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5-31 23:22      字數:2696
  第五章瓦刺與西域

  雖然對王振有些抱歉,但是朱祁鎮不能不明白,雖然而今他依靠其他勢力站穩腳跟了,在軍方有太皇太後留下的劉永誠,有自己提拔起來的孟瑛,有在西北的蔣貴,在大同的楊洪,在遼東的曹義,等等。

  在文官方麵,內閣之中的曹鼐,王直,六部之中的周忱,地方上的於謙。乃至正統元年進士,也有一批進入朝廷,雖然都在中下位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批人上位,朱祁鎮的地位就更加不可動搖了。

  所以在正統四年之前,朱祁鎮所依賴的唯一支柱王振,已經不是那麽重要了,但是王振所代表的宦官實力以及廠衛,依舊是朱祁鎮根本支柱之一。

  朱祁鎮要借助文官敲打一下王振,讓他別太飄,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廢掉王振。

  所以,麵對徐晞的問題,隻是打了一個哈哈,隨即回避過去了。

  朱祁鎮接下來又詳細了問了一些,關於九邊特別是甘肅鎮的情況。最後才起步送走了徐晞。

  送走了徐晞之後,朱祁鎮手中揣著一杯熱茶,靠在交椅之中,看著滿天雪景,愣愣的出神。

  徐晞兵部尚書的任命,很快就下來,這一點朱祁鎮與楊溥已經有共識了,否則兵部尚書的位置,也不可能空懸半年。

  這也代表了朱祁鎮在某些事情的態度微妙的轉變。

  王驥離開兵部尚書任之後,柴車一直沒有發揮出兵部尚書的能力,是一個維持性的人物。反而讓五軍都督府在很多事情上主導了大明軍事。但是徐晞是一個能容得了五軍都督府囂張的人嗎?

  朱祁鎮心中其實是有數的。

  這其實他心中一直擔心,大明衛所到底是一個什麽樣子?

  凡是都有一個後手,這是朱祁鎮預備麵對最壞結果的後手之一,他還有其他安排,隻是他希望這些安排,永遠是用不上的。

  不過,這是長久的安排。

  朱祁鎮之所以如此詳細的通盤了解一下,九邊防務,各處隱患,卻也是因為對瓦刺對哈密進攻這一件事情的考慮。

  瓦刺也先在正統七年正式西進。

  一方麵固然是想侵吞關西七衛,也是也先重新凝聚瓦刺各部行為之一。

  之前說過,草原上的傳統的,脫歡打下的疆域,卻不是也先能夠全部繼承。而今雖然也先在脫脫不花的大帳立在漠北,但是瓦刺一族的根基卻在西域。

  也先的西進,不僅僅是一次軍事行為,也是一個政治行為,用一場勝利凝聚人心,讓瓦刺各部知道,他也先,決計不必父親脫歡差。

  說起,瓦刺在西域的經營,不得不說察合台汗國。

  成吉思汗有四個兒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成吉思汗分封諸子。術赤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帳汗國。

  窩闊台一係拖雷一係的恩怨情仇就不必說了,最後是忽必烈奪得了帝位,徹底擊敗了窩闊台一係。

  而察合台汗國的範圍就是而今的新疆,中亞,乃至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

  遠的就不要說,就說帖木兒,他就是出身察合台汗國。或者準備的來說,是西察合台汗國,所有人都知道,帖木兒在永樂初年東征,中道而死。最後沒有成型。

  卻不知道,這也是帖木兒對東察合台汗國的一次征服。

  隻是帖木兒一死,東察合台汗國複起,也瓦刺就在這個時候,殺了東察合台汗,並占據西域一部分。

  脫歡在世的時候,與東察合台汗國,趕到了烏茲別克。整個西域都在瓦刺的統治之下了。

  當然了,草原的統治並不是中原,極度依賴個人的威信。脫歡雖然做到這一點,留守在西域的部眾,會不會聽也先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這就也先西進的原因之一。

  至於關西七衛,與察合台汗國也是有關係了,這種關係甚至蔓延到元朝的時候。

  元朝的時候,察合台汗國與大都的關係,並不是太好的。之間也發生過戰爭,元朝分化察合台後王一係,就將他們安置在西北的。

  而大明代元之後,繼承了大明因俗而治的原則,將嘉峪關以西的蒙古貴族,建立了七個衛所,其中就以哈密為尊。

  當然了,關西七衛看上去是一個整體。但是內部也互相征伐,大明也有意維係他們彼此的對立,常常派使臣調節他們之間的矛盾。

  這有利於維護大明對他們的統治。

  當然了,另外一個維係他們對大明統治的辦法,就是貢道。

  絲綢之路雖然運輸量大減,但是還存在的,也是哈密衛很大的財政來源,這也是哈密衛離不開大明的原因。

  其實哈密衛一直與脫歡勾勾搭搭的,甚至彼此有聯姻。

  這一次瓦刺對哈密衛的進攻,也是政治仗與軍事仗一起打的。

  軍事仗怎麽打,就不用說了,分化關西七衛,達到個個擊破的辦法。至於政治仗,就是也先向哈密王求親,向哈密王求娶哈密王之妹。

  哈密王已經將這一件事情報上來了。

  這也是朱祁鎮一直猶豫的。

  從哈密王的表現,哈密王其實不想投奔瓦刺,畢竟瓦刺沒有大明那麽富,大明在絲綢之路上,稍稍放一些水,就足夠哈密吃飽了。

  但是瓦刺卻不一樣了。

  與大明相比,瓦刺就是一個窮光蛋。

  瓦刺這麽看重哈密,要和哈密王聯姻,真的是為了愛情,根本不是,瓦刺就是想在絲路上分一杯羹。

  且不說,哈密投靠瓦刺之後,還能不能享受絲路上的利益,即便是能享受,這利益也要分相當一大部分給瓦刺。

  哈密怎麽都是吃虧了。

  朱祁鎮此刻也明白了,不管是軍事上,政治上,乃是民政上,大軍出陝西,入甘肅與瓦刺在哈密打上一仗,都是風險很大的。

  但是如果大明對哈密的坐視不理,在外交上卻致命的。

  因為大明繼承了元朝因俗而治的原則,在青海,在奴兒幹,等等地方,有太多地方,都有名為衛所,實際上是當地頭目自治的小勢力。

  哈密還是大明哈密衛。

  放棄哈密,坐觀成敗。朱祁鎮用腳趾頭想,就知道今後邊牆之外,這些大大小小部落會怎麽選擇。

  朱祁鎮越發明白,也先這個一手棋的老辣。別不說,而今瓦刺使團就在京師之中,一邊在外進攻大明的忠實藩屬,一邊大舉朝貢,在京中活動,似乎要化解大明對瓦刺的敵意。

  但是偏偏有人上當。

  居然有人上奏說,因為讓哈密與瓦刺聯姻,成姻親之好。西北就無事了。

  朱祁鎮當時就氣炸了。

  不過,還好楊溥是明白人。不用朱祁鎮出手,楊溥就將這個官員給處置了,一腳踢到雲貴去了。

  反正王驥在雲貴已經開始改土歸流,並為土司設流官副手。正好讓這位去。

  但是朱祁鎮不得不承認這背後的思潮。

  朱祁鎮對這個左右為難的選擇,深思了不知道多久,忽然覺得手中茶冷了,而漫天大雪也淡去了,雖然還是眼前還是一片雪白之色,但是朱祁鎮對今冬下雪,旱情緩解的歡喜。卻也淡了不少,說道:“走吧。回宮。”

  朱祁鎮上了轎子,被宦官抬著,用手支頭。晃晃悠悠的回宮,心中還一直推敲著,心中暗道:“該怎麽辦是好?”

  “什麽才是兩全之策?”

  朱祁鎮兩全之策還沒有想到,徐晞就已經來到了內閣之中,就在楊溥的閣房之中。看著剛剛停下的大雪。與楊溥談著朱祁鎮剛剛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