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7-13 23:52      字數:2773
  第一百六十三章特殊的早朝

  王直輕輕一歎,說道:“陛下召見我了,我不日就要到南京赴任。是南京留守。隻是今後的南京,不是現在的南京了。”

  王直很明白,完成朱祁鎮的任務之後,他將是大明第一任南京留守,也是權力最大的南京留守。

  將來曆代南京留守,都比不上他這個南京留守。因為他這個南京留守要將南直隸給大卸八塊。

  曹鼐下筆微微一頓,說道:“恭喜了。”

  王直說道:“陛下沒有見你嗎?”

  曹鼐說道:“剛剛遞了牌子,被拒了。”

  王直聽了輕輕一歎。

  如果說現在的曹鼐還不知道自己的下場是什麽樣子,那就太小看曹鼐了。

  當朱祁鎮拂袖而去的時候,曹鼐就有預料了。

  而今朱祁鎮拒絕見他,讓曹鼐更確定了這一點。

  因為朱祁鎮不是萬曆,萬曆發起脾氣來,不見任何一個大臣,但是朱祁鎮一般情況下,內閣大臣求見,是可以隨時加塞的。

  不管什麽時候,隻要宮門沒有落鎖,朱祁鎮都見。

  內閣大臣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內閣首輔。

  內閣首輔去見朱祁鎮,尋常時候太監根本不會攔截。不過一個小太監報在前麵稟告而已。

  這是朱祁鎮給予內閣首輔的特權。

  王直說道:“你後悔嗎?”

  曹鼐頭也沒有抬,從一邊再次拿過了一個奏折,一邊看一邊說道:“不後悔。”

  隻有沒有見過戰爭的人,才向往戰爭。真正親身經曆過戰爭之苦的人,才知道戰爭的可怕。

  曹鼐是河北人,在考中狀元之前,又在代縣當過小官,他訪問故老,他更清楚,塞上百姓,是怎麽樣的生活狀態。

  而今朝廷瓦刺之間大體上太平了。大家的日子才好過一點。

  但是問問上了年紀的人,一問排行,有老五,有老三,有老大,但是一問兄弟尚存幾個。

  都沉默不語。

  因為連兩個都少。

  大部分都死在哪裏了。

  都死在草原上了。

  君王的雄心壯誌,卻要讓北方百姓承受生離死別之苦,顛沛流離之苦,魂飛異域。此生不能再反家鄉之苦。

  甚至曹鼐也見過,老人死死不肯咽下最後一口氣,一直看著北方,一直看著北方,等著那個絕對不會再回來的人。

  曹鼐其實也不是太讚成和親的,但是朱祁鎮的態度,讓曹鼐必須拿出最強烈的態度反製朱祁鎮。

  如果說,戰事規模還如之前一般,糾纏在九邊左近。曹鼐並非不讚成。

  但是朱祁鎮一直以來,都有遠征大漠,列郡漠北的想法。讓曹鼐不得不想辦法阻止。

  怎麽樣阻止?

  讓瓦刺與大明存在一種穩定的關係。

  誠然和親非長計。

  但是用一個女人再維持九邊十幾年的和平,避免瓦刺與大明數十萬人的大戰。在曹鼐看來是值得的的。

  在數以百萬性命之前,一個人的幸福重要嗎?

  其實曹鼐也知道,這個想法並不牢靠。

  隻是他已經無路可走了。

  怎麽能擋住大明滾滾北上的車輪?怎麽能阻擋一個準備了十幾年的少年君王?曹鼐在做事之前,連性命也都沒有顧惜。

  這個下場在他預料之中。

  有什麽可後悔的。

  曹鼐說道:“不後悔。”

  “如果真有後悔,隻是後悔不能阻止這一切。”曹鼐心中暗道:“邊疆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閣老,司禮監送了明日早朝的奏折。”商輅拿這一封文書在門口說道。

  曹鼐說道:“拿來。”

  商輅小步進來,將奏折放在桌子上。

  曹鼐拿了之後,一揮手讓商輅走了。

  曹鼐打開一看,說道:“看來明日,你就可以出京了。”

  王直拿過來一看,說道:“你也是了。”

  早朝一般都是務虛,每天早上奏六事,都是在前一天送進乾清宮。讓朱祁鎮有個底,因為早朝沒有什麽實際作用。朱祁鎮很少反駁他們選的六事。

  隻是今天,內閣呈上去的六事,被打回來了,卻是上麵禦筆圈定,將瓦刺求公子這一件事情列入其中。

  而這個一件事情,按理說還內閣還沒有統一意見。

  並不算是處理過的事情。

  言下之意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對於皇帝來說,這一件事情,已經有了定見。這個意見,對他們或許並不是什麽好事。

  第二日。

  朱祁鎮醒的很早。

  天還沒有沒有亮,朱祁鎮就醒了過來。

  他愣愣的看著床頭的流蘇,撫摸著身邊的美人如玉一般的肌膚。心中卻感慨萬千。

  想起與曹鼐這麽多年的合作。雖然說不上多和睦,但也關係不差,隻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今天會用如此決絕的態度,結束與曹鼐的合作。

  王直還有可能回來的一天,但是曹鼐卻不大可能了。

  原因很簡單。

  讓一個前內閣首輔回京,當安置在什麽位置上?

  王直僅僅是一個內閣大學士。他回來還有地方可安置,但是前內閣首輔可沒有地方安置。

  曹鼐雖然四十多歲,但是他的仕途已經進入下半場了。今後的職務,定然是在各地地方官之間,來回遷移。

  甚至是每一代首輔重點盯著對象。日子不會好過了。

  隻是朱祁鎮卻也不能留情,讓他外放巡撫,其實已經是留情了。

  不想辦法在這個時代統一思想,讓所有想要維持與瓦刺和平官員都看清風向,今日朱祁鎮對曹鼐的態度就軟不得。

  朱祁鎮忽然起身。

  立即有宮女為朱祁鎮更衣。

  朱祁鎮看著眼前的明黃龍袍,說道:“今日不穿這個,將先帝皇帝金甲搬來。”

  眾人頓時一驚,卻不敢反對,立即將宣宗皇帝盔甲搬了過來。

  一副金甲套在木架子上,遠遠看過去,就好像是一個金甲武士一般。朱祁鎮眼神恍惚看見少數那個人,身穿一身金甲走了過來。

  朱祁鎮心中暗道:“父皇,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在他想來,作為太宗皇帝一手調教出來的繼承人,決計不是一個懦弱無能之輩,但是在他在位之內,大明一步步的戰略收縮。

  想來宣宗皇帝心中定然不好受。

  但是這種屈辱,由他今日開始洗刷。

  太監宮女將盔甲一件件的戴在身上,朱祁鎮對這銅鏡,頓時見銅鏡之中,有一個金甲武士,甲胄之上還有無數龍形浮雕。朱祁鎮而今已經二十四歲,早就不是當初那個孩子了。

  朱祁鎮匆匆用了早膳。就抱著頭盔走了出來。

  出了乾清宮之後,朱祁鎮才將頭盔戴上。

  於是高高的紅纓挑起,朱祁鎮按劍而行,身邊都是護衛簇擁著,甲胄鏗鏘而鳴,似乎朱祁鎮不是上朝,而是在上戰場。

  不錯,這就是朱祁鎮的戰場。

  奉天門外,百官已經魚貫而入了。有很多大臣都表情嚴肅之極,偶爾用語言交流。不敢多說一句話。

  他們已經有消息,知道今日的早朝不一樣。

  但是很多小官的消息就未必那麽靈通,這些六七品的小官,也遠遠的站在後麵,一個個打著哈欠。

  朱祁鎮在宮裏住,不用起那麽早,但是這些小官卻起的很早,穿過大半個北京城來這裏站班,一個個自然哈欠連天。

  甚至有些小官,不知道在荷包之中藏了什麽東西,偷偷的塞進嘴裏,緩緩的咀嚼。隻要不弄的太過分,巡視的禦史們也當做沒有看見。

  畢竟,這些小官都在官員隊伍之中最後麵了。一點小動作也不會有人發現。

  而且大家都是官場上混的,抬頭不見低頭見,而且法不責眾,真弄的太厲害,、禦史們也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