數蒙古人想盡辦法劫掠,什麽都東西都不肯放過,連女人也套著上繩索,拖在馬後,也想帶回草原之上。

  就好像是耗子進入糧倉之中一般,也不顧自己的肚量,拚命將所有一切都塞進自己的肚子裏麵。

  吳克忠下令,各部分散開來,驅逐蒙古韃子。解決百姓。

  於是乎,三千營分成數十股,就好像是一個大掃把,將大同南邊的地麵都清掃一遍。

  結果自然是一片倒的。

  這些吃飽了的蒙古人根本不是三千營的對手,殺起來更是砍菜切瓜一般。

  不過,吳克忠也擔心大同城下的情況,將自己兒子吳瑾叫過來,讓吳瑾帶來本部千騎,不顧一切,突入大同城下。

  向大同城中報信,告訴大同城中,援軍立至。

  這個任務,固然危險之極。大同城已經被瓦刺包圍起來,以千騎闖陣,即便不是九死一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吳克忠卻讓吳瑾去做,卻是一個父親愛護之心。

  現在誰都知道,當今在培育下一代將領,吳瑾此行雖然危險,但是一旦功成,吳瑾的名聲就在大明軍中打響了。

  而且這樣任務,吳克忠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將三千營中的精銳調撥在吳瑾麾下。

  吳克忠也是了解楊洪的。楊洪雖然龜縮大同城內,到要是說楊洪沒有反擊之力了,吳克忠是決計不相信的。

  至於危險?

  出兵之後,什麽時候不危險?戰場之上就沒有一處安全的地方,但是戰場有主要有次要,有些戰場,即便死了,也不過是淹沒了在無數陣亡名單之中,除卻自己的親人之外,沒有人記得你。

  而有些關鍵戰役,一個小卒都能名垂青史。

  吳瑾欣然領命。

  他很清楚,這一戰最大助手,就是時間,隻要打瓦刺大軍一個措手不及,讓瓦刺大軍來不及調動,他才有機會進入大同城內。

  吳瑾趁著夜色靠近大同城百裏之內,在第二天,天還沒有亮,就開始向大同城下飛奔而來。

  天還沒有亮透的時候,他就被瓦刺遊騎發現了。

  瓦刺遊騎還以為是自己人,上前問話,被吳瑾一箭射死。

  這個時候瓦刺大軍才知道,是敵人。

  一時間,號角之聲,一聲接著一聲響起。

  大隊瓦刺騎兵開始出動了。

  因為是清晨,很多瓦刺騎兵還在睡眠之中,一時間反應不過,所以數萬瓦刺騎兵,他所麵對的隻有千餘騎而已。

  這些騎兵是在警戒。

  但是他們並沒有將吳瑾的速度給停滯下來。

  三千營大部分將士都是蒙古人,所用的戰法,與瓦刺的戰法相差不大。隻是在裝備上三千營比瓦刺好太多了。

  而且吳瑾也事先說過,這一次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停留,掉隊的人隻求多福。

  因為一旦被瓦刺人發現,他們隻能快速衝到大同城下了。滯留的時間越長越是危險。

  這也是瓦刺畢竟是瓦刺,不是漢人。

  瓦刺的圍城,其實不過是在大同各門之外紮營,將大同城給堵住而已,並不是像漢人圍城一般,根本就是在城池之外,再修建一道長牆,將城池給封鎖住。

  而且即便瓦刺想這樣做,大同被圍,也沒有多長時間,這麽大的工程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一路上封鎖雖然嚴密,但是衝進大同城的道路,還是暢通的。

  當吳瑾看見大同城的時候,已經有幾分精疲力盡了。

  在不足一個時辰之內,吳瑾狂奔數十裏,連戰三陣,折損三百多人。以至於他身後已經拖著一個不大不小的尾巴。

  都是與吳瑾對衝一陣的瓦刺騎兵。

  此刻大同城遙遙相望了,而瓦刺大營也遙遙相望了。這個時候,瓦刺騎兵已經完全動員起來,大隊人馬向吳瑾這邊而來。

  吳瑾遙遙看著大同南門。

  也不多說話,隻是拍拍已經有些顫抖的馬兒,用力一夾,胯下的馬兒奮起最後的力氣,衝了過去。

  如果從天空之中俯視,吳瑾所部,就好像是箭矢一般,重重的插入瓦刺的騎兵之中。

  隻是這個時代騎兵做戰,都留有一足夠的空隙。

  雙方騎兵對衝一陣,被稱為一合。

  雙方真正的廝殺,就是彼此擦肩而過的一瞬間。

  所以想要用騎兵攔住騎兵,不大好辦。

  這也就是為什麽,很多騎兵與騎兵打,都是打成擊潰戰,很少有全殲的時候。隻是即便如此,吳瑾也些撐不住了。

  因為瓦刺騎兵太多。

  瓦刺騎兵精銳程度不下大明精銳,如果是人數相等,雙方廝殺幾十合大抵是可以的。但是吳瑾人數太少了,陷入瓦刺軍陣之中,就好像是陷入汪洋大海之中,吳瑾根本身不由己,隻能隨波逐流。

  吳瑾不知道殺了多少人,甚至盔甲極好,畢竟是朱祁鎮禦賜的,但也擋不住亂刀齊下,好幾塊甲胄都崩開來。

  他暗暗捏著一個長箭,心中難免有些後悔了。

  後悔如此托大。

  之前交戰的時候,已經將長弓折斷了。此刻他需要將這最後一支箭射進大同城中。這是他必須完成的任務。

  隻是而今可能完不成了。

  正在吳瑾覺得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時候,隻聽一聲轟鳴,好像是號炮。

  吳瑾陷入軍陣之中,什麽都看不見,但是也先卻看到清清楚楚的。卻見大同南門轟然大開,同時一起大開的不僅僅是南門,還有大同城牆上好幾處暗門。

  幾乎在同一時間打開。

  數千騎兵猛地突出城外。

  其中打頭的一麵旗幟,就是“楊。”

  自然是楊洪出馬了。

  這一手,立即讓也先暗道:“失算了。”

  對於大同南門的堵截,也先早就有安排,但是他畢竟對守城不熟悉,萬萬沒有想到,楊洪一口氣開了這麽多暗門。

  麵對這些突然打開的暗門,還有從暗門之中飛馳之中的騎兵,也先是沒有絲毫安排的。

  不過,戰場之上出現意外情況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先僅僅是吃驚片刻,就鎮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