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
作者:名劍山莊      更新:2020-05-31 23:22      字數:2695
  第一百五十七章歲月催人老

  朱祁鎮心中懷著對大寧鎮的無數想法。進入了冬季。

  今冬了也是幹冷的厲害,並不下雨,而整個朝廷的運作,都好像與這天氣有關係,所有人都變得懶散起來。

  唯有河北大地,縱然天寒地凍,於謙依舊奔波在各個工地之中,特別是三角澱附近,於謙準備以三角澱為根基,人攻挖掘出一個大湖來,作為水庫,來調節何北雨水。

  這工程之大,已經讓不知道多少人咋舌。

  不過,朱祁鎮已經沒有心思關心於謙了。

  因為朝廷之中,有一件大事,是比河北水利更重要。

  太皇太後病危了。

  歲月催人老。

  太皇太後的年紀也大了,這麽多年朝政平穩,看似太皇太後什麽也沒有做,但是其中到底消耗了多少心力,有多少人能說得清楚。

  而今,太皇太後什麽都放手了。

  朝政交給了朱祁鎮,而宮中事務交給了錢皇後,除卻慈寧宮之中的事情,一概不管不問。

  本以為能頤養天年,卻不想真什麽也不管了,身體卻每況愈下。

  特別是在冬天來臨之後,更是如此。

  似乎老人的身體經受不住嚴寒的考驗,每到年根都要有一批老人離去。這也是習以為常了。

  這樣的情況之下,慈寧宮的氣氛也變得壓抑起來。

  胡仙妃與順德公主都來服侍了。連孫太後來慈寧宮的次數也比往日多了。

  朱祁鎮更是在慈寧宮尋了一個住處,將每日起居之地,放在慈寧宮之中,將朝中之事,委托於內閣。

  很多事情,除非是大事,都沒有反對過內閣的意見。

  似乎一心一意放在太皇太後生病這一件事情上了。

  朱祁鎮很清楚,今年朝中發生太多太多的事情了,不是大動幹戈的時候,故而一動不如一靜。

  這個時候,正是楊溥鞏固權威的時候。

  所以,不能將下邊的人逼得太緊了。

  當然了,朱祁鎮也知道,一個孝字,在這個時代有多大的加分。故而朱祁鎮即便是為了名聲,也不會在這一件事情上含糊。

  更不要說,朱祁鎮對太皇太後也是深懷感激。在太皇太後最後交權之後,祖孫兩個人內心之中,最後一點芥蒂,也煙消雲散了。

  朱祁鎮對太皇太後的病,十成十的真心未必有,但七成的真心卻是有的,在加上政治作秀,朱祁鎮自然要表現出十二的孝道。

  每日親侍湯藥。看脈案,詢問太醫病情,比在任何國家大事上都操心,甚至將日常所讀的經史子集,全部變成了醫書。

  每日但凡有不懂的地方,都召集翰林院學士召對。

  這個時代,不為明相,便為名醫,說起來翰林院之中學士,未必比太醫院的太醫差多少。

  甚至連朱祁鎮之前從來不看的佛經也開始看了。

  這傳到宮外麵,北京百姓無不稱讚朱祁鎮乃是孝子。

  慈寧宮偏殿之中,朱祁鎮手上捏著一串佛珠,輕輕的轉動,看著眼前的脈案,問太醫說道:“黃太醫,這裏沒有其他人,娘娘的病情,你說個實話,朕恕你無罪,如果今日不開口,將來,一旦有事,你就拖不了幹係。”

  黃太醫被嚇得瑟瑟發抖,跪在地麵上,說道:“陛下,太皇太後乃是天年到了,非藥石之力,可以奏效了。如果太皇太後能熬過這個冬天,那還有一年的壽數。如果熬不過,就有不忍言之事。”

  朱祁鎮對這個結果,並沒有吃驚。

  朱祁鎮這幾年的鍛煉,別的本事沒有多大的長進,反而是察言觀色,讀這些人說話的潛台詞,卻是有一定心得的。

  可以說,這個太醫還沒有開口之前,僅僅看太醫的表情,對於這個結果,朱祁鎮已經料到七成了。

  朱祁鎮說道:“有什麽辦法,能讓太皇太後熬過這個冬天?”

  黃太醫說道:“太皇太後年事已高,用不得虎狼之藥,全憑太皇太後的心勁,如果能有一件事情,讓太皇太後提起心勁,就再好不過了。”

  朱祁鎮聽了,心中暗暗揣摩這兩個字,揮揮手,讓太醫下去了。

  王振忽然來報,說道:“太皇太後醒了。”

  朱祁鎮頓時起身,一掀簾子,出去。

  喔喔的風聲從房頂上爬過,在房間之中,遮掩的嚴嚴實實的,朱祁鎮還沒有感覺。但是一出門,頓時感覺,這就好像是一頭猛獸在咆哮一般。

  王振帶著幾個太監,擋在一側,似乎是要為朱祁鎮擋風,不過朱祁鎮卻是心急。一把推開,自己走在北風之中,不過幾十步,跨過一個院子,就來到了慈寧宮正殿之中。

  朱祁鎮自己掀簾子進去。卻沒有進裏間,而是在外麵的煤球爐上烤著身子,等全身上下都暖和了,才掀開裏間的簾子,進了裏間。

  並不是朱祁鎮怕冷,而是朱祁鎮擔心自己帶了涼氣進去,衝撞了太皇太後。太皇太後的病體,是一點寒氣都受不得的。

  朱祁鎮一進裏屋,就覺得額頭微微見汗。

  不知道,這裏放了幾個爐子。溫度堪比夏季了。

  朱祁鎮也掃了一眼,由他推廣的煤球爐,追少在宮中已經深根發芽了。宮中大小嬪妃太監都用這個。

  乃是在北京城之中,也掀起一股風氣,正在想各地擴散開來。

  有時候皇家是最能領導潮流的。

  而用得人多了,對煤球爐的諸多禁忌也都明白了。朱祁鎮也看到了,好幾個煙筒都將煙氣引到了室外,也就放心了。

  而裏間的空間不大,隻有胡仙妃,錢皇後,與個侍女在,擠得滿滿當當的。

  胡仙妃見朱祁鎮來了,微微行禮,然後帶著自己身邊的侍女退了下去。

  朱祁鎮這才能走到近前,坐在錢皇後讓開的墩子上,結果錢皇後遞過來的藥碗,先是用湯勺,舀了一勺,含在嘴裏,直接一股苦意直衝腦門。

  朱祁鎮強忍著顏色不變,說道:“娘娘,溫度正好。”

  “咳咳咳。”太皇太後想要說話,但是一開口,就是一連串的咳嗽。錢皇後連忙坐在床前,輕輕拍著太皇太後的背,好一陣子,太皇太後這才回過勁來,太皇太後說道:“皇帝,你身負江山社稷之重,不是讓你來陪我這個老婆子的。”

  朱祁鎮說道:“娘娘放心,大小事務,孫兒心中有數,有楊溥盯著,出不了什麽事情。天大的事情,也沒有娘娘的身子骨重要,孫兒還小,很多事情,都拎不清楚輕重,還需要娘娘指點才是,娘娘快些好起來,否則孫兒心中沒底。”

  太皇太後雖然老了,隻覺得連從床上坐起來,也很是困難的了,但是卻沒有糊塗。自然聽得出來,朱祁鎮話中幾分真情幾分假意。

  不過,太皇太後也不願意想那麽清楚了。說道:“老了。凡是皇帝你自己拿主意即可,我前番還夢見太宗皇帝,太宗皇帝責我種種不孝,要拿大杖子打我,卻見仁宗皇帝,上前為我擋住了。”

  “想來是,列祖列宗有靈,仁宗皇帝,你父皇在下麵想我了。”

  朱祁鎮聽了,心中暗道:“這個不行。”

  什麽在天有靈,朱祁鎮隻敢信一分。他更相信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太皇太後心勁散去了,這才有這種消極的意義的夢。

  朱祁鎮心中一轉,說道:“娘娘,前番王驥來報,襄王叔帶著襄王三衛,跟隨大軍,出征孟養,算算時候,估計已經打得差不多了,捷報不日就到。到時候朕就召襄王叔入京,娘娘也看看,我天家的大將軍。”